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速道岔检查与维修 详细

提速道岔检查与维修 详细

09.03.2020
1、道岔主要尺寸及技术参数
(1)道岔允许通过速度:
直向:旅客列车:160km/h
货物列车:

当轴重为23t时,为90km/h

当轴重为25t时,为120km/h
侧向:50km/h
(2) 道岔全长43.2m , 前长a值为16.592m,后长b值为26.608 m 。
情境 6-3 提速道岔检查与维修作业
09.03.2020
情境 6-3 提速道岔检查与维修作业
教学要点:提速道岔主要结构特点和技术特征、 道岔维修注意事项、检查项目、检查制度、修 理或更换的有关规规定。
学习目的:通过对提速道岔主要结构特点和技 术特征、道岔维修注意事项、检查项目、检查 制度、修理或更换的有关规定的学习,最终使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提速道岔的尺寸检查及各部 零件的检查,并能进行病害的简单处理。
(注意此处基地道岔有无48) 8、辙叉达到重伤标准。 9、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
长短心轨联结螺栓、咽喉钢岔枕力主螺栓同一部位同时 有两条螺栓或可动心轨凸缘于接头铁螺栓有一条缺少或 折断时,道岔应停止作业,必须立即补充或更换。
09.03.2020
二、提速道岔检查及维修方法
(5)为了便于捣固,转辙装置杆件安装在特制的钢岔枕 内。
09.03.2020
(6)道岔钢轨设置1:40的轨底坡或轨顶(转辙部分:基本轨设1:40 轨底坡,尖轨铣出1:40轨顶坡;辙叉部分:长短心轨刨成1:40的轨顶 坡,叉跟尖轨设1:40的轨底坡)。
(7)为防止心轨侧磨,侧线设置护轨。采用50kg/m钢轨制造,护 轨顶面高出基本轨顶面12mm,护轨垫板采用弹片扣压基本轨。
(6) 道岔直股钢轨接头全部采用焊接,侧股焊接与否按具体铺设情况确定。 绝 缘接头采用胶结绝缘。
09.03.2020
2、道岔主要结构特点和技术特征 (1)转辙器采用13.88m、60AT弹性可弯式尖轨,尖轨尖
端为藏尖式,跟端采用限位器结构。
(2)尖轨采用分动钩型外锁闭装置,第一牵引点设计动 程分别为160mm,第二牵引点设计动程分别为75mm。在 正常情况下尖轨理论总转换力为4950N。
直股 长心 轨跟

叉跟 基本 轨跟 端
尖端

岔枕

46
46
51
51
55
55
59
59
65
65
72
72
注: ※ 表示开通曲股时测量;55号岔枕曲股同时检查查照间隔,要求≥1391mm
09.03.2020
2、提速道岔各部水平 除尖轨和心轨轨头部分外,不存在构造水平。因
此,水平的检查地点与轨距的检查地点相同。
项目 轨距 水平及水平三角

