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性变革时期的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脚踏大地,仰望星空,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2009年一月三日晴(听课笔记)转型性变革时期的教学管理与教师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大教育系李政涛时代敏感:笔记一、我们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大”时代!-----变革、转型、问题丛生---130、180(每个班)---人口---考试---集中营--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生?、教师二、要为这个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管理?弄潮儿内容:一、对传统型教学管理的反思宝塔型---垂直型---被动性二、走向现代教学型教学管理(一)现代型教学管理的五大特征价值提升---从知识传递到培育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大写的人重心下移---目标(精英、大众)、内容(象牙塔、日常生活)、管理—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结构开放—向内(新基础教育—教研组-走进异域)、向外过程互动---动力内化---变革的内在要求价值观、价值取向(生命取向要高)新东方---工钱?美丽大厦?总裁招人---希望要什么?北大学生--底薪?三险?房补?你还要什么?车补?话补?(清华)有思想、学到很多东西!!待遇?取向不一样核心骨干日本公司---250—培养圣人之人---人!!1944:山战役笔记两大理念:理念一: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成事在人!理念二:转化让师知转化为师行叶澜—1500让师知提升为师智---知道分子、知识分子、知行分子、知慧分子四大任务1、教学发展人2008年南昌小语教学比赛上的很好名落孙山今天评价一堂课是否好,不是看是否热闹、活跃有温度没有深度---滑冰课—滑行而已—扎根-刨坑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有把活动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课堂上的活动一定要变成学习有表演没有语文学习!!!-----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互动便乱的、动乱活跃、热闹?变了没有?发展没有?走出课堂、走进课堂学生的好------本来就好!(相关的知识、再现、重现)教出来的好!不好变为好,另一种好,好上加好!2、管理激励人五心——政治上诚心、业务上专心、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尽心、决策上融心3、文化改变人教学文化1)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的活法价值观(价值观立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德国:学名?生理构造?--西方—确定性思维---A是A、B是B—程少堂日本:水温、气候?存活?中国:清蒸主权高于人权---南京!南京!人权高于主权---2)文化就是文---化---(文以化之,以文化之)教学即转化---北京四中—陈景润文---教学思想化---把理念化到行为当中浦东新区---第一年校长开会-提菜篮子—穿拖鞋---西装革履(文化改变人)华师大房价高---文化氛围好教学管理要考虑教学文化最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4、制度培育人制度如何产生?管人、约束人三、推进教学管理转型的具体建议和策略资源敏感(突破口!!---价值取向---研修---前沿深圳的教学比上海落后不少,在教学观念、思想滞后不少抓到资源就抓到突破口,内部书店,教育图书最全最新希望大家带着沉甸甸的东西带回去,不仅仅是特产,而是内心的想法(没有想法的人,是做不好管理者的)(思路决定出路)、做法、怎么把想法变成做法怎么把做法提升为新的想法钱梦龙-观念出方法、思想出方法怎样把做法提升为新的想法?建议一、管理者应在常态化的校本(推进)教研和研修中实现转型底色没有变!!(日常、常态)“研”1、对“研”的思考与实践(1)为什么“研”?事情成了,人成了没有?成事成人!(2)怎么“研”?首先,话题“前沿”一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持续)兴趣、规范、方法、习惯。
(阅读习惯、做笔记----叶澜)主动、自觉的态度(一生都不用担心)二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靠拢先进就是前沿---李镇西---学科前沿的敏感和把握!用理论来指导行为---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理论依据---用理论的方式表达经验(系统化、类型化)用经验的方式表达经验!!!用行为诠释或发展理论。
再次,“专业社群”自发形成跨学科或跨年级的研究小组—微型课题(小专题)--如何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2、什么是常态教研或研修自然态、持续态和日常态重在研修的“时时”与“处处”----关键的教学问题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要有对学科的敏感---研究的价值不只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只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
