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椭圆【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2)掌握椭圆的几何性质(3)掌握求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重难点】(1)椭圆的离心率有关的问题(2)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教学过程】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这个动点的轨迹叫椭圆。

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作椭圆的焦距。

注意:若,则动点的轨迹为线段;若,则动点的轨迹无图形。

知识点二:椭圆的标准方程1.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2.当焦点在轴上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其中;注意:.只有当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1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标系时,才能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2.在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中,都有和;3.椭圆的焦点总在长轴xx.当焦点在轴xx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当焦点在轴xx时,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知识点三: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的简单几何性质(1)对称性对于椭圆标准方程,把x换成―x,或把y换成―y,或把x、y同时换成―x、―y,方程都不变,所以椭圆是以x轴、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且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对称中心称为椭圆的中心。

讲练结合:(2)范围椭圆上所有的点都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内,所以椭圆上点的坐标满足|x|≤a,|y|≤b。

(3)顶点①椭圆的对称轴与椭圆的交点称为椭圆的顶点。

②椭圆(a>b>0)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即为椭圆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a,0),A2(a,0),B1(0,―b),B2(0,b)。

③线段A1A2,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A1A2|=2a,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

b和a。

|B1B2|=2b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4)离心率表示,记exx的比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①椭圆的焦距与长轴作。

,则1。

e越接近10 ②因为a>c>,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0<e<就0,cac就越接近,从而越小,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越接近于a=b当且仅当这时椭圆就越接近于圆。

越接近0,从而b越接近于a,x2+y2=a2,这时两个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时,c=0 :椭圆的图像中线段的几何特征(如下图)(1),,;,;)(2,;3),,(0)的区别和联系>知识点四:椭圆与(ab>标准方程图形焦点,,性质焦距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范围,,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对称性顶点,,轴=长轴长= ,短轴长离心率准线方程焦半径,,注意:椭圆,(a>b>0)的相同点为形状、大小都相同,参数间的关系都有a>b>0和,a2=b2+c2;不同点为两种椭圆的位置不同,它们的焦点坐标也不相同。

二、考点分析考点一:椭圆的定义【例1】方程化简的结果是。

【例2】已知F1(-8,0),F2(8,0),动点P满足|PF1|+|PF2|=16,则点P的轨迹为()直线D 线段C椭圆B 圆A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变式训练】已知椭圆=1上的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考点二: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例3】若椭圆经过点(5,1),(3,2)则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例4】的底边,和两边上中线长之和为30,求此三角形重心的轨迹和顶点的轨迹.【例5】求以椭圆的焦点为焦点,且经过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变式训练】1、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焦点在轴上,,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3、已知三点P(5,2)、(-6,0)、(6,0),求以、为焦点且过点P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4、已知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和,过点作焦点所在轴的垂线,它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椭圆方程.考点三:利用标准方程确定参数【例6】若方程+=1(1)表示圆,则实数k的取值是.(2)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3)表示焦点在y型上的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表示椭圆,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例7】椭圆的长轴长等于,短轴长等于, 顶点坐标是,焦点的坐标是,焦距是,离心率等于。

【变式训练】1、椭圆的焦距为,则=。

2、椭圆的一个焦点是,那么。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考点四:离心率的有关问题一、求离心率1、用定义(求出a,c或找到c/a)求离心率(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且椭圆经过点.则椭圆的离心率。

(2)设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为直线上一点,是底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则的离心率为()12??(A)((B)C)D)(?23?(3)椭圆(a>b>0)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B,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

若|AF1|,|F1F2|,|F1B|成等比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_. (4)在给定的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焦点到相应准线距离为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2、根据题设条件构造a、c的齐次式方程,解出e。

(1)若一个椭圆长轴的xx、短轴的xx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A.B.C.D.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右焦点为,右准线为,短轴的一个端点为,设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到的距离为,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3)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过F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若三角形F1PF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二)、求离心率的范围(关键是建立离心率相关不等式)1、直接根据题意建立不等关系求解.(1)椭圆的焦点为,,两条准线与轴的交点分别为,若,则该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2)已知为椭圆的焦点,为椭圆短轴上的端点,,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借助平面几何关系(或圆锥曲线之间的数形结合)建立不等关系求解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在其右准线上存在使线段的中垂线过点,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3、利用圆锥曲线相关性质建立不等关系求解.(焦半径或横纵坐标范围建立不等式)(1)椭圆(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若P为其上一点,且|PF1|=2|PF2|,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2)已知椭圆右顶为A,点P在椭圆上,O为坐标原点,且OP垂直于PA,求椭圆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3)椭圆和圆(其中为椭圆半焦距)有四个不同的交点,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考点五:椭圆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例14】已知椭圆方程,长轴端点为,,焦点为,,是椭圆上一点,,.求:的面积(用、、表示).分析:求面积要结合余弦定理及定义求角的两邻边,从而利用求面积.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变式训练】1、若P是椭圆上的一点,、是其焦点,且,求△的面积.2、已知P是椭圆上的点,、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则△的面积为()A.B.C.D.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已知F1(-8,0),F2(8,0),动点P满足|PF1|+|PF2|=25,则点P的轨迹为()A 圆B 椭圆C线段D 直线3已知方程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k<-1或1<k<1B k>0C k≥0D k>1A -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17、椭圆+=1与椭圆+=(0)有()(A)相等的焦距(B)相同的离心率(C)相同的准线(D)以上都不对18、椭圆与(0<k<9)的关系为()(A)相等的焦距(B)相同的的焦点(C)相同的准线(D)有相等的长轴、短轴二、填空题2、椭圆左右焦点为F1、F2,CD为过F1的弦,则CDF1的周长为______4、求满足以下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长轴长为10,短轴长为6(2)长轴是短轴的2倍,且过点(2,1)(3) 经过点(5,1),(3,2)5、若⊿ABC顶点B、C坐标分别为(-4,0),(4,0),AC、AB边上的中线长之和为30,则⊿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过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P 点。

_________若∠F1PF2=6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7、已知正方形ABCD,则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的椭圆的的离心率为_______椭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8已知椭圆的方程为,P点是椭圆上的点且,求的面积9.若椭圆的短轴为AB,它的一个焦点为F1,则满足△ABF1为等边三角形的椭圆的离心率为10.椭圆上的点P到它的左焦点的距离是12,那么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11.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且,弦AB过点,则△的周长。

13、中心在原点、长轴是短轴的两倍,一条准线方程为,那么这个椭圆的方程为。

14、椭圆的两个焦点三等分它的两准线间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15、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准线方程为,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10和14,则椭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椭圆的定义及几何性质16.已知P是椭圆上的点,若P到椭圆右准线的距离为8.5,则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19、椭圆上一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2,则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为。

20、点为椭圆上的动点,为椭圆的左、右焦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此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