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思考题

《如何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思考题

试解释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分类的区别与联系,
结合我国的教学目标分类,作比较研究
89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吕玥倩
一、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
布卢姆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中,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最为大家所熟悉。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1.知道: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例如,能够叙述牛顿三大定律。

2.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例如,说出一个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

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
3.概括:例如,对数学公式含义的说明、对文章大意的概括等。

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例如,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4.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例如,运用运算法则解题、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法语教学中运用造词法写出一个单词不同词性的系列词汇等。

5.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例如,分析数学定理所给出的条件和结论、外语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记叙文构成要素分析等。

6.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例如,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词汇归纳造词法等。

7.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例如,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
1.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

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

智慧技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某一刺激对应某一反应。

其典型的形式是规则。

智慧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能用规则而不能以刺激—反应模式来描述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辨别:是对在一个或多个物理维度上互不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基本的辨别是最简单的智慧技能,它是在生活早期习得的,如颜色、大小的辨别等;复杂的辨别需要利用概念,如辨别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需要一系列基本的概念。

(2)概念:是个体把事物或事件归类并将该类的任何一个例证看作是该类的一分子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学习结果。

概念与辨别不同之处在于,辨别是对事物的集合加以区分,而概念则是将事物归类并把其中任意一个看作是该类的一分子。

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concrete concepts)和定义概念(defined concepts)。

具体概念能通过被指认的方式来体现,即可观察到的概念,如猫、椅子、树、房子等。

定义概念是抽象的,通过演示一些特定类别的客体、事件或关系的意义来体现,如质量、温度、正义等。

(3)规则:是一种规律性,当学习者在各种情况中的行为有“规律性”时他就习得了规则。

也就是说,当规则支配个体行为时,个体就具有称为“规则”的性能。

习得“规则”并不意味着能用言语陈述“规则”,能陈述“规则”也并不意味着习得了“规则”。

加涅认为,定义概念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它的目的是将客体和事件分类,属分类规则。

但规则还包括除分类之外的其他类别,它们涉及相等、相似、大于、小于、之前、之后等关系。

(4)高级规则──问题解决:是个体通过学习将规则结合形成的更为复杂的规则。

复杂的规则是与解决一个或一类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解决问题也就表明获得了新的高级规则。

例如,一个学生学习了将2x与3x2以及2x 与5x作相加运算后,现在要他求两个多项式──2x+3x2+1与
x+3x+4x2的和。

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会习得“把同指数相加,再把相加结果用“+”连起来”的高级规则。

高级规则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所以这类规则比构成它们的简单规则可应用于更为广泛的情境。

2.言语信息:是能够陈述观念的一种习得性能。

它是陈述性知识,包括三个亚类。

(1)名称或符号(labels),即某个物体或一类物体的名称。

在学习概念时,符号与概念通常是一同习得的。

所以,年幼儿童在获得盘子概念的同时可习得符号──盘子。

(2)单一命题或事实(facts),是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名字的客体或事件之间关系的言语陈述。

例如,一周有七天;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3)在意义上已加以组织的大量命题,这是由相互联系的事实构成的知识体系。

例如,属于历史事件或属于艺术、科学或文学范畴的知识。

3.认知策略:是一种内部控制过程,是学生赖以选择和调整他们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内部过程。

认知策略可分为五个亚类。

(1)复述策略,即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材料。

(2)精加工策略,是学习者精心地将要学习的项目与其他容易提取的材料进行联系。

精加工活动包括分段、概括、作笔记或自我提问等方法。

(3)组织策略,指将要学习的材料形成组织结构,学习者将要记忆的单词根据意义分类,或将事实之间的关系用表来组织,或利用空间线索来回忆材料,或是找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并为这些观点概括出新组织。

(4)理解监控策略。

这种策略也可称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建立学习目的、评价是否成功地达到目的、选择其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能力。

(5)情感策略,是学习者用以集中和维持注意、控制焦虑、有效使用时间的策略。

4.动作技能:指学习者进行身体操作性活动的能力。

动作技能不仅仅指完成某种规定的动作,而且指这些动作组织起来构成流畅、合规则和准确的整体行为。

动作技能又可分为运动型和职业型。

如打网球属于运动型,驾驶收割机属于职业型。

5.态度:指学习者获得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

例如,一些人可能更愿意选择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为其业余活动,而另一些人却更愿意阅读文学作品。

三、布鲁姆与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类依据不同
布鲁姆基于生物分类学,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几点。

因而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观察性的特点,对指导操作性、形成性的学习具有客观的价值。

但基于生物分类学的分类方法忽略了学习主体内部心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

因此,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方法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而在艺术、哲学等学科有一定缺陷。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是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从他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出发,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几点。

加涅从多个方面解释学习主体的认知规律,对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从而弥补了布鲁姆分类方法在艺术、哲学等学科的缺陷。

由此可见,加涅的分类法,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结构体系不同
布鲁姆的分类是一个积累学习的模式,目标有简单到复杂,注重学科的纵向发展。

但由下层到上层的教学理念暴露出其片面性。

加涅的分类理论从整体上不具备连续性、层次性,把教学目标的物种学习结果是具有跨学科性,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间可体现其差异性和侧重点。

更注重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我国的教学目标分类
我国研究者借鉴布卢姆等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形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在认知领域,将中学认知目标分为四类,即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将小学认知目标分为三类,即记忆、理解、运用。

在情感领域,将原来的五类目标转化为四类目标,即接受、反应、爱好和个性化。

在动作技能领域,有的分为四类目标,即知觉、定势、熟练、自动化;有的分为六类目标,即观察、准备、模仿、表现、熟练和创造;有的分为三类,即会、比较熟练、熟练。

顾泠沅等借鉴布洛克和吉尔福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分类提出了由教与学的水平、学习行为、学习内容构成的三维目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为了使教学目标能更好地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将认知目标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反省认知技能。

其中,智慧技能又可分为四个亚类: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目标,也是一种很有参考价值的目标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