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6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及母儿结局。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改善母婴的预后,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早发型子痫前期;硫酸镁;低分子肝素;并发症
子痫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于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的并发症,通常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重度子痫会对产妇及围产儿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头痛、视力模糊、昏迷、抽搐、持续性的上腹痛、肾功衰竭、心力衰竭等综合征。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6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第7版中关于重度子痫前期的
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及母儿结局。

两组患者从年龄、孕周、产次、血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所有的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在入院后,皆采取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同时嘱咐孕妇必须卧床休息,注意补充各种营养,还需要给予间断性的吸氧治疗,住院全程密切监测其胎心变化。

1.2.1 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首先给予静脉推注16ml的25%的硫酸镁和2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接着再静脉滴注60ml的25%的硫酸镁和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设置起初滴速为
1.5-
2.0g/h,控制总的使用剂量在20-50g/d以内。

第二天再调整静滴为15g/d,并且额外给予1天3次的5mg地西泮和1天4次的10mg硝苯地平治疗。

若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应及时给予补充白蛋白,同时进行5mg的地塞米松肌注,1天3次,连续治疗2天,尽可能地促胎肺成熟,必要时采取终止妊娠[2]。

1.2.2 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壁皮下注射5000u的低分子肝素钠,1天1次,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使用到终止妊娠前的24h停药。

1.3 统计学方法本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以χ±s为计量单位,期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
统计学意义;本组母儿结局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检验,期间采取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及尿量比较[χ±s]
组别舒张压
(mmhg)收缩压
(mmhg) hdl
(mmol/l) tg
(mmol/l)尿量
(ml)
观察组(n=30) 97±6 108±8 1.42±0.27 1.13±0.65 2759±404
对照组(n=30) 106±7 118±9 1.79±0.17 3.83±0.59 2038±277
t 10.3314 10.7286 9.4220 9.3814 14.6902
p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母儿结局比较[n(%)]
组别剖宫产胎死宫中胎窘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
观察组(n=30) 7(23.3) 0 0 0 1(3.3) 0
对照组(n=30) 19(63.3) 0 4(13.3) 3(10.0) 4(13.3)3(10.0)
x2 32.59 0.00 14.25 10.53 6.57 10.53
p <0.01 >0.05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很多研究中指出[3],子痫前期的高危因素一般以脂蛋白和脂质出现代谢异常最具有代
表性,大多数的子痫前期妇女皆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症,且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脂蛋白、甘油三酯及其代谢产物脂肪酸的浓度会出现显著地升高[4]。

并且在高血脂的诱导下,会明显增强内皮细胞的敏感性和活性,然后逐渐地释放到母体的循环中,使胎盘衍生的内皮细胞滋养细胞成份、脂质过氧化物的干扰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增加,进而增加围产儿发生不良结局的几率[5]。

本文中统计发现,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后,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的患者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表明联合用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改善母婴的预后,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霍文英.14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9):105-107.
[2]付英华,谭晓燕.重度子痫前期3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8-50.
[3]茹渤.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28-30.
[4]罗世香,刘宁.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前期发病情况分析及母婴结局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7-4388. [5]何惠嫦,曹伍兰,陈宏霞.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39-16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