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答案

比较教育学考试大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1.比较教育(理论)P. 7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解释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2.《国防教育法》(美)P.332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3.因素分析(理论)P.29要改革教育必须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参照国际的教育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比较教育的研究重点,转向分析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

4.《汉堡协定》(德)P.2301964年各州州长签订了《汉堡协定》,《汉堡协定》采纳了《总纲计划》的部分建议与教育改革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规定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九年;在四年制基础学校上设两年制促进阶段;各类中学名称统一为“主体中学”(至九学级结束)、“实科中学”(至第十学级结束)、“完全中学”(至第十三学级结束);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各分为两种形式,即常规形式与上层形式,后者仅包括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几个高年级,其目的是为那些在主体中学第七学级表现出有才华的学生提供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教育,为那些在实科中学第十学级也表现出才华的学生提供完全中学的教育,以利发掘人才。

《汉堡协定》的颁布意味着联邦德国教育复兴时期的结束。

一些人士认为,这一协定为超出传统学校结构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因此它也意味着改革时期的开始。

5.《学制》(日)P.158颁布于1872年的日本,《学制》在体制上参考了西方各国,包括法、德、荷、英、美、俄等国家的学制,主要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划一性和强制性;在思想上吸收了西方的教育价值观,是以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为基础的,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6.导生制(英)P.294是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会谊会教徒兰开斯特分别发明的,即是一名教师在导生的帮助下,同时可教数百名学生。

导生制的出现,为大众教育的开办者解决了经费和师资的不足问题,因而被誉为是一种廉价的教育制度,一时成为典范。

7.帝国大学(法)p.192帝国大学是法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总称,负责组织全国的教育。

它只是一个行政机构,管理全国公立教育的学校和人员。

8.埃德蒙·金(国别,思想)p.35-36英国的埃德蒙·金是一位比较教育专家,代表作是《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他对比较教育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是比较教育学一个新学派的代表。

他的主要思想:(1)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2)把比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目的联系起来,强调比较教育的研究应对当前重大教育问题的决策和行动作出贡献;(3)对比较教育中的比较分析强调可比性,提出了比较分析的框架,在概念、制度和实施三个水平上进行比较分析。

二、简答题1.简述国外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

【2.1】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

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

第二阶段(本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

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第三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来)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

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

这个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2.简述称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的理由。

【2.1】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创始人。

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这也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的诞生。

所以称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3.简述贝雷迪的“比较教育四段法” 【2.1】A.描述。

主要任务是描述个别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B.解释。

主要任务是对所了解的教育情况进行解释,以便不仅了解事物是怎样的,而且了解事物为什么会那样。

C.并列。

主要任务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国家的材料,按可以比较的形式排列起来,决定比较的格局,并且设立比较的标准。

然后进一步分析资料,提出比较分析的假说。

D.比较。

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所列材料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验证第三阶段所提出的假说,然后作出一定的结论。

4.简述世界幼儿教育课程的几种模式。

【11.2】A.盎格鲁-萨克森模式(anglo-saxon model)在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中,幼儿从出生至入小学前的照顾和教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平行机构来承担。

一种机构强调保育的功能,另一种机构强调教育的功能。

(“保教”结合)B.拉丁-欧洲模式(latin-european model)在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中, 幼儿教育机构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

一般来说,3岁以前的幼儿教育机构由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门负责,3岁起至入小学前的幼儿教育归教育部门负责。

C.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在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中,幼儿自出生至入学前的保育和教育均在一个专门的机构中进行,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个部门通常是健康和社会福利部门。

D.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与拉丁-欧洲模式类似,根据年龄将幼儿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辖。

但与拉丁-欧洲模式不同的是,此模式为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从政策、大纲到日常的生活环节,皆有中央下达的行政规定,地方上以执行中央的政策、大纲等为主。

5.简述德国1964年《汉堡协定》的主要内容。

【7.1】汉堡协定规定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九年;在四年制基础学校上设两年制促进阶段;各类中学名称统一为“主体中学”(至九学年结束)、“实科中学”(至第十学级结束)、“完全中学”(至第十三学级结束);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各分为两种形式,即常规形式与上层形式,后者仅包括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几个高年级,其目的是为那些在主体中学第七学级表现出有才华的学生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教育,为那些在实科中学第十学级也表现出才华的学生提供完全中学的教育,为那些在实科中学第十学级也表现出才华的学生提供完全中学的教育,以利发掘人才。

6.简述日本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措施。

【5.1】临教审在三年时间里,先后发表四分教改报告,规定了今后日本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基本思想,提出面向21世纪的三项教育目标:A.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 B.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C.世界中的日本人。

报告把重视个性的原则、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和与变化相适应作为推动这次教改的基本思想。

7.简述“朗之万—瓦隆计划”。

【6.1】p.193该计划受“统一学校”和“新教育”两种思潮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

它突出了以下原则:(1)所有男女儿童都有接受适合其自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2)各种类型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属于同等地位;(3)普通教育为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学校是传播普通文化的中心;(4)学校应重视学生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并给予科学指导,使之适应社会需要;(5)建立单一的、连贯的教育制度,各级教育免费;(6)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8.试述美国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

【10.2】p.350 ?(1) 地方教育自主(2) 社会团体参与(3) 多元文化兼容(4) 办学形式灵活(5) 大众教育与天才教育结合9.简述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基本经验【11.1.2】p.361历史发展:一、初创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与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对应的,它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密切相关。

在这一阶段,幼儿教育产生于妇女就业谋职的客观需要,其功能在于为出外谋职的母亲照看其幼儿,以解除母亲们的后顾之忧。

建立了专门的幼儿公共教育机构.二、确立阶段是与以工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相联系的。

这一阶段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幼儿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因素;(2)通过立法确立了幼儿教育的地位;(3)形成了一些幼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三、进一步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是与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息息相关的。

这一阶段各国幼儿教育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和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2)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发展基本经验:P.367一、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开办多种类型的幼儿教育机构二、多种模式的幼儿教育课程相互补充三、多种层次多渠道地培训幼儿教育师资10.简述德国1964年《汉堡协定》的主要内容。

【7.1】p.230①规定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九年②在四年制基础学校之上设两年制促进阶段③各类中学名称统一为“主体中学”(至第九学级结束)、“实科中学”(至第十级结束)、“完全中学”(至第十三学级结束)④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各分两种形式,即常规形式与上层形式,后者仅包括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几个高年级,其目的是为那些在主体中学第七学级表现出有才华的学生提供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的教育,为那些在实科中学第十学级也表现出才华的学生提供完全中学的教育,以利发掘人才11.简述英国在1902年颁布《巴尔福法案》的主要内容。

【9.1】p.295①私立学校同样享有国税和地方税补助②撤销1870年以来设立的地方学校委员会,确定郡和郡自治市议会为新的地方教育当局③责成地方教育当局开办和资助“不属于初等教育的教育”12.联系我国幼儿教育现状谈谈你对当今幼儿教育改革有哪些建议?(自已按照幼儿教育思想发挥做题)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一)幼儿教育观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变(二)幼儿教育课程更好地体现了特色化、多元化(三)形成了以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社会办园为主体的模式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所谓“特色幼儿园”越办越多(二)幼儿教育课程名目过多(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一)正确理解“特色”,全方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二)注重教育课程体系平衡与师资质量的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