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新进展
谢谢!
首先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
• 直视下见气管导管通过两侧声带 • 纤维支气管镜看到气管软骨环或隆突 • 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描记(>6次)
• 气管插管:刻度(距门齿)、松紧适宜、防止牵拉 • 气管切开:角度(居中,垂直)、松紧适宜、防止牵拉
人工气道气囊的作用
封闭气道,防止误吸 封闭气道,便于正压通气
3分
时一次
4或5
SBAR模式通知医生立即评估病人的全身 监测频率提高到
情况,按需要做出进一步处理
至少30分钟一次
≧6
1. 立即SBAR模式通知部门内较有经验的 医生做出评估,抢救病人
2.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请求会诊
监测频率提高到 至少15分钟一次
根据预警评分决定的转运模式(考虑人力资源)
MEWS评分
转运要求
什么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 用简单的与疾病相关的生理评分系统来判断疾病变化和预
后
• 加入专科指标来提前预判某一疾病的变化
• 可以衍生到护理管理的其他方面
预警评分处置
分数
处理
时间要求
0
按原有监测频率监测
1-3
按原有监测频率监测,必要时通知医生
任何单一变量达到 SBAR模式通知医生,监测频率至少每小
急危重症护理新进展学习体会
詹征? 理论与实际数字不能结合 • 二、怎样观察病人病情 缺乏评判性思维
三、怎么汇报 医生护士关注点不一样,沟通的有效性
患者
可逆阶段
危重 不可逆恶化
死亡
有经验的 医护人员
指南评/分客工观具标准
缺乏经验的 医护人员
早期护理预警评分系统
气囊充气方法
• 1、机械通气时发现漏气就给气囊充气 • 2、用手指感觉充气囊的充盈度 • 3、气囊内注入气体的容量 • 4、最小漏气技术、最小闭合容积 • 5、应用气囊测压表
气囊管理
• 压力<20cmH2O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压力>33cmH2O 引起支气管粘膜缺血甚至坏死
建议:25cmH2O<气囊压<30cmH2O
护送人员
0—3分
病情稳定,转运较安全 护工护送
4—7分 ≥8分
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 有资质的急救护士和护工护送 携带抢救物品和仪器
死亡危险性大,应立即 高年资护士,医生和护工护送 抢救,病情允许后方可 转运,携抢救物品
人工气道的管理
• 人工气道的固定与维持 • 保证人工气道通畅 • 吸入气湿化 • 气囊管理、声门下吸引 • 气道分泌物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