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信度
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 度
6.1.5 测评软件
企业选择人才测评软件应注意的问
题 企业应建立自己的人才标准指标体 系 企业实施人才测评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运用人才测评的结果
6.2.1胜任特征
胜任力(competency)是指在一
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 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 能、能力和特质。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的优 异表现组合起来的、包含多种胜任 特征的结构,它“描述了有效地完 成特定组织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技能和特征的独特结合”
人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有效工具
人力资源开发与员工培训的依据 员工激励的有效手段 人力资源普查和人才库建设的依据
6.1.3 素质测评的方法
面试,包括结构性面试和非结构性面试 心理测验,包括品德素质测验、人格个性测验 和认知测验,其中认知测验有智力测验、专业 能力测验和非专业能力测验等。 评价中心,包括公文处理、情景模拟、无领导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事实判断等。 · 观察评定法,有专家观察评定和群众观察评定 。 推荐表、申请表、履历表和档案分析。 · 业绩考评、定量考核。 · 系统仿真测评。 ·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测评
结构化面试
• 结构化面试的测评要素 • 结构化面试问话提纲示例
非结构化面试 半结构化面试
6.3.1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
非结构化面试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 • • • 面试问题的不确定性 面试答案的非标准性 面试过程的发散性 面试评分标准的模糊性
非结构化面试的测评要素及使用范围
6.3.2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特点
(1)心理测验的优点
• a使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测验效率高 ; • b测验内容集中,测验标准和成绩客观性 强; • c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测验,结果反馈快; • d成本低。
6.3.2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特点
(2)心理测验的缺点
• a开发周期长; • b由于本身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测量许多 能力和个人特点; • c每个被测者的测验表现受环境因素及内 在因素影响; • d变通性比较差。
• 狭义的人员素质测评是指通过量表对人员品 德、智力、技能、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价的一 种活动。 • 广义的人员素质测评,则是通过量表、面试 、评价中心技术、观察评定和业绩考核等多 种手段综合测评人员素质的一种活动。
素质测评的对象——知识、技能质测评的功能
自我了解、自我设计与自我开发
学习内容
(一)素质测评概述
(二)胜任特征模型
(三)素质测评方法
6.1.1素质测评
(一)素质
素质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 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 人员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有:
• • • • 身体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心理素质 智能素质
6.1.1素质测评
(二)素质测评
素质测评的概念
6.1.4影响素质测评结果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量表的设计 数学方法的确定 测评的组织工作 被测者的自我防卫(心理防卫)
2.主观因素
主测者的态度 主测者的理解能力 习惯势力的影响 主测者的感情因素
6.1.4影响素质测评结果的因素
3.测评结果的效度与信度
效度
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 关联效度
6.2.1胜任特征
胜任力具有3个重要特征:
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 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 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将组织中的 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
6.2.2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程序
第一步,定义绩效标准
第二步,选取分析样本
第三步,获取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
数据资料 第四步,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第五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6.2.3分析胜任特征的方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专家会议法
6.3.1面试
面试的特点
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 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面试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交谈,主要表 现在: ①这种谈话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这种谈话预先进行了精心设计, 有着严密的计划和程序。
6.3.1面试
面试的分类
评价中心就是一种测定一群人中每
个个体在多种情景事件(exercises )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的操作程序 。
6.3.3评价中心的优点
动态性
综合性
形象逼真性 信息量大 标准化 行为性
6.3.3评价中心的缺点
评价中心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一般人很难掌握 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大,且很费 时间 应用范围小,主要用于管理能力的 测评,且一次测评的人数不宜过多 存在一些不可克服的误差
6.3.2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种类
职业能力测验 职业适应性测验 人格测验 情绪测验
6.3.2心理测验
投射法
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指个人把自己 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征等 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的事物或他人的 一种心理作用 联想法、构造法、完成法、排序法、 表露法
6.3.3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