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6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课件1
哲学与人生6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课件1
顺境、逆境之我见
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基金
贫穷,可能扭曲人格,使人变得 自暴自弃,也可能成为奋发向上的动 力,使人变得坚强、仁慈。她带给我 们的启示很多,贫困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有一个正确面对的心态。
精神飞扬:当命运被不幸击中 时,不要选择自怨自艾,而要 笑对挫折,与命运抗争,做人 生的强者。
想一想
马跑了这未必 不是一件好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 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 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储存、 相互转化的关系。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想一想
对待人生中的各种矛盾,历来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积 极的人生态度是正视生活中的矛盾,从事物的对立统一 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全面认识和协调处理矛盾的不 同方面,积极化解矛盾,消除对立,在解决矛盾中推动 人生发展。而消极的态度是害怕矛盾,掩盖矛盾,表现 为两种极端相反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 简单化和偏激,排斥不同,激化矛盾;另一种倾向是回 避矛盾,把一切归结于命运,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 所以,换一种态度,就会换一种人生。
对立
辩证矛盾
矛盾 双方 体现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 排拆、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 相互转化
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两人间的平衡是对 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 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 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 前提。——不敢剪:失 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 也就不存在了。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
改革开放 ——富起来 畅 想 未 来 和 谐 社 会
建立新中国 ——站起来
三 个 强代 起表 来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相同的树叶。
天地间没有两片完 全不同的树叶。
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
①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
1.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C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 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想一想
2.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 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3.《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观点表明( C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 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 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 来无声无息 猫会“假眠”
天 敌
老鼠昼伏夜出 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 藏得无影无踪
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 这样对立的事例和现象?
四、正确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寓言故事
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 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 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无情!你使 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 “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 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 这则寓言反映了· · · · · ·
想一想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 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外因是一事 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 另一方面是内部原因(内因)——内因是事
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
两种相反
同一性
基本属性
斗争性
想一想
○ 由鸡蛋变为小鸡的过程必须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 两个条件的作用各是什么? ○ 其中起最根本的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 为什么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孵出的是 小鸡而不是小乌龟或其他小动物?
性的辩证关系,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下,
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
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
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
御史大人请他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
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
傻和聪明
想一想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看上去有 点傻,有点笨,但他脚踏实地,埋头工作,纯朴 憨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取得了实实在 在的进步,这正是他做人的聪明之处。从许三多 身上,我们如何认识傻和聪明之间的对立统一呢?
想一想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 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 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 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 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 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 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 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 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最美的火炬手——金晶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事情, 每一件事情都会有它的两面,有好的一面,也 有不好的一面。我想,关键是你愿意选择哭泣, 还是微笑。 九岁那一年,老天把我的右腿拿走了, 但我要告诉它,即使这样,我也能走完全程。 我之所以选择微笑,是因为,我是一个天生 乐观的女孩儿。 我要去搜集更多的微笑,我要把它作为 送给世界的礼物,我要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 微笑 词: 只要心里有阳光,眼睛里看到的就全是温暖,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 火炬不能从我手上抢走!你想从我手中 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 抢走火炬,除非从我的尸体上爬过去! 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___金晶
小故事
胆 小
医生又问:“你讨厌酒鬼吗?”少年说:“当然讨厌,我甚至 瞧不起他们。”医生说:“是啊,酒鬼这个名称的确不好听,但是 李白难道不是酒鬼吗?”少年打断医生的话:“不是!他和陶渊明 一样,是爱喝酒的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医生笑道:“对,我 赞同你的观点,你的意思是说——缺点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呈现不 同的色彩:有的酒鬼,仅仅是酒鬼,而李白则是栖身到酒中的诗 仙。” 医生接着说:“所谓的缺点,至多不过是个营养不足的优点。如 果你是个战士,胆小显然是个缺点;如果你是个司机,胆小肯定是个 优点。如果你现在仍然认为自己胆小是个缺点的话,与其想办法克服 胆小,还不如想办法增长自己的学识、才干,当你拥有较多见识、较 宽视野的时候,即使你想做个懦夫,也很困难了!
方法论: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 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积极寻找 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
万物莫不有对:
网络对人们来说是一把 “双刃剑”有利有弊,人们可 以用网络快速获取有效信息,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可 能被一些虚假不良信息所迷惑, 给生活带来麻烦。 我们说一个好人,并不是 他处处都好,他也存在这样或 那样的缺点和不足; 我们说一人人做某件事不 行,并不是他做什么事都不行.
想一想 马克思曾说:“假如 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 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 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 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 锁的制造日臻完善,钞票 的印刷日臻精美,应该到 事物的反面去寻找答案。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为什么?
二、矛盾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小故事
胆 小
一个少年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胆小,为此他很自卑,觉得前途无望。 一天,他鼓起勇气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听了他结结巴巴的诉说,十分 喜悦地握住他的手说:“胆小叫什么缺点呢,分明是个优点嘛!你不 过是非常谨慎罢了,而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很少出乱子。” 少年有些疑惑:“那勇敢反倒是缺点吗?”医生摇摇头说:“不, 勇敢是一种优点,而谨慎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更重视勇敢这种优 点罢了,就好像白银与黄金相比,人们更注重黄金。” 少年内心颇为 宽慰,眉头有些舒展。 医生又问:“你喜欢啰嗦的人吗?”少年说: “不喜欢。”医生说:“但你若是看过巴尔扎克的小说,会发现这位伟 大的作家就很啰嗦,常为一间屋子、一个景色,婆婆妈妈讲个不休。但 是剔除这些,那就不是巴尔扎克的小说了,你能说这一定是巴尔扎克的 缺点吗?” 少年笑了。
鸡蛋变小鸡 温 度
37℃~39.5℃
同化— 异化 遗传—变异 种蛋
经过21天的孵化
外部矛盾 (外因)
内部矛盾 (内因)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
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它
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自相矛盾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有利 器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去 刺你的盾,如何?
!?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 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 盾。
2、生活中处处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1、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