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恶臭污染基础知识恶臭污染源调查

恶臭污染基础知识恶臭污染源调查

第四步、建立大气扩散模型,将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与可疑重 点污染企业特征排放污染物进行比对,确定污染来源,实施防治 措施。

调查实例-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气象资料调查 工业污染源调查 定性定量分析
筛选可能 污染源
确定特征指 标、污染物 组成特征
确定污染源
进行污染源强 程度监测
分区(行 业)
实施防治措施

恶臭物质分类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芳香族衍生物 含磷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化学结构分类
酯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
酮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气味特征分类
花香味、粪臭、腥臭、汗臭味、 水果香味、焦糊臭味等
恶臭物质分类
基本气味与代表性化合物
薄荷香 薄荷醇、环己酮、叔丁基甲醇 香叶醇、α-紫罗酮、苯乙醇、松油醇 吡喃酮、呋喃酮、环酮 环十六烷酮、雄甾烷-3-α-醇 d-樟脑、桉树脑、龙脑、叔丁醇、戊基甲基乙醇 三甲胺、二甲基乙胺、N-甲基吡咯烷 异戊酸、异丁酸 臭戊硫醇、1, 5-戊二胺、吲哚、3-甲基吲哚
主要恶臭污染物
硫化氢、氨、含氮化合物
调查实例-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模拟恶臭污染事件 某市环保部门不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城区 部分地区无规律性出现臭气味。近一半主城区时 常被恶臭笼罩,有时一天的投诉量高达上百件, 恶臭主要集中在每晚18时至次日凌晨,每年的5-9 月是高发期,60%以上都是对大面积恶臭进行的无 明确指向的投诉。恶臭污染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居 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恶臭监测基础知识与 恶臭污染调查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刘彩霞
恶臭监测基础知识
恶臭发展历程 恶臭基本概念 嗅觉理论基础
恶臭污染的出现

1858年夏英国发生泰晤士河恶臭污染

20世纪50-60年代,恶臭污染问题大面积显现出
来,集中在发达国家

20世纪80年代后,恶臭污染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出
现 成为七大公害之一
任一项达到d类,或者其中两项达到c类,应停止该次监测
空气湿度大,有利于污染物降解,对监测干扰影响较大
各类恶臭评价方法简介
成分及浓度评价方法 单一成分浓度显示法
利用分析仪器,显示构成臭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数值化)





复合成分浓度显示法
利用分析仪器,对构成臭气的化学物质的成分和浓度进行 测定的方法


臭气强度
是人的嗅觉对气味的心理感觉的程度,是对气味 强弱程度的一种描述 臭气强度法是根据恶臭气味的强度分成若干等级 目前逐渐趋向于6级分级制 由训练有素的嗅辨员闻嗅后进行分级



各类恶臭评价方法简介


臭气喜厌度
表示某个恶臭样品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的程度 是反映人的心理感受的指标。 喜厌度是一个独立的气味特征,一般用9级表示 极愉快--极不愉快 训练嗅辨员对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以嗅辨组的平均值报告恶臭样品的喜厌度
湿度 气象稳定度
恶臭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气象因素分类表
风向变化大小(±So) 平均风速(m/s) 大气稳定度级 适宜程度分类 <15o 1.0~2.0 F、E a 15o ~29o 2.1~3.0 D b 30o ~45o 3.1~4.5 C c >45o >4.5 B、A d
以适宜程度最差的一项所达到的类别来估计气象条件总的适宜程度
恶臭物质来源
自然发生源
动植物分解腐败等
石油炼制厂
工业生产污染源
食品加工 橡胶行业 造纸行业厂
塑料加工 医药农药 涂料生产
人工发生源
集中式生活治理设施
酒精酿造 垃圾焚烧厂 垃圾填埋场 污水处理厂
污水泵站等
恶臭物质分类

