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优势产业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和实证研究

关于优势产业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和实证研究


下的 r 个指标判别该新样本属于 DS1 的概率分别为 s1 , s2 …sr ,
属于 DS2 的概率分别为 t1 , t2 …tr 。
设在计算 wi 后集合 DS1 剩下 n′1 个 元 素 x1 , x2 …x′n′1 , 集 合
DS2 剩下 n′2 个元素 y1 , y2 …y′n′2 , 确定 si , ti 的算法:
n′1 n′2
n′1 n′2
!!exjk !!eyjk
si =
本文在综合比较上述两类优势产业评价方法后使用通过 引 用 一 个 两 总 体 聚 类 分 析 的 算 法 [4]来 确 定 产 业 评 价 指 标 的 权 重 并进行优势产业选择, 从而可以克服主观判断。在产业评价数 据 上 本 文 选 用 显 形 比 较 优 势 指 数[5]来 进 行 计 算 , 使 得 产 业 评 价 既有纵向比较, 又有横向比较, 研究结论也更趋于科学, 在产业 的 优 势 性 上 也 有 具 体 的 差 异 大 小 说 明 。最 后 结 合 四 川 省 的 产 业 状况进行实证研究, 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理论参考。
Feasible Method and Positive Resear ch of Advantage Industr y Choose
HE Yue, LU Peng ( Business Schoo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
Abstr act: After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several kinds of existing research approaches about the advantage industry choose, it tries to use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with combining 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 two- overall of algorithm of cluster judge the advantage industry.According to such feasible method,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carries on the posi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advantage industry overall probability size divide to the advantage industry finally, thus offer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act that the government makes the industrial policy. Key wor ds: advantage industry; index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cluster’s analysis
( 5) 若 min_d1 ≤min_d2 或 min_d1 ≤min_d3 , 则 n′1 、n′2 的 值
各减 1, 即 DS1 、DS2 的元素个数各减 1, 转至步骤( 3) ; 若 min_d1
>min_d2 并且 min_d1 >min_d3 , 转至步骤( 6) ;
( 6) wi =min(
较优势越弱; 当 RCAij =100 时, 表示 i 地区 j 行业的比较优势相
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该指标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各地区工业产业的相对地位放
在更大的空间系统来考察, 以全国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整体中
的相对地位作为参照系来判断某地区工业各指标的比较优势
的强弱, 所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
2.2.1 指标筛选
模型选取 与 样 本 密 切 相 关 的 指 标 , 并 结 合 Delphi 方 法 进
行筛选。这里设有效指标数为 m。根据评判标准, 运用显性比较
优势理论计算出样本在各指标下的得分。
将样本在 m 个指标下按得分高低分别进行排序, 并在两
总体聚类中各取一个交集。然后将这两个交集中的样本集合
关于优势产业选择的可行性方法和实证研究
何 跃, 卢 鹏 ( 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4)
摘 要: 论文分析了优势产业选择现有的几种研究方法后, 尝试使用结合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一种两总体聚类的算法的 新研究方法来判断优势产业。根据这种可行性方法, 文章结合四川省产业现状进行实证研究, 最后按照属于优势产业总体 概率的大小对优势产业进行划分, 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优势产业;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聚类分析 文章编号: 1002- 8331( 2006) 33- 0222- 04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TP301.6
显 性 比 较 优 势 指 数 是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巴 拉 萨 ( Balassa, 1965 年) 首创的各国产品出口竞争力测度工具。本文把该工具应用
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425005) ;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20023834- 3) 。 作者简介: 何跃( 1961- ) , 男, 副教授, 博士生,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 卢鹏( 1983- ) , 男 , 主 要 研 究 方
Datasets1、Datasets2, 分 别 计 为 学 习 样 本 集 合 DS1 、DS2 , 样 本 个 数分别为 n1 、n2 。 2.2.2 计算各指标权重
确 定 p1 , p2 …pm 这 m 个 指 标 在 判 别 DS1 、DS2 有 显 著 差 异 时 的灵敏程度, 分别赋予各个指标一个 0~1 之间的权重 w1 , w2 , …, wm , 0 为 几 乎 不 能 区 分 两 数 据 集 合 , 1 为 能 有 效 区 分 两 数 据 集合。其中 wi ( i=1, 2, …, m) 的确定方法如下: 设 DS1 的 n1 个样 本 在 第 i 个 指 标 上 的 取 值 分 别 为 u1 , u2 …un1 , DS2 的 n2 个 样 本 在第 i 个指标上的取值分别为 v1 , v2 …vn2 。
÷ i=1 nm
! !! #
# ##
Xij
Xij
$ j=1
j=1 i=1
% & & & &
&&×100
& & && ’
上式中, RCAij 即表示第 i 个地区第 j 个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

! 数; Xij 表示第 i 个地区第 j 个行业的经济指标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ij 表 示 i
j=1

! 地 区 的 经 济 指 标 总 量;
( 1) 令 DS1 为 含 有 n′1 个 元 素 x1 , x2 …x′n′1 的 数 据 集 合 , DS2 为含有 n′2 个元素 y1 , y2 …y′n′2 的数据集合;
( 2) 令 n′1 =n1 , n′2 =n2 , x1 =u1 , x2 =u2 , …, xn1=un1 , y1 =v1 , y2 =v2 , … , yn2 =vn2 ;
( 3) 令 min_d1 =min( xj - yk ) , j=1, 2, …, n′1 , k=1, 2, …, n′2 ;
( 4) 令 min_d2 =min( xi - xn′1 ) , min_d3 =min( yk - xn′2 ) , j=1,
2, …, n′1 - 1, k=1, 2, …, n′2 - 1;
2 模型理论思想 2.1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借 鉴 比 较 优 势 理 论[6], 采 用 显 性 比 较 优 势 ( Revealed Com- parative Advantage) 指数来衡量地区工业产业 相 对 于 全 国 工 业 产 业 的 比 较 优 势 。通 过 比 较 全 国 工 业 产 业 最 终 结 果 来“显 示 ”地 区 工 业 产 业 的 真 实 比 较 优 势 [7]。
(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降维, 把多项指标( 如 n 项) 转 化为少数几个( 如 m 个, m<n) 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的核心是确定 m 个主分量即综合因子的内部结构以及认定各 综合因子的经济含义, 之后根据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以及各 主因子内部主要指标的得分系数来构造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估 模型[3]。这种方法避免了系统分析中对权重的主观判断, 使权重 的分配更加合理, 而且容易结合横向比较来确定优势产业。但 主成分分析法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当存在严重的多重相关 时, 模型会夸大重复变量的作用, 其次就是它的评价结果不能 说明产业效益水平的具体差异大小。
n′1 , n1
n′2 ) n2

wi









2.2.3 应用学习样本分别计算待判样本的判别结果
对于待判样本, 用其 m 个指标值 e1 , e2 …em 分别判别其属
于 DS1 、DS2 的概率, 这里设待判样本在步骤 1 中 确 定 的 r 个 指
标上的值分别为 e1 , e2 …er , r 个指标以外的概率均计为 0, 用剩
1 引言
所谓优势产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其客观实际具有 市 场 竞 争 力 和 良 好 经 济 效 益 的 产 业 部 门 。优 势 产 业 在 经 济 发 展 中的作用主要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
( 1) 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 它们能带动 国民经济实现较快的增长, 并且保持各个产业间及其内部比例 的协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