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的炼字艺术

古诗词中的炼字艺术


绿杨烟外晓寒轻,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 春意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 <<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 著一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 境界全出” ‘闹’字,境界全出”,你 认为这个“ 用得好不好? 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为什么?
关 于 炼 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明确古诗中词语鉴赏主要内容 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的鉴赏, 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的鉴赏, 动词 的鉴赏 数词(重点鉴赏) 数词(重点鉴赏)
“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 红 又不单指花朵, 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 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 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 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 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绿” 不单指绿叶, 不单指绿叶,还指将要到来的盛 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春 夏,这里 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春 之感。 之感。
赏析“感时花溅泪,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 花鸟本是毫无感情可言, 析:花鸟本是毫无感情可言,这里 运用拟人手法 将其人格化了。 拟人手法, 运用拟人手法,将其人格化了。但 因感时恨别, 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 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 情更哀了。 情更哀了。
炼字的主要对象: 炼字的主要对象:
动 词:富有动态 生动形象
绿杨烟外晓寒轻,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形容词:体现意象特点 营造意境 形容词:
春风又 江南岸,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深雪里, 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你还记得刚才学了什么内容吗? 你还记得刚才学了什么内容吗?
古诗歌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古诗歌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 释义 第一步: 第二步: 描述 第二步: 第三步: 情感 第三步: 题型扩展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形容词的炼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 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里的“ 这里的“绿”,“红”用得好,好 用得好, 在哪里?请分析鉴赏。 在哪里?请分析鉴赏。
“也”字表达了词人对水流花落、 也 字表达了词人对水流花落、 春去人逝的感叹, 春去人逝的感叹,也暗示了词人 的一生即将结束。 的一生即将结束。
学会赏析一下古诗词名句: 学会赏析一下古诗词名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
3.海上生明月,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
5.三顾频烦天下计, 朝开济老臣心。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设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设问:前人认为, 字看似平常, 设问 际上非常传神, 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人公的思 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数量词的炼字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 ——齐己的《早梅》
思考: 换成“ 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一”换成“数”好不好?为什么? 不仅暗合题目中的“ 不仅暗合题目中的“早”字,而且一 枝梅花傲然怒放于皑皑白雪中, 枝梅花傲然怒放于皑皑白雪中,愈发 显得梅花是那样的超凡脱俗 极富意 超凡脱俗, 显得梅花是那样的超凡脱俗,极富意 境美。 境美。
副词、叠音词 象声词、语气词等也不可 副词、叠音词、象声词、语气词等也不可 忽视。 忽视。
第一种类型:动词的炼字。 第一种类型:动词的炼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不说“ 却说“ 这是因为“残阳” 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 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确象“ 在江上,很形象:这个“ 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 也显得平缓 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 平缓, 夕阳的柔和, 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 亲切、安闲的感觉 的感觉。 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王安石 这里的“ 这里的“绿”用得妙,妙在哪里?试请 用得妙,妙在哪里? 鉴赏。 鉴赏。 这个“ 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 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 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 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 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步骤二
步骤一
答:同意。“看”字,在诗中指回望。离人 同意。 在诗中指回望。 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 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只一“ 令自己肝肠寸断 。只一“看”字,就淋漓 尽致地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无限心酸痛楚之 情。 步骤三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z n)。 (zān) 浑欲不胜簪(z n)。
“闹”字用得好。作者用 字用得好。 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 杏花绽放得热烈, 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 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 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 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 尽致。 尽致。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有热闹、喧闹的意思(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 字义)。作者用一“ )。作者用一 字义)。作者用一“闹”字,不 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 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 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 描景象)。 )。把一派春 春鸟和鸣 (描景象)。把一派春 意盎然、 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 淋漓尽致(点作用)。 淋漓尽致(点作用)。
语 气 词 的 炼 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李煜《浪淘沙》 鉴赏“ 在文中的作用。 鉴赏“也”在文中的作用。
古诗词中的 炼字艺术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 炼字: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 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 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 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 效果。 效果。 字炼得好, 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事有言有尽 而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而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意无穷的 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 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 味外之旨。 味外之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