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68 学分:4
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
先修课程:《商品学》
后续课程:《营销策划实训》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市场营销》是三年制中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实训课程。
其功能在于使学生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并应用到实践中(能对某行业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定位、为该企业开拓市场),营销与策划能力的提高能为学生今后求职、就业增加筹码。
2.设计思路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运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市场营销的特点,具体掌握市场营销的内容,包括市场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市场信息系统管理与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选择,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以及市场营销的组织与控制等。
2、能力目标
掌握对市场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会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市场调研。
掌握市场营销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市场分析、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策划。
会利用综合知识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活动或案例,由教师做出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的重点,并逐步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评价
(1)考核内容
①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②知识运用分析能力
(2)成绩评定
①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
②撰写相应的案例分析实验报告,要求表达清晰,回答基本准确。
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内容,形成平时综合考评。
③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及格。
考试成绩占50%,实践环节和平时综合考评占50%。
(三)教学基本条件
基本要求:学校具有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
较高要求:学校具有以学生为主独立经营,教师指导和监督的专门的营销实践场所(例如商务网站,商店)
(四)教材选用与编写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
要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教材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工艺。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教学的目标高、内容多,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保障。
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企业一线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或课外辅导员。
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做好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工作,并有效地充实到教学中去,做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课堂与企业互为补充。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除了校内的资源外,要建立数量充足、质量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校内基地的补充。
六、其它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有一定教学和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以保证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的需要。
2、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