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主机部分…………………………………………………………...………… .21.1机头 (2)1.1.1位置检测接近开关 (2)1.1.2机头开合摸动作 (2)1.2液压站 (3)1.2.1油泵 (3)1.2.2电磁阀 (4)1.2.3压力开关 (4)1.2.4管路连接 (5)1.3挤出机 (6)1.3.1挤出机的转速 (6)1.3.2挤出机速度反馈 (6)1.3.3挤出机的保护 (6)2.辅线部分 (7)2.1速度标定 (7)2.2浮动辊的调整 (7)3.压延部分3.1压延的调距 (8)3.2调距电机的驱动 (9)3.3压延机干油润滑 (9)4.裁断部分4.1简述 (10)4.2安装调试重点 (10)4.2.1电气部分4.2.2机械部分4.3常见故障 (11)附录常用工控通信电缆的制作 (12)1.主机部分1.1机头1.1.1位置检测接近开关机头位置检测的接近开关直接影响的机头模体的开合模动作,有以下要求:1)探测位置要有足够的平面,用以正对接近开关的感应面;2)接近开关与所检测面之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1.5~3mm之间,一旦确定,立即使用扳手将其紧固,注意力度,参考器件的说明书,基本上以人徒手不能拧开为度,否则易损坏接近开关;3)接近开关的安装位置要便于布线,一般在不宜使用桥架的位置焊接8mm钢筋以用来绑扎固定线缆,使所走电缆不易被夹、扯、高温烫伤;4)安装接近开关的位置要便于操作,以便调试时的调整合日后的维护;5)固定接近开关的支架必须牢固,不易变形,应使用3mm厚度以上的板材来加工接近开关支架,支架上面安装接近开关的孔一般比接近开关的直径稍大,一般的孔径选择在接近开关的直径+1mm为宜,钻孔过大会影响接近开关的安装定位;1.1.2机头开合模动作1)两复合机头的动作流程A.开模:上、下插板拔出→(左/右)框板拉开→左、右锁门松开→左、右锁门转开→上模开→上模安全购钩住→下模开→开模完成B.合模:上模安全钩脱开→上模合→下模合→左、右锁门合拢→左、右锁门锁紧→框板推入→上、下插板插入→合模完成2)三复合的机头动作流程A.开模:上、下插板拔出→框板拉出→左、右锁门松开→左、右锁门转开→上模开→上模安全购钩住→中上模开→中上模安全钩钩住→下模开→开模完成B.合模:中上模安全钩脱开→中上模合→上模安全购脱开→上模合→下模合→左、右锁门合拢→左、右锁门锁紧→框板推入→上、下插板插入→合模完成注:一般上下插板插入、拔出动作以及锁门锁紧动作使用高压,其他动作使用低压就行了,但是现场有时发现下模载合拢时使用高压会更合理,所以还要看具体情况;模体动作的速度,可以通过调整液压站的截流阀来实现,注意不要让其流量过大,否则引起莫替动作的冲撞,既对液压系统有损伤,而且模体的寿命也会受影响。
我的经验是,使用较低流量但又不至于动作时间太久,不至于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因,尽量保护设备,以减少泄漏,因为生产时每班次的开合操作所占用时间是很少的。
有些现场曾经将开下模先于开上模动作,因有时常只使用下位机挤出制品,清胶时并不希望走完整个开模过程再到开下模这一步,这是个别需要,个别对待。
1.2液压站1.2.1油泵液压站的油泵为定量泵,以三相交流电机作为动力,功率一般为5.5kW或11kW,一般工作压力为25MPa,通电时注意电机转向要与风机罩边沿标明的箭头方向相符,否则液压站不能建立起工作压力,检查转向可手持一张小纸条插入旋转的风机扇叶中,此操作要注意安全!我们常用的液压站主要有无锡的威奥和西安德海曼两种产品。
经过我们多个项目的要求,两个品牌的性能和配置已经基本上一样,使用上没什么太大区别。
油泵的启停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一般来说,油泵在启动时会先延时运转升压一段时间,大约6秒左右,在这个期间,启动流程要对液压系统的高压、低压油流进行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相应的压力继电器会告诉控制部分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同过则允许继续运转使用,否则停机报告故障。
