九年级思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课稿
教师:李珂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雁鸣湖中学的李珂,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本课:
一、说教学理念
基于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把握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说学情分析
在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很清楚。
有的同学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引导他们更好的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三、说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又分为三部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3单元第六课第二个框题的内容。
我国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因此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同时只有充分理解了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领会了宪法内容的特殊性,才能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
进而才能真正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因此,本课在法律教育的教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运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帮助学生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本课的难点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基于本题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先学后教和设疑式教学法,以自学和设疑、解疑为课堂教学主要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途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达到教学目的。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活动是:情景剧表演。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法律,进行情景剧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下文。
(二)自主学习,学习提升----展开教学
首先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2)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3)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
(4)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本课的自学内容:(多媒体出示)
(1)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根据是什么?
(2 ) 宪法在内容上规定了哪些属于国家生活根本问题?我国国家的性质是什么?我国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 3 )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几次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年的宪法?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 4 ) 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 5 )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什么是法律效力?
( 6 )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怎样?
( 7 )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自学活动内容设计的意图: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这里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积极的阅读思考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当堂检测:题选择题共8道,第一组做前4道,第二组做后四道; 问答题,共两道分别由第三组和四组做。
(大致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体系,使学生系统、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
(四)回顾与概括,情感升华--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式的总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通过这步设计,结束本课,达到既巩固知识,又能使情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