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与胶体溶液
n(HCl)= m(HCl)/M(HCl)= 440/36.5 =12mol
c(HCl)=n(HCl)/V(HCl)=12/1 =12mol·L-1
14
若稀释前后溶液浓度分别为c1、 c2 ,体积分别为V1、 V2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 ,可得:
c1 V1 = c2 V2 ∴12V1 =0.2×1000 由此解得: V1 17ml.
12
4、质量分数- B
B
m溶质 m溶液
5、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1)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cB
nB V
mB
M Bm /
B MB
mB M Bm
mB M BV
B的摩尔质量 溶液密度
(2)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
cB
nB V
nB m
nB mB
bB
稀溶液
若为稀的水溶液则有 c B bB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只与溶液的浓度(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无关。 包括:稀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
下降和稀溶液的渗透压。(与纯溶剂比较) 。
17
2.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动能较高的水分子自水面逸出,扩散到水面上部的空间, 形成气相——蒸发(evaporation)
气相的水分子接触到水面并被吸引到液相中 ——凝结(condensation)
蒸发速率与凝结速率相等,气相和液相达到平衡:
H2O(l)
H2O(g)
将与液相处于平衡时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 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vapor pressure),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Pa(帕)或kPa(千帕)。
18
蒸发
凝
蒸发
聚 H2O(l)
H2O(g)
凝聚
开始
平衡
蒸气压温度的关系?
9
2.理解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10
2.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凡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和形成的均匀
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9m 的分散系
将量大的称为溶剂,量小的称为溶质 溶液的形成伴随随能量、体积、颜色的变化。
11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 cB
5
分散系的分类
1.按聚集状态分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液
固
举例
气态分散系
空气,家用煤气
云、雾 烟,飞尘 液态分散系
气
汽水
液
液
固
牛奶 溶液,泥浆 固态分散系
气
木炭,泡沫塑料
固
液
固
肉冻,珍珠 合金
6
2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 1nm = 10-9 m
分散质粒子直径/nm 分散系类型
举例
< 1 nm
分子离子分散系 溶液
13
[例题]已知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ml-1,其中HCl含量
约为37%.求每升浓盐酸中所含有的n(HCl)以及
c(HCl).若要配制c(HCl)=0.2mol·L-1的 HCl溶液1000
ml,应量取浓盐酸多少毫升?
解: 已知:
nB
mB MB
m(HCl) = (密度)×V× (含量)
=1.19g·ml-1×1000ml×37% =440g
配制方法:
取硫酸14mL,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到约450ml蒸馏水中, 然后稀释至500 mL, 即得500mL
16
2.2 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1)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颜色、 密度、酸碱性和导电性等。 2)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 质的本身性质无关————溶液的依数性,如溶 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
初始:v蒸发 > v凝聚 平衡:v蒸发 = v凝聚
15
[例]欲配制c(H2SO4)=0.50mol.L-1 的硫酸溶液500mL, 问应取密度为1.84kg.L-1,质量分数为96%的硫酸多
少毫升?如何配制?
解: c B
B MB
0.961.84gmL-1 98.0gmoL-1
18.0mol L-1
由cV=c´V ´得所需硫酸体积
V 0.50mol L-1 0.500L 14mL 18mol L-1
胶体溶液(又称溶胶):分散质为分子、离子、
原子的聚集体;多相体系,较稳定。
包括
如 Fe(OH)3溶液。
高分子溶液:分散质为高分子;均相体系, 稳定。如蛋白质溶液。
8
非均相系统
(3) 粗分散系
homogene ous
分散质为分子的大集合体,粒子半径大于100nm, 多相体系,不稳定。
扩散很慢,不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 甚至肉眼看到分散相粒子的存在
1-100 nm
胶体分散系
溶胶、高分子溶液
> 100 nm
粗分散系
悬浊液、乳状液
均相系统
(1)分子离子分散系(也称真溶液) homogene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分散质为小分子或o离us子;以
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均相、稳定的
分子离子分散系,或称为溶液。
在溶液体系中,分散质称为溶质,而分散剂称为溶剂。
溶液与胶体溶液
1
教学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理解稀溶液的通性及其应用。 3.熟悉胶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其性质等。 4.了解高分子溶液、表面活性剂、乳浊液的 基本概念和特征。
2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3
分散系(disperse system)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 质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
cB
nB V
溶质B的物质的量 混合物体积
单位:摩尔每升mol•L-1 毫摩尔每升mmol•L-1 微摩尔每升µmol•L-1
2、质量摩尔浓度 bB
bBm nB A溶 质 溶 B 剂 的 的 物 质 质 量 的 量 x 单与位温:度m无ol关/Kg
3、摩尔分数 xB
xB
nB n总
量纲为1
对双组分体系,xA xB 1
如:葡萄糖溶液,C6H12O6是溶质,H2O是溶剂。
溶质扩散速度快 能透过半透膜,溶质粒子只能在电子显微镜观察
7
(2) 胶体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半径在1nm~100nm之间,分散质粒 子不是单个分子,离子或原子,而是有多个分子,原子
或离子组成的。
非均相系统
homogene
分散质颗粒大,扩散速度慢o。u不s 能透过半透膜。
分散质:在分散系中被分散了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系 = 分散质 + 分散剂
例如:奶油分散在水中称为牛奶,乙醇分子 分散在水中称为乙醇水溶液
4
相:系统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 同的一部分称为一个相
均相系统(单相系统):只有一个相的系统
相
phase
非均相系统(多相系统):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相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