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无私的爱献给我们的学生博文收藏07-31 2154把无私的爱献给我们的学生——与京山中学班主任老师一席谈一、当老师是我终身无悔的选择先从“母亲”谈起。
我爱我的母亲。
世界上最伟大、最圣洁、最无私的,就是母亲。
没有母亲,就没有了我们,就没有了世界,也就没有了未来。
我们把祖国比母亲,把党比母亲,把最深沉的爱称母爱,把就读过的学校称“母校”。
我们还常说:“我们来到这个美好世界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母亲。
”,人们是把老师与母亲联系在一起的。
的确,教师这一职业,古老而崇高,光荣而神圣,平凡而伟大。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是照亮一代又一代美好心灵的红烛,是无私为人类谋福的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和母亲一样,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兴旺发达担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
我受我的母亲和老师的影响,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并立志为之服务终身。
(介绍殷子源老师、唐述曾老师、《千针万线师生情(一)》)今天,在年近古稀之年走进京山中学,目睹由于老师们、朋友们的辛勤工作而使这一座有着六百年办学历史的古老校园重新焕发青春,让我深受鼓舞,为之振奋。
借此机会,也表达我对老师们的由衷钦佩和感激之情。
我们常说,一校之长为学校的核心,那可以说,一个班的班主任,也就是这个班的灵魂。
我们学校决定从创建优秀班集体入手,选拔并培训优秀班主任,这是一项有战略眼光、夯实基础、务本务实的工作。
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班班都精彩,学校还不精彩吗?班班都优秀,学校还不优秀吗?所以我说:能当京山中学的班主任,是光荣,更是一种责任。
二、京山中学班级工作的特点我认为,我们京山中学在班级工作中,至少有以下五个个特点:其一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来自全县各乡镇(有少量外域学生)是那些有着国家扶持、资源丰厚、令人羡慕的学校优录后的“剩余生”。
面对无可回避的现实是:在不时可见的这些青少年由于客观原因(如经济条件、师生关系、单亲家庭等等)茫然无措的眼神,许多愚氓混沌学生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实在无奈。
这些染上种种恶习的学生中,或者受残缺家庭的畸形教育,或是受体制型时期的负面影响,还有的直接就是应试教育的残次品、牺牲品……这许多学生的身上,他们缺失了许多东西:有的是文化课学习上的落伍,有的是弱化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有的是少了亲情的关注,有的是淡薄了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这缺失,那缺失,共同之处是缺失了他们应得到的那份真情那份真爱。
没有了人间的真爱,青少年对对世界的一切都会冷漠;没有了信仰和责任感,他们就缺少了进取心,没有了敬畏之心,那他们就什么事情也都可以做得出来。
这是十分可悲又可怕的。
有良知的老师们可感受到多少痴心父母在无可奈何之中对我们学校的希望,对我们老师的信任!其二是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从小处讲,是要努力构建一个个和谐优秀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之成为学校的一个个健康的“细胞”。
从大处讲,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这就是一个大的“人才工程”了。
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恰恰在心理上、性格上等各个方面是千差万别的。
在这社会的型时期,可说我们没有固定的成功的先例可借鉴,我们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模式、管理模式需要创新。
“教有法而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们要探索京山中学新特色的班级教育工作新方式,这就决定了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艰巨性。
我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老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京山中学班级教育上的特色是什么?希望大家进一步去研讨,进一步去总结,进一步去实践。
其三是教育探索的开放性。
京山中学在体制上是“国有民营”,社会力量控股。
这种体制,让我们在不断完善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规范支持之下,有了更能激活择优录用敬业爱岗优秀人才的用人机制,有了更有利地广纳社会教育资源的空间。
这样,学校在探索教育方法上,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上,也必然表现出包容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
我们有几十个爱岗敬业、学历高、能力强、师德好、打磨多年、铁饭碗放一边的“在编”教师,有把职业当事业,乐于从教的优秀聘用青年教师,还有从教一生仍不舍三尺讲台,心系京山中学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多位德高望重的特级、高级老教师(田、陈、王等)。
我们这些老师们在教育方法上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这就为作好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互相学习、博采众长、用心探讨、与时俱进的良好条件。
其四是教育言行的示范性。
胡锦涛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曾经深情地说过:“学生时代,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当年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至今仍受用不尽。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我上面谈的京山中学教育上的第一个特点,就更决定了我们学校在教育者言行举止上示范性。
一个出口“你他妈”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多半是张嘴就是“他妈的”;一个骄傲自大、很难与周围同事、同志相处的老师,他的学生也可能就会培养成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目空一切的人;一个对家庭、对事业不负责任的老师,又怎么能带出对社会、对人生有高度责任感的学生?这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再详细列举了。
我们都知道,和谐是班级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成功的教育,就是从好习惯开始的。
