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讲解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讲解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微
粒直径 < 1nm
1 ~100 nm
分散质微 粒 单个分子或离子
能否透过
滤纸

许多分子 集合体

能否透过 半透膜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思考与交流
1.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吗?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
练习
1.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
是因为铁或铝能跟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
化学反应,该反应属无机物反应基本类型
中的
( )A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 ( D )
A.分析纯盐酸 B.氧气
C.黑火药
D.干冰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
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 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 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0H)3胶体,并 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实验与探究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0H)3胶体的 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 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 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 3.将Fe(0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 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 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 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 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 到什么物质里的?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 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 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 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 方式?并举例。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例1.将A组物质与B组物质用短线相连
A
Na2CO3 Na2SO4 NaCl
K2SO4 KHCO3
Na2O
B 钠盐 硫酸盐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氧化物 酸式盐
例2.下列几组物质中,每一组中有 一种物质从某种分类角度分析与其它 三种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区 别的理由。 ⑴.Cu、Hg、Au、Fe ⑵.液氧、氨气、金刚石、玻璃 ⑶.KKCCll、Na2SO4、K2CO3、NaNO3 ⑷.CH4、C2H5OH、HH22CCOO33、CH3COOH
(1 ~100 nm)(>100 nm)
胶体
1. 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胶体的制备
原理: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 ~ 100nm之间
胶体制备的两种方法:
物理分散(凝聚)法
悬浮颗粒
胶体中 分散法 分散质
分子、原子和离子 凝聚法
4、胶体的聚沉 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荷
的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凝聚的状 态变成聚集状态而沉淀。 胶体聚沉的方法: ⑴加电解质溶液 ⑵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⑶加热
(1)加入电解质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 (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③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提示:氧化物、酸、碱、盐等还可以按照 不同的标准进一步进行分类,化合物也可 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等。
思考与交流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 类型,它们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呢?
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根据反应物和 置换反应
化 生成物的类别 复分解反应
淀粉胶体和 NaCl溶液 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胶体的分类:
Fe(OH)3 AgI胶体
淀粉 胶体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Fe(OH)3 AgI胶体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侧面产生 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 粒对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 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归纳与整理
1.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 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 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 “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 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 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 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 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 粒子比较大。
B、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难溶性盐: CO32- PO43- AgCl BaSO4
C、组成中是否有可电离的H+、OH-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实践与探究
1、查阅资料并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 后的产品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 2、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 图。
识?
天气晴朗时走进茂密的树林间, 漆黑的夜晚用手电筒射向天空,坐在 房间里看到太阳光从屋顶的小孔里射 下来,我们都会看到有一道道光柱。 这些光柱都是丁达尔效应
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
分散系的分类
依据(本质)—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 微粒直

<10-9m
(< 1nm)
10-9m-10-7m >10-7m
数目:
一元酸,二元氧酸
酸 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按挥发性: 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按强弱
强酸: HCl HNO3 H2SO4 HI HBr HClO4 弱酸: H2SO3 H3PO4 H2CO3 CH3COOH
4)、碱的分
按强弱

强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弱碱:Cu(OH)2 Fe(OH)3 Mg(OH)2 NH3•H2O
带负电荷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SiO2泥沙) 硅酸、土壤
蛋白质在酸性溶液 中AgI(AgNO3过量)
金属硫化物(Sb2S3) 非金属硫化物(As2S3)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
AgI(KI过量)
【思考】胶体为什么能长时间稳定存在?
1、胶体的布朗运动。 2、胶体微粒带有相同电荷产生相互排斥。
归纳与整理
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 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 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 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 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 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 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 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 的规律。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A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胶体溶液可以看到: 胶体颗粒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胶体微粒受分散剂分子不停的、无规 则的撞击,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
阴极
阳极
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Fe(OH)3 -- 带正电荷
注:不是所有的胶体都带电。 (淀粉胶体就不带)
应用: ①静电除尘; ②电泳电镀
(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 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 除去大量烟尘,使其在电极处凝 聚,沉降
常见胶体粒子所带电荷:
带正电荷
将悬浊液或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散;如:
磨墨常见的胶体有:墨汁、碳素墨水、
淀粉溶液等
化学结合法 ——溶质分子聚合成胶粒
①水解法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3HCl
红褐色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 胶体凝聚。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 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 Fe(OH)3聚集成较大颗粒——胶体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 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思考与交流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 散系进行分类吗? 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D)
A.H2O
B.NH3
C.NaH
D.H2SO4
4.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
中含有氢元素的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认
为正确)。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盐,又
不是酸式盐的是
(D)
A.KHSO4 C.Ca(H2PO4)2
B.Cu2(OH)2CO3 D.NH4NO3
思考与交流
(2)树状分类法
混合物
金属单质
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