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就目标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高中生偏科的影响内容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偏科为切入点,研究了学业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高中生学习偏科的影响。
标签:偏科;优势学科;劣势学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目标;相关关系;回归分析;预测作用Abstract:the research studies unbalanced learning of senior students,Studied how academic achievement goal,academic self-efficacy impact on unbalanced learning of senior students.Key words:Unbalanced learning;Preponderant subjects;Inferior subjects;Academic self-efficacy;Academic achievement goals;Correlation;Regression;Predictive effect.1 前言在現实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学习偏科是一个困扰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问题。
但是短时间内改变学生已经存在的偏科问题不太现实,那么我们更不应该逃避,而应该去了解学生偏科的现象,找到一条合理的解决方法。
取长补短,以优势学科带动劣势学科,从而帮助学生改善偏科状况。
本研究探讨偏科生内在的学业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偏科的影响,丰富了关于学习偏科的理论研究,扩展了学习偏科的研究范围。
学习偏科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头疼不已。
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偏科现象,这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性情绪和困惑,某些学科成绩优异,让他们感到成就感,有些学科不理想,让他们感到挫败感,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天赋,产生习得性无助,放弃学习,从而恶性循环。
因此,研究学习偏科,为偏科学生提供实际而有效的帮助,迫在眉睫。
2 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目标对高中生学习偏科的影响研究2.1 研究方法从甘肃省金昌市某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共抽取500名学生。
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向学生发放封闭式调查问卷,并向学生详细介绍问卷的指导语,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问卷。
采用三个问卷分别为:《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学生偏科主观评估问卷》。
2.2 数据处理将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把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及分析3.1高中生偏科主观评估、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目标的相关分析3.1.1 高中生偏科主观评估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由表4-4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习能力维度和学习行为维度与劣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会对劣势学科持有越低的厌恶感,对学好该学科有信心,并且愿意为取得该学科的好成绩而努力,同时存在的认知错误也越少。
此外,学业自我效能感中的学习能力维度和学习行为维度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对优势学科所持有的情感水平越高,同时愿意为取得该学科的好成绩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3.1.2高中生偏科主观评估和学业成就目标的相关关系由表4-4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成绩趋近与劣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绩趋避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学生对于优势学科更趋向于取得好的成绩,对于劣势学科则反之;掌握趋近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掌握趋避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对于优势学科更趋向于掌握知识和方法,对于劣势学科则反之。
3.1.3学业成就目标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由表4-4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维度和学习行为维度与成绩趋近呈显著负相关,与成绩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学习能力维度与学习行为维度与掌握趋近呈显著正相关,与掌握回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学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成就目标越趋于掌握学科的知识。
3.2 高中生偏科主观评估、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目标的回归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得出:高中生的学习偏科、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目标三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下面本研究将通过回归分析更深一层的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2.1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优势学科偏科和劣势学科的预测作用对高中生学习偏科各维度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学习偏科中的优势学科各维度和劣势学科的各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下面就进一步分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是否具有预测作用。
因此分别将优势学科的总分和劣势学科的总分作为因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表4-5,4-6。
通过表4-5的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表4-5可以看到,多元系数为0.369,决定性系数为0.136,校正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133。
也就是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优势学科偏科的13.3%的变异。
通过表4-6的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劣势学科偏科的主观评估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表4-6可以看到,多元系数为0.360,决定性系数为0.129,校正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126。
也就是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劣势学科偏科的12.6%的变异。
3.2.2 学业成就目标对优势学科偏科和劣势学科的预测作用对高中生学习偏科各维度和学业成就目标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学习偏科中的优势学科各维度和劣势学科的各维度与学业成就目标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下面就进一步分析,学业成就目标对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是否具有预测作用。
因此分别将优势学科的总分和劣势学科的总分作为因变量,学业成就目标各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在学业成就目标的四个维度里面,只有成绩回避和掌握趋近进入回归方程。
结果如表4-7,4-8。
通过表4-7的结果显示:学业成就目标的掌握趋近维度对于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掌握趋近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表明掌握趋近正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
成绩回避的回归系数是负值表明成绩回避负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5,达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表4-7可以看到,多元系数为0.567,决定性系数为0.322,校正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317。
也就是说学业成就目标的掌握趋近和成绩回避两个维度可以解释优势学科偏科的31.7%的变异。
通过表4-8的结果显示:学业成就目标的掌握趋近维度对于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的预测达到了显著水平。
其中掌握趋近的回归系数是负值,表明掌握趋近负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
成绩回避的回归系数是正值表明成绩回避正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并且p值<0.001,达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表4-8可以看到,多元系数为0.441,决定性系数为0.194,校正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188。
也就是说学业成就目标的掌握趋近和成绩回避两个维度可以解释优势学科偏科的18.8%的变异。
4 结论成績趋近与劣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成绩趋避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掌握趋近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掌握趋避与劣势学科各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优势学科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达到了显著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达到了显著水平。
同时,掌握趋近正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达到了显著水平;成绩回避负向预测优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掌握趋近负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达到了显著水平;成绩回避正向预测劣势学科偏科主观评估,达到了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1]丁小燕(2007):高中生个体偏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王学臣,周琰(2008):大学生的学习观及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心理科学,31(3),732-735.[3]方平,张咏梅,郭春彦(1999):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动态,7(1),71-75。
[4]付兰花(2001):胶州市城区初中生学习偏科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3),240-241。
[5]佐斌,谭亚莉(2002):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应用心理学(8),24-27。
[6]李宁(2006):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谷丹(2010):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梁宇颂:大学生成就目标、归因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刘瑞华(2011):中学生学习偏科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