这一点在现场需要注意,对于液压站,经常是在现场接临时线时可以使用,可一旦接上正式线路有PLC控制时会出现启动故障,一般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故障。
1.2.2电磁阀电磁阀是电控的接通或切断油路的器件。
我们所使用的电磁阀的工作电压为DC24V,一般为双向液控,两边装有电磁线圈,通过电磁作用使阀芯作关断或接通动作;同时两个端头设有手动操作机构,在电路上未接好或者不能通过电气操作时,可以使用Ø4mm的钢丝或螺丝刀进行手动操作,这个功能在现场非常有用。
注意在手动操作时请勿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受伤或损坏阀体!按照我们目前的设计来看,每一步模体动作都伴随着至少两个电磁阀的动作,一个是总溢流阀(高压或低压),另一个就是相应模体动作的油流控制电磁阀了;1.2.3压力开关压力开关也被称为压力继电器,它是我们对液压站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器件。
通过调节,我们可以使压力开关在某个压力点附近对电气控制系统发出一定信号,使得控制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工作。
液压站的压力开关一般至少有四个:系统高压(参考值25MPa),系统低压(参考值12MPa),锁门锁紧压力上(参考值21MPa)、下限(参考值17MPa),以前的液压站还设计有“系统超压”,但是现在的项目好象都已经去掉了,改而代之的是机械式的超要保护。
液压站在出厂时一般都对压力开关进行了整定,仅仅算是出厂前的检查工序,现场我们仍要进行检查,一般都需要重新进行整定。
每个压力开关的信号触点都有常开、常闭两种接法,使用时要与程序相互配合;调整时,还需要做这些工作:正确接通油泵电机电源,通过机械部分的调压阀根据观察液压站的系统压力表将管路压力调整到相应值,先后接通系统高压、低压溢流阀、锁门缩紧上下限等阀,将电表选择通断测试档并根据需要选择NO、NC连接至压力继电器的接线端子上,参考压力继电器上的刻度,使用工具调整压力继电器的螺丝,使其恰好能在该压力点接通或断开,逐个如此调整,之后即可进项下一步工作。
1.2.4管路连接液压管路的连接极其重要,连接错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现场进行管路连接时一般都有管路设计图,只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连接,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根据我的一点工作经验,连接时除按照基本操作规程外,还要记住以下原则,基本就不会犯大错误:A.一个电磁阀的两端对应机头油缸的两端,如果出现一个电磁阀接到了两个油缸,那么可以肯定接错了;B.电磁阀一般会整齐的排列在一起,最好先将电磁阀的功能做成标牌挂在电磁阀上,然后将管路一一对应介入;C.好一些的设计一般会将开模动作管路设计在每个电磁阀的同一侧,合模动作放在另一侧,这样不仅连接管路方便,而且在手动操作时也不致来回变换操作位置;D.一般来说,油缸和高压油管出厂前都清洗过,而且经过试用,发货时包装也是符合要求的,但是仍不能排除管路中有焊渣、包装材料等危害液压系统的杂质存在;在连接管路前,须严格检查管路和油缸是否存在上述问题;E.高压管路安装时不要承受过大的拉力、扭曲,这样会给使用带来一定危险,并影响高压油管的使用寿命;F.连接好管路初次动作之前,一般是在机头合拢状态,必须先行使用电磁阀手动操作对管路进行两个油缸行程充油,否则某些模体尤其是下模很可能在失去支撑的一瞬间掉落,容易造成人的伤亡、设备的损坏等事故!G.对于口型框板,开模之前必须将框板拉开至不干扰上模、上中模的动作位置。