目前所知的200多万种化合物中,约有40万种是
有气味的 无机化合物中除了NH3、H2S等少数几种有强烈的 气味以外,大多数是没有气味的
调查实例-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监测方法 1、普查监测 在城区突发恶臭污染、居民投诉时,随时采集代表性样品,对采集 的异味样品进行分析,查明主要污染因子。 2、比对监测 根据历史资料,对所有与城区异味污染相关的污染企业进行调查监 测,查明各企业主要排放污染物,并将其与城区普查中的样品监测数据 进行比对,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锁定其中的重点污染企业。 3、针对性监测 根据锁定的重点污染企业比对监测结果,结合企业的环境影响报告 书和申报的污染源数据,筛选出主要污染企业的特征污染因子,并对该 企业进行针对性监测,确定污染源。
调查内容
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企业地理位置 企业性质、规模 其它企业信息 所属功能区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产品、产量 周边环境敏感点 所在地地形地貌
企业周边环境情况
资料收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其它污染源资料
项目初步设计和生产工艺技术资料
污染源普查数据库 污染源管理档案 历史投诉记录
调查实例-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石油炼制行业
生活垃圾填埋场
调查实例-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石油炼制行业
主要生产工艺
常减压蒸馏 硫磺回收 蜡油加氢裂化 制氢 重整 非加氢精制
主要原料
混合原油、油干气、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汽油 、柴油、蜡油、渣油、硫磺、含硫化氢的酸性气
蜡油加氢裂化
脱硫脱氮
烷烃合成芳香烃 酚类、芳香烃、杂环氮、苯硫醇 等发生氧化、酯化反应
主要恶臭污染工艺
催化重整 非加氢精制
脱硫、脱氮步骤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主要恶臭污染物
芳香烃 酚类、杂环氮和硫醇
调查实例-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生活垃圾填埋场
主要生产工艺 主要恶臭污染工艺 恶臭污染源
填埋生活垃圾,垃圾收集运输、倒入指定 地点、推平压实覆土 运输转运、填埋后腐烂分解
沼气管、渗滤液处理设施、无组织排放
花香
焦糖香 麝香 樟脑香 鱼腥臭 汗臭 腐烂
恶臭污染形成条件
具有恶臭物质存在
恶臭污染形成条件
与环境空气存在着扩散界面 足够的排放强度
恶臭污染特点
多发性 突发性
恶臭污染特点
区域性
主观性
恶臭污染扩散转化
氧化反应 沉降作用
恶臭污染转化规律
吸附反应 溶解反应 分解反应
恶臭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风速 风向
气象影响因素
排污申报记录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工艺原理、工艺流程 生产设备、工艺水平 物料流程
工艺资料分析
污染物流程 各个污染物排放工艺点 原料、辅料、反应产物、中间体、副产品 涉及的恶臭污染物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制定现场调查表 核查生产设备、加工装置 污染处置设施、方式
净化机理
运行方式
净化作用

评价污染 解决污染事件 指导监测


调查目的
确定恶臭污染来源 确定恶臭污染类别 确定恶臭污染范围 确定恶臭污染规律 确定恶臭污染强度 制定恶臭监测方案
调查方法
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调查方法
确定调查对象、收集资料 工艺资料分析
工业、企业污染源
现场实地勘查 确定恶臭污染源 确定恶臭污染物 恶臭污染物排放特征
嗅觉影响因素
个体的嗅觉灵敏度 个体嗅觉阈值的波动性
主观性
个体嗅觉的适应性
个体嗅觉的疲劳性
客观性
嗅觉环境的变化
嗅觉疲劳现象
嗅觉器官固有特性 较长时间气味刺激造成对该气味嗅觉敏感度 下降或丧失 嗅觉疲劳 疲劳时间-嗅觉疲劳或嗅觉消失有时间间隔 通过一定时间隔离气味恢复嗅觉灵敏度
嗅觉误区
嗅觉判断局限性 嗅觉错觉 嗅觉测试与仪器方法结合
确认污染物 种类 浓度 强度
仪器分析 污染物成份 污染物浓度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周边环境敏感目标
所处区域功能
污染源对环境的 影响分析
污染源扩散范围
有组织源与无组织源排放特 征比对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调查内容-区域环境恶臭污染
调查区域范围,网格或扇形布点
恶臭污染气味特征
恶臭污染季节特征
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和强度
恶臭污染净化设施作用与运行
恶臭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排气筒高度 监测点位
有组织排放 排放位置、方式 无组织排放
监测平台
排气特征
厂界采样条件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生产周期、排放周期
排放规律
是否连续排放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臭气浓度
感官分析 臭气强度
调查方法
确定调查区域 区域污染源档案调查
环境恶臭污染
区域敏感点问卷调查 区域信访投诉事件调查 气象影响因素调查 实际布点监测
恶臭污染调查流程
周边环境调查 生产工艺调查 排放规律调查
收集历史资料
现场调查 感官分析 恶臭污染分析 臭气浓度排放水平分析
确定恶臭污染源企业
仪器分析
恶臭工艺分析
排放特征分析 典型污染物标识分析 对环境的影分析

恶臭技术发展


60年代,日本成立了“恶臭公害研究会”
国际召开了专题讨论会
测定和评价污染源与大气环境中的恶臭物质的方法 地区恶臭暴露的评价 恶臭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管理和控制技术研讨会
恶臭控制标准发展


日本是第一个将恶臭防治立法的国家
1967年《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将恶臭单独列为
调查内容-工业、企业恶臭污染源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 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八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