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讲2波函数统计解释态叠加原理
第4讲2波函数统计解释态叠加原理
电子和子弹在靶场上的发射情况
返回
电子和子弹在靶场上的分布情况
返回
电子的射击实验-分析
• 老射手的靶子: 机遇法则:无规则失误曲线或高斯曲线。 大量的弹痕集中在靶心周围,只有少量的弹痕分 布在外环。 • 新射手的靶子: 弹痕将杂乱无章,均匀分布在整个靶 子上。 • 电子靶: 从中心到两侧,这个曲线在一起一伏地 振荡着。拒绝服从经典定律,按与高斯定律截然 不同的波定律分布,呈波样状。 返回
波函数的意义之二
• 波函数是描写微观体系的量子状态:量子力学的第一个假设 (实验提出正确公理无法证明)。
• 两个不确定性:具有一个常数因子的不确定性;具有模为1 的因子的不确定性(相角不定性)。 、C、ei 。 • 与经典的区别:用统计性完全确定这个状态。 • 和经典力学不同,量子力学用一个分布来描写系统的行为, 这决定了量子力学的根本目的是求出波函数。波函数一般是 复数,它总可以写为: =p½ ei , 其中是实的相位角。位相是波动过程特有的量,正 是利用了位相,我们才能统一描写物质的粒子性与波动性。 返回
量子力学
主讲:林洁丽
alishalin@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信息工程系
2012年9月
第二章 波动力学基础
• • • • • • • §2.1 §2.2 §2.3 §2.4 §2.5 §2.6 §2.7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态叠加原理 薛定谔方程 一维方势阱 一维谐振子 势垒贯穿 氢原子
谨慎的语言
• • 电子竟然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竟然为所欲为。? 电子首先遵从几率法则,亮环是电子没有击中的地方,说明其 活动受限制。 问题:电子离开电子源飞过晶体隔板,受晶体的反射然后飞向 照相底片。 经典物理学预言:角度、距离、速度。确定电子击中的地方。 量子力学——谨慎的语言:“我也说不准它会到哪里,但它击 中暗环的可能性最大,击中灰区环的可能性次之,击中亮环简 直没有什么可能性。” 比喻的例子:气象员的预报: 人们接受:明天晴,温度10~20℃。 人们不接受:明天热,无雨,上午8点11 ℃;10点18 ℃;12 点20 ℃;下午3点16 ℃。下午3点在某某区域上方有乌云,面 积为多少平方米,并以每小时11公里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气象学远远做不到这样能精确地预测完善的天气。量子力学也 是一样的困难,而且更困难。返回
• 量子态
• 描述:波函数 • 几率律:已知初始的波函数便可知以后任一时刻的波函 数,便知任时刻的任何力学量的几率分布和平均值。 • 无轨道:说粒子在某一位置的动量等于多少是没有意义 的。
返回
态叠加原理
c1 1 c2 2 c3 3 ... ci i
iHale Waihona Puke 态迭加原理内容• 公设一:量子力学对物质系统的描述方式。 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波函数(r,t) 完全描述,归一化的波函数是几率波振幅;
引言
• 公设二:量子力学对物质系统的运动状态规律。 微观体系的运动状态波函数(r,t)随时间变化 的规律遵从薛定谔方程; • 公设三:量子力学对物质系统的力学量的描述 方式。微观体系的力学量由相应的线性厄米算 符表示。基本对应关系是:xx,p i x . 对于一个不带电荷、没有自旋的粒子,作用于 波函数 的动量算符可以写为 i .系统的状 x 态需要一组完全的力学量集合,代表它们的算 符两两对易;
r-wt)=Aei(p· r-Et)/ћ p(r,t)=Aei(k· 返回
波函数的意义之一
• • • • •
几率、几率波和几率密度的概念 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大小等于 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和在该点找到的粒子 的几率成正比。 I=|(r,t)|2 几率总和等于1。 |(r,t)|2d=1 描写粒子的波应该是一种几率波。 t时刻在点(x,y,z,t)附近单位体积内找到 粒子的几率称几率密度w(x,y,z,t)。 w(x,y,z,t)=dW(x,y,z,t)/d=C|(x,y,z,t)|2 波函数的归一化
波函数的意义之一
• 波函数的归一化。 dW(x,y,z,t)=1C|(r,t)|2d=1 常数因子C为:C=1/|(r,t)|2d。 归一化条件:|(r,t)|2d=1,或 *d=1,为归一化波函数。 并不是所有的波函数都能按照上面的归一化 条件归一化,例如p(r,t)=Aei(pr-Et)/ћ,但 |(r,t)|2仍和几率成正比。 • 例子 :
• 当1,2,3,„,n,„都是体系的波函数或状态 时,它们的线性叠加:=c11+c22+c33+„+cnn+„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的运动状态。 • 当体系处于这个叠加态时,一方面同时有处于态1, 2,3,„,n, ,„的各一定的可能性(各自以一 定的几率处于各态中);另一方面,这个叠加态也是体 系的单纯一个态,由这个态的波函数的绝对值平方决定 粒子坐标的几率分布。注意式中的系数都是复常数,与 时间无关。 • 反过来说,如果体系的态可以表示为许多态的线性 叠加ncnn,则这些叠加的态1, 2,3,„, n, „也是体系的可能状态。 返回