一般将其向外拉开至与插板平行的位置,以防上模或上中模打开时将口型框板弹出伤人!1.3挤出机1.3.1挤出机的转速复合挤出机个螺杆的额定转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根据与客户达成的技术协议来设计的。
如果有明确的技术协议在手,很轻松的就可以知道螺杆的最大转速。
如果没有明确的资料说明,我们只能通过现场能得到的数据来计算了。
很简单,先从直流电机的额定转速(事实上也就是最高转速),再从减速机的铭牌上得到减速比,前者出以后者,之后取整就可以得到对应螺杆的最高转速了。
1.3.2挤出速度反馈整定挤出机的速度反馈一般有两种:测速机反馈和旋转编码器反馈,后者效果明显好于前者;测速机在使用时,须注意每种型号的测速电机的电压转速等参数不同,一般我们采用的测速机为2000RPM/110VDC,在设置调速器参数时请根据电动机转速计算后进行参数输入。
举例:比如额定转速1500RPM的电动机在配套2000RPM/110VDC的直流测速机是,最大反馈电压应为(110V/2000RPM)*1500RPM=82.5V,那么在调速器中反映反馈满量程的电压数值就应设为82.5。
编码器反馈时的设置就比较简单了,编码器投入后,只需要设置脉冲数,即电机编码器每转反馈的脉冲的数目,也需要进行类似测速机一样的折算,基本一样。
1.3.3挤出机的保护这里所说的挤出机保护指的是通过压力传感器、调速器等反馈给PLC的信号来对挤出机运行的一些参数进行约束做法。
a.通过挤出压力保护:通过机头内置的压力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判断,如果压力在一定数直之下,则固定给定挤出机一个低速,且不能进行增速操作;机头压力到达或超过这个设定压力后方可将配方投入并允许进行调速操作。
主要是为了减轻螺杆在胶料尚未充满机筒时的扫膛和其他有损机械状况的发生。
b.通过挤出电流保护:根据挤出机运转时调速器反馈回的主电机的店枢电流来控制,类似于压力保护,只是检测的不是压力而是电流;这种方式现在不多用,因为电流的来回跳动变化较大,况且各种胶料硬度有不尽相同,这种办法比压力保护效果要差一些。
2.辅线部分2.1速度标定安装完成,我们需要对联动线进行速度标定。
即在30%、50%、80%给定时对联动线各段速度进行整定。
使其先速度在同一种给定下保持各段一致。
由于传动部分的本身问题或变频器的参数化没做好,给定与实际速度并不能很严格呈线性关系,这就需要分多次给定、测量、整合,变频器参数优化等最后选择折中的给定---速度曲线。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给定相同时,出现实际速度不一样的情况,首先确定机械插传动部分没有异常,诸如运输带张紧装置无明显振荡、刮蹭等。
之后我们就需要电气方面找一下有没有变频器参数没有优化、参数错误、反馈没有调整等问题。
前面的工作做完之后,可以再在程序的速度给定数值通过一定的修正系数来达到速度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给定速度在具体送往传动机构之前会进行各自修正,以达到给定值一样的情况下,整条线各段的线速度一致。
2.2浮动辊的调整浮动辊的调整是很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他的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联动线的速度匹配效果,从而影响到制品的质量。
下述方法是我在现场得出的经验:I.确定浮动辊的动作范围这个动作范围指的是有效的动作范围。
一般来说,浮动滚筒的有小动作范围越大,它对速度的调整范围也就越大。
在现场调试时经常为了适应狭小的安装空间而将浮动辊的两臂截短,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为了在很小的动作范围内也能达到其他长臂浮动辊的效果,我们不得不将扇形块对于线性位移传感器的变化调整得很陡,这样在滚筒位置的微小变化下即可引起位移传感器模拟量较大变化,是速度调整过于剧烈,效果当然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