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热轧生产工艺与设备
6.1 1780热轧的产品、规格及生产能力
宝钢股份不锈钢分公司1780mm热轧以热轧不锈钢钢卷为主导产品,同时发挥轧机能力大、控制水平高的特点,兼顾生产薄规格、高强度、高附加值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等。
不锈钢包括200、300、400系列,其中奥氏体不锈钢约占总量的70%,铁素体不锈钢占25~27%,马氏体不锈钢占3~5%;碳素钢中包括双相、多相微合金钢,高强度钢及特殊用途钢等品种,且碳钢产品中以薄规格为主,厚度1.2~3.5mm约占80%,以生产热轧酸洗、热轧镀锌及以热代冷用钢卷。
一期的设计产量为年产热轧钢卷282.2万吨,其中不锈钢69.8万吨,碳钢212.4万吨。
由于二期项目中炼钢扩建了炼钢和连铸生产线,热轧增加了3号加热炉,从而增加了近70万吨的不锈钢生产能力。
成品规格如下表所示:
6.2 1780热轧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6.2.1热轧生产线的主要工艺设备:
1-三座加热炉;2-高压水除鳞箱(HSB);3-粗轧除鳞;4-粗轧前大立辊(VE);5-粗轧机(RM);6-热卷箱(CB);7-飞剪(CS);8-精轧前除鳞装置;9-精轧前立辊(F1E);10-7机架的精轧机;11-层流冷却;12-两台地下卷取机(DC)。
6.2.2 生产工艺流程
热轧和碳钢连铸及不锈钢连铸毗邻布置,碳钢1号连铸出坯辊道与热轧加热炉上料辊道直接连接,碳钢2号连铸出坯辊道与热轧轧制线直接连接,不锈钢连铸与热轧板坯库用3号板坯运输辊道连接。
另外,热轧板坯库与连铸车间之间设有板坯运输台车。
连铸板坯由连铸车间通过板坯运输辊道,从三个入口点(A1、B1、C1)进入热轧板坯库,当板坯到达入口点前,有关该板坯的技术数据已由连铸车间的计算机系统送到了热轧厂的计算机系统,并在监视器上显示板坯有关数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无缺陷合格板坯的核对和接收;同时,高温检测仪表将在接受点处检测板坯温度。
另外,运过来的合格的冷坯和外来坯也需核对和验收,并输入计算机。
热轧厂板坯库为三跨平行布置,1号板坯运输辊道为上料辊道,并与碳钢1号连铸机出坯辊道直接连接,以便直接热
装;2号板坯运输辊道为碳钢卸料辊道,不参加直接热装的合格碳钢板坯均从此条辊道卸料;3号板坯运输辊道为不锈钢连铸坯卸料辊道;在连铸下线清理的合格冷坯用连铸的运输台车运送入库。
为了特殊品种不锈钢(部分铁素体和马氏体)温装工艺的需要在1-3-1-4跨内设置2座保温炉,4个垛位;1-1-1-2和1-2-1-3跨设置2座保温坑,16个垛位。
进一步节省能源。
无缺陷合格板坯进入热轧板坯库后,板坯有四个工艺流向,即碳钢直接热装轧制(DHCR)、碳钢热装轧制(HCR)、碳钢冷装轧制(CCR)、不锈钢冷装(温装)轧制。
另外,连铸清理后合格板坯和外来坯只能冷装轧制(CCR)。
碳钢直接热装轧制(DHCR):当连铸和热轧的生产计划、时序相匹配时,合格的高温连铸坯经标记后,通过连铸1号板坯输送辊道经热轧上料辊道(A辊道)运到称量辊道,经称重、核对、测长,进入加热炉的装炉辊道,板坯在指定的加热炉前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碳钢热装轧制(HCR):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SYC)的统
一管理,由30t板坯夹钳吊车将经连铸2号板坯输送辊道运到热轧板坯库的合格碳钢板坯堆放到保温坑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按照轧制顺序,由30t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从保温坑取出,吊到上料辊道上并运到称量辊道,经测长、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碳钢冷装轧制(CCR):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SYC)的统一管理,由30t板坯夹钳吊车将经连铸2号板坯输送辊道、运输台车、汽车运到热轧板坯库的合格碳钢板坯及外来坯分别堆放到两跨板坯库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按照轧制顺序,由30t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吊到上料辊道上并运到称量辊道,经测长、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不锈钢冷装轧制(CCR):按照板坯库控制系统(SYC)的统一管理,由30t板坯夹钳吊车将不锈钢板坯卸料辊道上的板坯分别堆放到两跨板坯库中指定的垛位;轧制时,根据轧制计划,按照轧制顺序,由30t板坯夹钳吊车逐块将板坯吊
到上料辊道上并运到称重辊道,经测长、称重、核对,然后送往加热炉装炉辊道,板坯定位后,由装钢机装入加热炉进行加热。
板坯库的管理由板坯库控制系统(SYC)执行。
根据轧制计划的要求,计算机对板坯的堆垛、吊车的吊运进行最佳化处理,减少板坯库倒垛作业以达到减轻吊车的工作负荷。
在板坯库管理室内设有终端,显示板坯堆垛的位置;同时考虑接受外来坯的管理。
在不锈钢分公司的连铸、热轧系统中,由于碳钢连铸的小时生产能力远远小于轧线的小时生产能力,直接热装只能在1座加热炉内进行,另1座加热炉装冷坯。
由于板坯规格、品种和钢种的不同,将在轧制线形成混合轧制(包括碳钢与不锈钢的混合轧制)。
出炉板坯经辊道输送到高压水除鳞箱,用高压水清除板坯表面氧化铁皮。
然后,板坯进入带立辊的四辊可逆式粗轧机进行往复轧制;在轧制过程中,根据轧制规程要求,可在轧机入口侧或出口侧用高压水清除二次氧化铁皮;轧制3~7
道次后,轧成20~40(60)mm的中间带坯经中间辊道送入热卷箱或通过热卷箱进入精轧机组。
在粗轧机前后设有抽风装置。
粗轧立辊轧机最大有效侧压量为60mm,设有自动宽度控制系统(AWC)和短行程控制(SSC),以减少中间带坯宽度误差和头、尾端的鱼尾状。
由于不锈钢板坯在粗轧机轧制过程中容易发生“翘头”或“扣头”,粗轧机上、下辊的速度将根据不同的规格采用不同的转速,粗轧机的丝杆压上装置对轧线高度可在每道次轧制间隙中进行调整,防止“翘头”、“扣头”的发生。
根据不同的钢种和规格,中间带坯通过热卷箱有经热卷箱卷取和不经过热卷箱卷取两种方式。
另外,在粗轧机正在轧制或热卷箱开始卷取,而下游工序出故障不能轧制时,热卷箱将带坯卷取后,用吊车将带坯卷吊到钢卷保温炉中进行保温,以后再吊回到轧制线上进行轧制。
粗轧机和热卷箱之间还设有废品推出机,处理因粗轧机轧废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轧制的带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