高低 方向 直 向
支距 导曲线反超高
作业验收 +3,-2
4
4 4 2 0
经常保养 +4,-2
5, 6
5 5 3 2
临时补修 +6,-2
8
8 8 4 3
09.03.2020
(四)提速道岔的检查制度
1、提速道岔的日常巡查 主要检查项目为: (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新轨尖端与衣柜的密贴情况; (2)尖轨、心轨转换部分与钢岔枕边缘或与钢岔枕上
1、轨距检查(包括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工具采用万能道尺; (2)讲解读数方法、校尺方法、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与普通道岔相同); (3)指出测量位置:指出每一尺的放尺位置; (4)进行读数和记录; (5)圈画出超限处所(按保养标准:其中轨距误差
7.0mm。道岔位于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区段,在锁定温度时,间隙应 符合7.0±1.5mm的要求。道岔位于非无缝线路区段, 铺设时A、B 块应居中。日常维修如发现A、B块相互顶紧,则应根据尖轨跟端轨缝 大小适当串轨。 5、转辙器及可动心轨辙叉垫板的滑床台应平滑,确保尖轨及可动心轨 放置在具有相同高程的基础上。
本项目在实训基地进行,针对设备进行现场讲 解。
(一)提速道岔构造 (二)道岔各部尺寸检查
1、轨距检查
2、水平检查 3、轨向检查 4、高低检查 5、各部槽宽检查
(三)道岔各部零件状态检查
09.03.2020
(一)提速道岔构造
在实训基地针对道岔再进行概括讲解。
09.03.2020
(二)道岔各部尺寸检查
间隔。 (4)使用中须注意观察滑床板及护轨垫板的弹片情况,如
有折断或残余变形过大,应及时更换。 (5)注意检查叉跟尖轨尖端与短心轨的密贴状态,发现不
密贴时,可用顶铁调整片调整,要求间隙不大于1mm 。 (6)可动心轨与翼轨之间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石碴、砂
土、冰雪及其他异物,以保证可动心轨的正常转换。
(一)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主要结构 (以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铁联线002为例)
(二)提速道岔维修注意事项
(三)提速道岔检查项目 (四)提速道岔的检查制度
(一)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主要结构(以 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铁联线002为例)
1、道岔主要尺寸及技术参数 2、道岔主要结构特点和技术特征
09.03.2020
情境 6-3 提速道岔检查与维修
一、基本知识
(一) 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主要结构 (以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铁联线002为例)
(二)提速道岔维修注意事项
(三)提速道岔检查项目
(四)提速道岔的检查制度 (五)提速道岔及时修理或更换条件
(一)提速道岔构造
二、提速道岔检查及维修方法 (二)道岔各部尺寸检查
大于65mm,最小不得小于63mm。 (4)可动心轨第一牵引点处的动程为117±3mm。 (5)可动心轨第二点处的动程为68mm。 (6)护轨平直段轮缘槽宽为42mm。(+3 ,-
1mm) (7)查照间隔为1391mm。
09.03.2020
5、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导曲线支距等各尺寸的 允许偏差管理值见下表
(3) 道岔轨距均为1435mm(直线尖轨刨切范围内的构造加宽除外) 。
(4) 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主线布置,岔枕间距均为600mm,枕下道床厚度为 30cm,采用一级道碴。垫板与混凝土轨枕的联结采用螺钉与预埋塑料套管构 造,岔枕承轨面无挡肩。
(5) 混凝土岔枕底宽为300mm,顶宽为260mm,高为220mm。
枕上滑床板、耳铁间的最小距离; (3)道岔设备的其他状况; (4)心轨转换凸缘于接头铁联接螺栓的状况。
09.03.2020
(五)提速道岔及时修理或更换条件
1、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长心轨尖端与翼轨不密贴, 缝隙大于2mm。
2、尖轨侧弯,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 不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09.03.2020
3、支距检查
12号提速道岔导曲线支距表(图号——铁联线002)
横距 0 2 4 6 8 10 12 14 14.363
mm
支距 mm 311 401 502 615 739 875 1023 1181 1211
09.03.2020
4、提速道岔各部间隔及轮缘槽宽度 (1)尖轨第一牵引点的动程为160±3mm (2)尖轨第二牵引点的动程为75±3mm (3)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作用边的距离应尽量
(8)扣件采用Ⅱ型弹条分开式扣件,轨距块设计安装号数如下:

钢轨工作边一侧,安装13号轨距块;

钢轨非工作边一侧,安装11号轨距块;

转辙器设置弹片滑床板。
(9)钢轨轨下设置5mm厚橡胶垫板,护轨垫板下设置5mm厚橡胶垫 板,其它垫板下设置10mm厚橡胶垫板。合理调整不同部位轨下和板 下胶垫刚度,使其在整个道岔范围内弹性趋于一致。
09.03.2020
(二)提速道岔维修注意事项
1、直线尖轨刨切起点处直股轨距1435±1mm(日常养护维修标准 1435±1mm)。
2、尖轨(或可动心轨)在轨头刨切范围内与基本轨(或翼轨)的缝隙小于 1mm 。
3、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间隙应≤1mm。 4、尖轨跟部限位器A、B块(零件上有标记)之间的设计间隙为左右各
09.03部滑床台密贴(指有磨痕 或缝隙不大于1mm)整组不密贴率不大于8%。
7、各部分紧固件螺栓须拧紧,拧紧要求如下: ①安装弹条时,螺母的拧紧程度以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轨
距块接触为准。 ②M27高强度螺栓扭距要求 润滑状态971~1431N·m;干燥状态1561~1908N·m
3、尖轨或长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 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或心轨低于翼轨顶面2mm以上。
4、尖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有爬上尖轨的可能。 5、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8mm。
09.03.2020
6、基本轨、尖轨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 7、查照间隔小于1391mm,护背距离大于1348mm。
09.03.2020
8、道岔上道后,各部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及捣固等要 求,按道岔验收有关规定执行,可动心轨辙叉部分维修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于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时,注意及时检查限位器及 跟端间隔铁螺栓的扭距应达到规定要求。
(2)铺设初期,如尖轨、可动心轨产生肥边,应及时打磨。 (3)日常维修应保持安设在侧股的护轨与可动心轨的查照
(3)可动心轨辙叉采用钢轨组合式,心轨采用60AT钢轨, 翼轨为60Kg/m 钢轨,长心轨后部设弹性可弯段,短心轨 末端为滑动端。心轨尖端热加工锻出一段凸缘,直接与外 锁闭装置接头铁拉板连接实现心轨的转换。用于超长无缝 线路是采用长翼轨。
(4)心轨设二个牵引点,各点设计动程分别为117mm, 68mm,在正常情况下尖轨理论总转换力为4950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