--研究的关键不只是解决问题,而是发现新问题问题不是我们的敌人3、如何实现常态化教研和研修华坪经验经验一、提出三出发的导向要求,培养老师发现问题的能力(1)从课堂的失误点出发,发现背后的问题;(2)从老师的困惑点出发,寻找真实的问题;(3)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学会聚焦问题;经验二、通过三研讨的不同形式,锻炼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研组的多元合作课题研讨、(2)骨干老师(3)专业社群的“改革前沿话题研究”经验三:搭建专业成长的“三平台”:锻炼老师反思问题的能力(1)听课评教“三个一:亮点、缺点、建议(2)实践研讨“三反思“----自主研讨课:提倡全程反思-----开放研讨课:要求分层“三反思“:执教者是否“超越“传统---刘京海—成功教育,挑战自我备课组是否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教研组是否突破“瓶颈“(3)“三格杯“教学竞赛拓展空间:关注教师活动前的努力(陈大伟--和活动后的改进,创设时空条件、鼓励伙伴合作,邀请专家指导拓展标准:将教学评优改为有层次的“新教师入格,一级教师上格,骨干老师展风格建议二:管理者应自觉成为学校文化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文化意识!!把所有工作都上升到文化层面上思考和实践!!文化根基---文化视觉和文化眼光上海闵行区实验学校何学锋:职级制---校长要成为一名文化的思想者,学会思想“文化”!一是校长要形成自我校本特色的办学核心理念和管理思想。
草根性二是校长要从思想来引领。
形成一个“有思想善思考”的领导团队。
价值认同,价值共识伙伴协作机制和制度共同的语言系统或语言方式共同的成长体验----幸福像花一样三是校长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教师的思维品质---教导主任------要提高对工作的策划能力、对工作取舍的判断能力;舍-----得对不同工作的转化能力。
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如何把物质变精神?如何把精神变物质、制度、行为?发挥每一项工作的综合效应!!不比速度比态度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终点对工作成果的总结、反思能力亮起来!!暗下去?建平中学—冯恩洪(善于总结和反思)《中小学管理》1)把校长当中官、职业、教育家(激情---李希贵、对学校对教育;事功---业绩;思想---办学哲学---李瑞环---办法就多)---文化的使命感!)对工作成果的总结反思能力(表达不清楚,思路不清楚)敏感!----为什么?环境即课程!物质环境文化如何成为有效的思想者?尹后庆---学者型、书生型做不到!一是关注正式性会议层面的表达二是关注实践过程中的沟通性表达。
校长要善于在听课、评课、研讨等实践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进行沟通表达。
建议三:管理者要自觉明确自己学校的魂在哪里?核心价值观在哪里?石中英----主流价值是什么?宽容、尊重、民主、科学、发展、和谐。
(一)“生命自觉”是当代教学管理变革的核心价值观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搬运工!猎头!优秀、顶尖人才---时代?跑马圈的时代拳击手时代角斗士的时代招一个辅导员,4500人报名学士、硕士(教育硕士)博士、武士、圣斗士、烈士挑战!!心态?态度?----米卢---态度决定一切!态度?聪明、优秀(绊脚石)到卓越铁律----逃避、迎接和主动寻求与创造等、靠、要---学、用、创以色列----悄无声息---低调、腔调收获、改变、机遇---南非、美国生命能量---50、60%、80、90、100%--------节奏快、培育生命自觉之人----学生、教师一是对自我的生命自觉。
明自我---策划自我!---叶澜---有目标二是对他人的生命的敏感、尊重和敬畏王家新—敏感?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论语---立(要什么?追求什么?信念?------钱理群----教育就是立人----人立)、不惑(自主自觉运用自己的能力化解)、知天命(越来越清楚自己的独特、与众不同?、局限、限度---做限度之内---超出射程!---在宇宙中都是独一无二)、耳顺(二)基于什么自觉的核心价值观1、学习着、工作着、享受着爱、自觉知冷暖、尝辛苦艰难的、繁重和劳累—累出价值来、效率来、品味来、创造和智慧、成长和发展来学会享受教学!2、有眼界才会有境界大胸襟、大教育、大爱心、大智慧3、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潜力----时代----期货、现货建议四:在管理机制(魂)和制度(体)的创新中实现1、课改专项调研2、课改日常反思制度。
每个月三个“一”:即一个教学故事,一个经典教学设计,一个教学反思。
3、“四课”式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制度随堂课—教研组、学校研讨课---(公开课)---专题的研讨,互动生成推门课—专家、领导随时推开(老师被动接受)开门课---邀请课(老师主动打开大门)设立:听、看、查、谈、做4、外出听课制度的重建三个一:外出听课?样板课---典范课改进课----移植课转化---把听出来的上(做)出来,把上出来的说出来建议五:管理者有自己对教师形象的理解与认识,要赋予教师丰富的精神生活。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教学滋养人的心灵-----学生?教师?丰富自我!-----我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精神生活?能够?丰富、丰盈、风实枯干、枯竭!华坪小学校长王叶婷:--------教师文化的形象定位是“五气”正气----明是非,知荣辱,遵纪守法、有正义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大气---会合作,能反思,更新自我,欣赏他人底气—勤学习,好专研,博采众长灵气---敢为先,乐创造,与时俱进,善抓契机,具有主动发展的生气,生气—有爱心,懂生活、有情趣,高雅,追求和谐、具有乐观进取精神;什么是教师的精神生活?首先,是一种自主、自觉的生活其次,体现有丰富的感情生活,是一种爱的精神生活爱学生、爱教育再次,体现为建设广博的文化生活,表现为教师丰富的文化底蕴,宽广的精神视野。
数学文化、数学的美个人阅读史三大积累:实践积累、阅读积累、写作积累六大技能-----备课技能上课技能观课、听课技能----观察能力、倾听能力说课技能评课技能写课技能最好,教师的精神生活还应是智慧的精神生活,观点一:三流教师用惩罚,二流教师用语言(《岁月如歌》),用语言“粘”住学生-----听什么?学什么?技能、技巧、思想和精神、成长历程-----我一辈子做语文老师,我一辈子学做老师一流教师用眼神观点二:智慧与快乐---智慧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人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