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寨卡病毒病概况及防控策略

寨卡病毒病概况及防控策略

1、病毒呈球状,直径约为40~70nm,核衣壳20面体对称,外层脂质包膜; 2、病 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3、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4、基因组RNA具 有mRNA,复制模板RNA和遗传物质RNA三种作用;5、病毒蛋白由一个单一的多蛋白 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切而成;6、病毒RNA复制完全在细胞质内进行, 合成全长负链RNA,形成中间体;7、子代病毒在内质网出芽,通过宿主细胞分泌通 路,转运至包膜,成熟释放。
2021/3/10
7
Zika病毒
Zika病毒
Zika病毒为有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分类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可分为亚 洲和非洲2个基因型。
黄病毒属
种类:包含53个种,其中27经种蚊传播,12种经蜱传播,14种病毒传播媒介尚 不清楚。包括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等。
黄病毒科成员共同的生物学特征:
疾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少见 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 目前尚无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2021/3/10
5
新生儿小头畸形
巴西卫生部2016年1月27日通报,自2015年第45周以来,共报告 疑似小头畸形4180例,已调查732例,其中270例(37%)确诊中 枢神经系统畸形,6/270(2.2%)寨卡病毒感染阳性
2021/3/10
6
寨卡病毒的发现
寨卡病毒的发现
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 现
1948年在同一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毒 1954年从西非“黄疸”暴发中的病人分离到寨卡病毒 病毒在自然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循环 同属的病毒:登革病毒、乙脑病毒、黄热病毒等
埃及伊蚊分布于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 市等地区
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
伊蚊的传染性
蚊吸带登革病毒毒血后,8~12天产生传染性,维持终生,并经卵传播
伊蚊飞多远?
大部分母埃及伊蚊一生在初长成的房屋或周围生活,平均飞行距离约400米。病 毒跨区传播主因是人。
感染剂量。病毒感染引起人类疾病的剂量尚不清楚,与传播途 径有关。黄病毒经蚊叮咬传播感染的剂量一般为103-105pfu。 血浆中游离病毒感染性很快消失(<10min)。
2021/3/10
9
寨卡病毒和其他黄病毒血清学交叉反应
乙脑
登革
Zika
黄热
西尼罗脑 炎
初次感染
2021/3/10
乙脑
登革
Zika
20
人群易感性
•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患者可能对未来感染具有免疫
2021/3/10
8
Zika病毒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稳定性: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 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 灭活。
致病性。
致病机理知之甚少,约1/5的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症状持 续数天到1周,症状严重需要住院者少见,病死率极低。但是,有病例Zika病毒 感染后出现Guillain-Barre 综合征,胎儿感染可能引起小头畸形。
2021/3/10
12
传播媒介—伊蚊
伊蚊为传播媒介
主要为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
播该病毒
2021/3/10
13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2021/3/10
14
伊蚊媒介生活周期
2021/3/10
15
我国伊蚊媒介分布及传播特点
伊蚊分布
我国存在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在中国分布广泛
西尼罗脑 炎
黄热
再次感染
10
寨卡病毒流行病学
2021/3/10
11
传染源和传播媒介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可能 的传染源
病毒在自然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循环
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 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寨卡(Zika)病毒病概况及防控策略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2月16日
2021/3/10
1
参考资料来源
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疾控中心网站公布资料;
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研判会议和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⑶国家及各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通报以及网络公布 疫情等;
⑷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 ⑸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⑹国外权威学术刊物科学研究报告。
提示新生儿小头畸形可能与孕妇怀孕期间寨卡病毒感染有关,但两者之间确切病因 关系仍有待研究
环境和遗传因素可造成小头畸形,如唐氏综合症,接触药物、酒 精以及其它毒素,怀孕期间风疹病毒感染等
世卫组织总干事于2016年2月1日宣布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疾患聚集性病例构成国 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来源: Zika virus outbreak Brazil 2015, F. Bozza Oswaldo Cruz Foundation
2021/3/10
2
提纲
概述 流行病学 疫情概况和分布特点 防控策略和措施
防控策略和措施 实验室检测 病例确诊程序
2021/3/10
3
第一部分 概述
2021/3/10
4
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
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感染者约20%发病,临床症状温和,一般持续2-7天,自限性
伊蚊什么时候叮咬人
主要白天叮人,白天户外蚊叮咬频繁,登革热感染率高;室内整天均可叮咬, 蚊寿命长,家庭聚集性感染。
2021/3/10
16
我国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图
2021/3/10
17
2014-2015年我国登革热疫情分布图
输入性病 例
本地感染病 例
2021/3/10
18
传播途径
蚊媒叮咬传播:
主要是埃及伊蚊叮咬传播途径,白蚊伊蚊叮咬也可能传播
母婴传播
有研究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感染的孕妇可能会在 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罕见
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 截至目前,各报告一例
2021/3/10
19
传播过程
2021/3/10 Thiboutot et al, pntd 2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