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部分 绪论
1. 美和美学
为什么人们都追求美,讨厌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永恒的追求。 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字
什么是美?
美的诞生和发展
萌芽 客体
美学研究的对象
思想
学科
主体
美的创造
掷果盈车
《晋书》记载说:“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lei)之文。少时常挟 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
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睛下垂,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
史 上 最 凄 美 的 “ 追 星 ” 事 件
看 杀 卫 玠
1.1 为什么人们都追求美,讨厌丑?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人们从内心深处对美有天然的选择,直观的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
1.2 什么是美?
美字的多重原意: 羊大为美 羊综合感觉为美 羊人为美 羊等价交换物为美
美都和人们实际的生活相关。美的诞生并不神秘,在生活中诞生出来的。
1.3 美的诞生和发展
1.3.1 美的诞生
美的诞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的艺术作品、审美观念、审美意识与现在都是有差别的。
无——有 少——多 粗——精
实用——非实用
功利——非功利
1.3 美的诞生和发展 1.3.1 美的诞生
1.从逻辑上:
OfficePLUS 美国乔治亚州布拉斯敦峰顶的瞭望台
背景图片素材
2017
旅游美学
黄山
自我介绍
姓名 性格 专业 命运 旅游管理
1.高峻的山崖 坚硬、固执、坚持 2.构成地壳的石头
1.干净 2.廉明,不贪污或指人的品德高尚
九寨沟
旅游美学 加拿大维多利亚平衡石
2010—2013 自然地理
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特点: 按照黄金比例塑造 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
3.从审美风俗上:
目的:躲避灾祸,保护牙齿,实用性,功利性
黑 齿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个分支。他们是古滇国皇族的后裔。这里的妇女以牙齿黑为美,结过婚的女人采摘田 埂上的白花草把牙齿染黑,而且越黑越美。染过的牙齿,一般不会生龋齿,七八十岁很少脱牙。 《远方的家》对瑶族这个民族进行过一段采访。通过视频可以了解一下瑶族审美意识的一个发展变化。
34=22cm=6.7寸≈7寸 36=23cm=6.97寸≈7寸 38=24cm=7.3寸≈7寸
太热——旱灾——气象灾害 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 失水分;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会去欣赏日出、日落。
随着认识的增加,对美的认知开始发生变化。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的发生是一个历史过程。 由粗到细,由少到多。从雕塑、绘画看。
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
原始的维纳斯 特点: 脑袋圆圆的 突出生殖和生育的功能 原始性 断臂维纳斯(米洛的维纳斯) 代表爱与美的女神 维纳斯和丘比特
2.从审美实践上: 很多自然对象其实最开始并没有成为为我们的审美对象,还只是一个敌对的力量。 从没想到要去欣赏它,没将其作为一个美的对象。
《荷马史诗》——《奥德赛》
尤利西斯带着大家回到希腊,十年的海上漂流,在海上都进行了十年的征途,但是没有一句描写大海是如何的 优美,都是写大海充满了凶险。
审美来自于对事物更多的认识。当我们对其认识很少时,他们很难成为我们认为很美的对象。
杨哲昆,霍义平,何生华 旅游美学实务 东南大学出版社
考试方式和要求
考试方式:考查 课程要求: 平时成绩(50%)=考勤(30%)+作业(20%) 期末成绩(50%)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人文景观与 审美鉴赏
第五部分
旅游服务者 审美要求
第六部分
旅游景区的 审美设计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 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 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马尔代夫
大海是神秘、敌对的事物 非审美对象
尧 帝 嫦 娥 丈 夫 大 羿
羿 射 九 日
安徽省汉族民间用于驱邪祈福,带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画。民间视其为降魔消灾之符图,被尊为"灵叛"。它是中国民间美 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
——
敦洽雠麋:
《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记陈侯派一位叫敦洽雠麋的出使楚国,楚王 见来使如此之丑,感觉受到了侮辱,于是兴师伐陈,历三月而灭其国。 那么这位先生有多丑呢:“椎颡广颜,色如漆赭,垂眼临鼻,长肘而盭”
教学:
2011年《城市地理学》
故事 未来 美
课程意义
作为即将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来说,必须了 解、熟悉、掌握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欣赏 美的方法,提高在旅游实践和旅游研究中的审 美能力,更好的为游客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教材 参考教材
作者 王世瑛,朱瑞艳 王珂平 吴月红,刘丽君 书名 出版社 出半年 2007 2000 2016 2014 旅游美学基础 重庆大学出版社 旅游美学新编 旅游教育出版社 旅游美学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从审美风俗上:
三寸是金莲,四寸是银莲,大于四寸就是铁莲
裹 脚 三 寸 金 莲
问题:三寸金莲到底是多大?
发展过程:五代时期——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明朝和清朝——辛亥革命后
公元907开始 流传 盛行 废止
不是为了要美,都是有实用价值。
目的:纠正仪态、男权象征
1寸=3.33cm 3寸=9.99cm 4寸=13.2cm
丑是错
晋书说:“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兒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 ——玄学家张载
《世说新语》:“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辞赋大家左思
钟馗
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春节时是门神,端午时是斩五毒的天师,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
中 国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安 徽 灵 璧 钟 馗 画 孙 淮 滨
美是历史的、时间茹毛饮血。先要考虑生存问题。没有机会没有可能去考虑美。 随着生产发展,开始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有了美的思考、艺术的创造。 2.从审美实践上: 很多自然对象其实最开始并没有成为为我们的审美对象,还只是一个敌对的力量。 从没想到要去欣赏它,没将其作为一个美的对象。 3.从审美风俗上: 很多美一开始并不是从美出发,而是从实际作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