• 比较讨论:氢原子的电子运动轨道状态的迭加属于经典还是量子? (在这假设玻尔理论的轨道概念正确) 返回
氢原子的剖面图
• 经典:电子的一个可能 圆运动轨道和另一个可能 圆运动轨道可以合成出电 子新的一个可能圆运动轨道。 • 量子的叠加:合成的新 结果不是新的轨道,而是 部分地处于合成部分的轨道。
返回
波函数的意义之一
• 例子:一维运动的粒子处于状态中 Ψ(x)=Axe-λx(x>0)、0(x<0)运动,其中λ>0 ,A为待定的归一化常数,求:A;粒子坐 标的几率分布函数。 • 解:由-|Ψ|2dx=1 有:0|A|2x2e-2λxdx=1 • 所以:A=2λ3/2。 • 粒子坐标的几率分布函数为 P(x)=|Ψ|2=4λ3x2e-2λx(x>0)、0(x<0)。 • 总结:归一一个任意波函数的实际常用方 法:求Ψ*Ψd,令其结果等于1,求得相 关因子大小。
提纲
第四讲 第二章波动力学基础
• 引言 •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 §2.2 态叠加原理 • 重点与难点 • 作业 结束
引言
• 无法精确定义的基本概念开始:物理系统、 力学变量、态。 • 理论公设(postulate)(异:hypothesis假设、 assumption假定):自洽、波动性、粒子性
引言
• 公设四:量子力学对物质系统的力学量的 确定方法。它们之间有确定的对易关系 (称为量子条件),因此力学量算符由其 相应的量子条件确定; • 公设五:量子力学对全同多粒子系统的波 函数的特点。全同的多粒子体系的波函数 对于任意一对粒子交换而言具有对称性, 玻色子系的波函数是对称的,费米子系的 波函数是反对称的。(略)
• 三结论
德布罗意的发现将世界上所有的物理现象结合于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这样就在对两个对立的、看起来甚至好象是互相排斥的存在——微粒与 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统一性发现了,但没有根据认为对立面已经消 失(如测不准原理、隧道效应)。
返回
描述波的函数
• 回顾电子的行为:电子的衍射说明电子波不是由 粒子形成;再回顾玻尔理论遇到的困难—无法解 释电子的跃迁过程(光谱产生的过程)。 • 解决办法:电子的行为用波函数表示。这波函数 的自变量为电子的坐标和时间。因为由该波函数 应该可以得到粒子的状态。 • 定义—复函数(r,t)(波粒二象性) • 例子—自由运动的粒子
返回
§2.1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 • • • • •
•
德布罗意波是一种几率波 几率进入物理学 谨慎的语言 粒子波和波粒子 描述波的函数 波函数的意义
返回
德布罗意波是一种几率波 -电子的射击实验
• 现象: 即使射向靶子的电子数目少,也存在着全然没 有击痕的空白区域,而在另一些区域内则密集着击痕,如 果通过击痕密集的区域划一条线,一个个小环将会出现。 电子向底片的射击完全不是漫无目标的。 • 比较: (1)不管是成千个电子同时完成衍射,还是一个电子 接着一个电子去完成它,得到的图样是一样的。 (2)如图是电子和子弹在靶场上的分布情况。 • 分析: 这种波形曲线在射击中从来没有遇见过。每个 电子不依赖于其他电子而独自显示其不寻常的特性,就好 像其他电子不存在似的。 • 结论: 玻恩称这种电子波是一种几率波。 返回
电子的双缝衍射实验-不干预
返回
电子的双缝衍射实验-干预
返回
子弹的干涉实验
返回
态迭加原理的应用和推论
• 电子在晶体面上的反射图样 • 以动量为自变量的波函数与以坐标为自变量的波函数的 关系 • (r,t)与c(p,t)的关系的物理意义: 体系的任何一个由位置确定的波函数(r,t)给定后, 函数c(p,t)也被确定;反过来,体系的函数c(p,t)给定 后,其以位置为自变量的波函数(r,t)也被给定。 c(p,t)是以动量为自变量的波函数(意义在4.1节讲)。 因此(r,t)和c(p,t)是同一个状态的两种不同描述方 式(第四章:它们是体系的同一状态在不同的表象:分 别是坐标表象和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返回
电子在晶体面上的反射
几率进入物理学
• 被晶体发射的电子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形成的分 布曲线,玻恩建议称为德布罗意波。电子波决定电子射中照相 底片上的某点的几率,因此玻恩建议给它取个更恰当的名称- 几率波。 • 经典物理学中,从未遇到几率这个名称。牛顿公式不能直接应 用于气体分子的运动。 • 用几率法则、统计法则描述气体运动,确信深藏在这些法则后 面的是牛顿力学的精确定律。 • 几率法则:不可能设想每一瞬时所有分子都具有相同的速度。 对于一个分子而言的不规则性当应用于大数量分子时则转化为 规则性。 • 统计法则:分子运动不存在不规则性,每一次碰撞,每一个分 子的个别运动都可以用牛顿定律表述出来。 • 分子不是子弹,在运动,在互相碰撞,可是却遵从一些全然不 同的法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