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练习题二一、选择题1. 质量为m的小球在向心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速率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如下左图所示。
小球自A点逆时针运动到B点的半周内,动量的增量应为:(A )mv 2j (B )jmv2 (C )i mv 2 (D )i mv 2 [ B ]解: j mv j mv v m v m p A B)(j mv 2 ; 另解:取y 轴为运动正向,mv mv mv p 2)( , pj mv 22. 如图所示,圆锥摆的摆球质量为m,速率为v,圆半径为R,当摆球在轨道上运动半周时,摆球所受重力冲量的大小为(A ).2mv (B )22/2v R mg mv(C )v Rmg / (D )0。
[ C ]解: v /R 2T ,2/T t ,t mgd I T 20v /R mg(注)不能用0v m v m p I,因为它是合力的冲量。
3. 一质点在力)25(5t m F (SI )(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t 为时间)的作用下,0 t 时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则当s t 5 时,质点的速率为(A )s m /50 (B )s m /25 (C )0 (D )s m /50 [ C ]mvR解:F 为合力,00 v ,0525)25(5525t tt mt mt dt t m Fdt由mv mv mv Fdt tt 00可得0 v解2:由知)25(5t m F 知)25(5t a ,550)25(5dt t adt v v0)5(5520 t t v v , (00 v )4. 质量分别为m和4m的两个质点分别以动能E和4E沿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A ),22mE (B )mE 23, (C )mE 25, (D ) mE 2122 。
[ B ]解:由M p Mv E k 22122,有k ME p 2 ,mE 2p 1 ,12p 4)E 4)(m 4(2p ,1123)(p p p p 总m E 235. 一个质点同时在几个力作用下的位移为:k j i r654 (SI )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k j i F953 (SI ),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J (B) 91J (C) 17J (D) –67J [ A ]解:恒力作功,z F y F x F r F A z y x69)5()5(4)3()(67J6.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1)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做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A)(1)、(2)是正确的。
(B)(2)、(3)是正确的。
(C)只有(2)是正确的。
(D)只有(3)是正确的。
[ C ]解:(1)p p 0p 保E E ΔE=W ;(2)0r d F=W 保保; (3)两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1F F=,但21r r时,功的代数和不为零。
7. 机枪每分钟可射出质量为g 20 的子弹900颗,子弹射出的速率为s m /800,则射击时的平均反冲力大小为(A )N 267.0 (B )N 16 (C )N 240 (D )N 14400 [ C ]解:对每发子弹:15190060 t ,00 v ,由0mv mv t F 得80002.0150tmv F )(240N8. 动能为kE的A 物体与静止的B 物体作完全非弹性碰撞,若A 物体的质量是B 物体的两倍,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A )k E (B )k E 32(C )k E 21 (D )k E 31 [ B ]解:设A 、B 质量分别为2m 、m ,碰后一起运动,总质量M=3m ,共同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有k k B A mE E m p p p 20)2(200 ,碰后总动能 )3(2422'm mE M p E k k k E 329. 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作圆周运动,有一力)(0j y i x F F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原点运动到)2,0(R 位置的过程中,力F对它所做的功为(A )20R F (B )202R F (C )203R F (D )204R F [ B ]解:质点位置)2,0()0,0(R P O ,由 dy F dx F r d F A y x得R2020R200000)2y(F 0ydy F xdx F A 202RF10.质量为kg 10.0的质点,由静止开始沿曲线j i t r 2353 (SI )运动,则在0 t 到s t 2 的时间内,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A )J 45 (B )J 20 (C )J 475(D )J 40 [ B ]解: i t 5dt r d v 2,0v 0 ,20v)J (20201.021mv 21mv 21A 2202二、填空题1. 下列物理量:质量、动量、冲量、动能、势能、功,其中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的物理量是 。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解: 动量、动能、功因为m 、F 、t 均与参考系无关,而v 、v 、r 与参考系有关,因而根据动量、冲量、功、势能定义可得以上结果。