我们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姿势、一句普通的话语,只要倾注了真爱,便可以作为示范并抵达永恒啊!我们有一个老师说:“我就从拾起地上一片废纸的行动来影响、教育学生。
”说得多好!“上、下楼梯各行其道”,“书写规范,精益求精”,“今日之事今日毕,明日还有新功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良好的习惯先从我们老师自身养成并示范,这样我们的学生必就能让良好的习惯从养成起步,让学生更好的人生从班集体启航,在健康的环境里成长。
其五是班主任工作的献身性。
工作与家庭事务的矛盾,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冲突,我们班主任还有可能受到学生的曲解,学生会惹你生气,甚至会让你蒙受羞辱等等。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其特殊性,因为当前社会上,有许多良好的道德传统都缺失了啊。
作为老师,当上京山中学的班主任,我们的确会辛苦一阵子(1-3年,甚至更久),但不当京山中学的班主任,我们也会因为没有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更后悔一辈子。
做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
从走进教室,对几十名学生说“我从现在起,就是你们的班主任”的那一刻起,你注定要了解、亲近你的每一个学生,要牺牲你的许多自由的空间,你将会把你的喜怒哀乐与你班上几十名学生联系在一起。
从早干到晚,从春干到秋夏,从秋干到冬,可以说,只要有你的班上的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也就会安排在什么时间和空间。
在这里,“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也许没有什么严格的区分了。
就是说,我们班主任与自己班上学生的时间空间是同步的。
辛苦了,我们京山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们!三、用诚挚的爱去构建团结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我始终认为,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没有诚挚的爱,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1.构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和学生感情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过程。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班上的学生对老师抱有敌对情绪,有厌恶、反感或逆反心理,你不去化解,那班主任又怎么能成为自己学生的良师益友呢?师爱是母爱,又超越母爱。
师爱是师魂,是师德的核心。
这也是对教师,首先是对班主任的最基本的要求。
(介绍:①姜楠老师2010年4月6日晚班主任工作笔记;②姜楠笔记3.2;③贺晓燕老师高一(4)班2010.3.14笔记)2.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多调查研究,少主观臆断。
(介绍:①柳少军老师工作笔记选6.18;②聂先若老师对学生进入高三前的思想状态进行摸底)个别谈话、贵在真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所谓“闲谈”,区别于正式谈话,没有必要那么严肃,也不一定有中心、主题。
但这种谈话的优势恰恰就在于“闲”,无拘无束,真心地无隔膜地交流。
闲谈的技巧也是老师要注意的。
概括起来,可归为:气氛亲切,选择适时,语意巧妙,格调清新。
3.要积极正面地运用舆论导向。
努力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如团队精神,学生的消极面和积极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化的。
(介绍刘祥顺老师高一(11)班50元买粽子的事)(介绍一中方芳老师的工作方法)4.区别学生的个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的世界。
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变化发展的青少年,我们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于他们成长的种子,这并没有可以照抄的灵丹妙方,这需要班主任的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创造性的实践。
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还说过:“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在性格、才能、禀赋、爱好等各方面都是有差异的。
正如无尽的树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我认为,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多彩的世界。
没有多样个性的群体,也自然只能是一潭死水。
(介绍:①刘祥顺老师高一(11)班笔记3.2;②一学生发贴说:“刘洪涛老师又当我的班主任了,爽!”)5.将博爱施于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关注优秀者,尊重后进生。
班主任能否为学生理解和热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人格力度,取决于他的公平、公正和博爱。
我不认为罚站是有效的办法。
十七、八岁的孩子,站在教室门前,有何尊严可谈?特别是对后进生、顽劣生,我们班主任要多一些冷静、理性,少一些情绪用事。
(介绍徐启丽老师笔记6.11)学生都流失了,没有了教育对象,你还有什么事业可谈?你还有什么成就可说?你还有什么自尊可言?6.要特别用心培养班集体中的核心层,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干部集体。
有了这个干部集体,班主任就有了与全班同学的无缝连接,你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催化物、润滑剂。
把班集体比做为一座水泥楼房,你房子的钢筋水泥墙就是最结实的,基础是可靠的。
我们京山中学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走向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帮助,都能获得成功。
”我想,这个“成功”,首先就在于我们各班班主任工作的成功。
杨泉老师笔记中写道:“今天我带着高兴的心情走进教室,上课也很顺利。
其实,心情也是可以互相传染的。
”我们有了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集体,他们的朝气,他们的开心,不也是会时时传染给我们吗?李浩老师送给了我今年高三年级的毕业影集,我注目了很久!我很欣赏有一个老师这样的自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喜欢地道的纯粹,厌恶虚假的浮躁。
对我们学生的教育,我决不敷衍了事、虚与委蛇。
为了他们成才,为了祖国的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