注意:冲量 t t dt F I 0,功 b a ab r d F A ,动量v m p,动能221mv E k ,势能由相位置决定,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例如:对于重力势能,当物体与势能零点一定,)(0h h mg E p 。
即使取不同的参考系(有相对运动),其势能都是相同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中讲过“位移与坐标系无关”,但书中的意思是指同一参考系的,而位移对不同的参考系是不同的。
这一点,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就很好理解了。
2. 一个物体可否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 (填可、否) 解: 可 如EK =0 ,E p 0 ;3. 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0v 水平射入沙土中,设没子弹所受的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忽略子弹的重力,求:(1)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 ; (2)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
解:(1)子弹在沙土中运动时Kv dt dvm ,即dt m Kv dv ,积分得t m K v v v 0ln ,mtKt ev v/0(2)由动量定理有00000)(mv dx K dt dt dxK dt Kv H tt,可得K mv H 04. 质量m=1Kg 的物体,在坐标原点处从静止出发在水平面内沿X轴运动,其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合力大小为x F 23 (SI),那么,物体在开始运动的3m内,合力所作功W= ;且x=3m 时,其速率v= 。
解:00 x 时00 v ,dx x Fdx A 330)23(18(J);由2212021221v mv mv k ΔE A得182v 6 (m/s)5. 有一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在地球表面上空2倍于地球半径R的高度沿圆轨道运行,用m、R、引力常数G和地球的质量M表示(1)卫星的动能为 ;(2)卫星的引力势能为 。
解:R 3r ,由22r mMG r mv 得r mM G 21mv 21E 2k rGmM Ep6. 一质量为M 的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假设质点通过坐标为x 时的速度为2kx(k 为正常量),则此时作用于该质点上的力F= ; 该质点从x = x 0 点出发到x = x 1 处所经历的时间△t = 。
解:(1)2kxv ,3222x k kxv v dxdv dt dx dx dv dt dv a ,Ma F 322x Mk ;(2)由2kx dt dx v 有 tx x kdt x dx 021,t k x x x x x 1011110,t)11(110x xk补充: 此力是否为保守力? [ 是 ]1421321)41(22x x x x x x x Mk dx x MkFdx A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7. 一个力作用在质量为kg 0.1的质点上,使之沿X轴运动。
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方程为32243t t t X (SI)。
在0到4s的时间间隔内, (1)力F 的冲量大小I= . (2)力F 对质点所作的功W= .解:2683t t dt dx v ,30v ,674 v ,F 为合力。
04mv mv I 64 (S N ),2024mv 21mv 21A 2240 (J)8. 如图,两个用轻弹簧连着的滑块A和B,滑块A的质量为21m,B的质量为m,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A 、B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为原长)。
若滑块A被水平方向射来的质量为21m、速度为v的子弹射中,则在射中后,滑块A及嵌在其中的子弹共同运动的速度vA= ,此时刻滑块B的速度B V =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的最大速度m ax B V = 。
解:(1)子弹与滑块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A v )2m2m (v )2m ( ,A v 2V;(2)碰撞过程极短,子弹刚嵌入A时,滑块B还未来得及运动, B v 0;(3)因为后来A 与子弹一起运动,质量与B 相同,初速为2V 。
它通过弹簧与B 作弹性碰撞,故其动能全部传给B 时,B 的速度最大,m ax Bv推证:子弹与A 作为整体(总质量为m ,初速度为2V ,末速度记作'A v ),通过弹簧与B 的作用可以看作是完全弹性碰撞。
由动量、动能守恒有B A mv mv v m ')2(,222'2212121)2(21kx mv mv v m B A ,显然,当0 x 时m ax B v 2V9. 一物体按规律x=ct 2在媒质中作直线运动,式中c 为常量,t 为时间。
设媒质对物体的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阻力系数为k ,则物体由x=0运动到x=L 时,阻力所作的功为 。
解:ct dtdx v 2 ,ctdt dx 2 ,2224t kc kv f ,x 1=0时t 1=0, x 2=L 时t 2=cL ,L/c33x x dt t 8kcfdx A 2122kcL10. 一陨石从距地面高R h 5 (R 为地球半径)处由静止开始落向地面,忽略空气阻力。
则陨石下落过程中,万有引力的功是A= ;陨石落地的速度是v= 。
(提示:引力是变化的)解:R r 61,R r 2)()6(21RGmM R GmM p p E=E引A 由0212mv A k E=引有 22165mv R GmM ,v 注意:可将上面答案写成如下形式mgR R GmM A 6565 ,v gR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