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贸区发展运行情况比较分析目录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 (2)一、自贸区运行现状 (2)二、自贸区行业特点 (3)三、四大自贸区对比分析 (4)四、自贸区发展趋势 (5)第二节我国各自贸区分析 (6)一、上海自贸试验区 (6)二、天津自贸试验区 (7)三、福建自贸试验区 (11)四、广东自贸试验区 (12)第一节自贸区行业现状及特点一、自贸区运行现状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包括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
数据来源:图1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我国主要的自贸区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实施范围从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到120.72平方公里,增加了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
2014年,航海自贸试验区完成经营总收入约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商品销售额约12.5万亿元,增长约11.5%;航运物流服务收入约1100亿元,增长约19%。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对外直投达123亿美元。
他指出,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
创新外商投资审批方式,完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实到181.7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45家,累计达到490家。
上海还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
二、自贸区行业特点(一)行业定义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最早起源于于2013年8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 缩写FTZ):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个国家一起玩,游戏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这种方式是一国在自己的地盘玩,自己地盘自己做主,游戏规则自己制定。
(二)自贸区运行模式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深入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四个领域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
其中,27项改革事项已经先后在全国或部分地区复制推广。
包括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外商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制度、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贸易监管、跨国公司外汇资金运营管理等事项。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为适应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及规则标准体系新变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的新试验田,承载着为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任务,同时也扮演着国家实施自贸区战略、提升区域合作水平的先行者角色。
(三)自贸区建设的成效一是自贸区促进了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随着与各贸易伙伴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关税将不断降低或取消,自贸协定促进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二是自贸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自贸协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自贸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带动了沿边地区经济合作。
自贸区虽然是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但与自贸伙伴毗邻的沿边地区往往可以发挥区位优势,“近水楼台”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次区域合作,吸引和承接自贸伙伴或国内区际产业转移。
因此自贸区可有效带动与我自贸伙伴接壤地区的发展。
四是自贸区增加了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通过自由贸易互通有无,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世界各地更多、更丰富的商品,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例如,我国市场上的热带水果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实惠,这正是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榴莲、山竹、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成为我国广大消费者日常享用的水果。
从实施情况看,自贸区做大了贸易的“蛋糕”,促进了区域自贸伙伴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双赢。
可以预计,随着自贸协定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三、四大自贸区对比分析从各个自贸区的功能、目标对比来看,均依托于所在的经济圈,通过自贸区的设立,进行金融、贸易、服务等多领域的创新改革,并加大对外的合作与交流,为所在的经济圈充填新的活力。
而天津自贸区则是依托于京津冀经济圈,利用圈内优良的航空、航海等交流枢纽,通过对外各种方式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圈内技术、制度等多领域的创新,为京津冀经济圈的对外发展充当桥头堡的作用。
而从对比来看,天津自贸区涵盖了交通、物流、贸易、制造、金融投资等多领域的功能建设,相较其他自贸区,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
政府希望天津自贸区的设立,加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性发展,加强天津对外交流与合作,并为河北地区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带来新的动力。
表1我国四大自贸区与其他三个自贸区比较数据来源:四、自贸区发展趋势2014年,上海自贸区已有20多条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天津、广东和福建等地方自贸区也已呼之欲出。
上海自贸区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将进一步推广,例如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进一步复制推广后,和其他经济体谈高标准自贸协定将顺利开展。
未来我国自由贸易区将加快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尽可能按照国际惯例和全球新的贸易投资规则,推进落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各项试点任务,持续推进自贸区建设。
第二节我国各自贸区分析一、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基本情况2014年9月,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2288家,超过原综合保税区过去20年的企业存量(8996家);新设企业注册资本(金)3459.08亿元,户均注册资本(金)2840.98万元。
其中,外资企业约1400家,包括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基本建立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为主的投资管理制度框架,实现了由正面清单管理和审批管理向负面清单管理和备案管理的转变;基本建立了以便利化和国际化为特征的贸易管理制度框架,实现了由关境上便利化向关境内便利化的转变;稳妥推行了以单一窗口、分类监管、便捷高效为核心思想的海关监管制度框架,逐步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不干预的国际公认海关管理标准规范;探索建立以分账体系+有限渗透为核心的金融(外汇)管理制度,推动实现了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审慎监管的金融开放思路;初步建立了事中事后动态监管+大数据网络平台为支撑的综合监管执法制度框架,实现了从事前审批和主体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和功能监管的转变。
(二)行业运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凸显,正成为本市引进外资的有力推手。
2015年1至4月,上海自贸区新增外资项目占全市新增外资项目数的54.5%,合同外资同比增长7.5倍,占全市合同外资的82.4%。
2015年前4个月,本市新增合同外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合同金额244.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1.7%。
新设外资项目数2051个,同比增长50.5%。
仅今年4月,新增合同外资4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新设外资项目385个,同比增长0.5%。
上海市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地区总部项目稳步增长,且以管理性总部居多。
1至4月,本市共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其中管理性总部13家,投资性公司5家、研发中心3家。
仅4月,本市就新认定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截至4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6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9家;投资性公司302家;研发中心384家。
2015年年1至4月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的持续增长,新增外资项目共1117个,合同外资达到201.38亿美元。
其中,落户上海自贸区的融资租赁项目合同外资达158.78亿美元,占上海自贸区吸引外资总额的78.8%。
在外资加快涌入上海的同时,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势头也非常强劲,对外投资方面,今年1至4月,本市共备案对外直接投资项目311个,备案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46.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6.76%;其中,备案中方投资额为114.61亿美元,同比增长262.85%。
在311个项目中,民营企业项目264个;国有企业项目28个;外资企业项目19个,从数量上讲,民企占比达到84.9%。
(三)自贸区定位陆家嘴金融片区以金融业为主,落户在陆家嘴的金融企业有望对接自贸区相关政策;金桥开发区片区是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区,可以承接从外高桥退下来的制造型企业,成为高端制造业的新的改革载体;张江高科技片区是上海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基地,集中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领域恰好是上海自贸区此前的短板。
而原有自贸区的范围,在经过一年多的创新试验后形成的局面较为复杂,其定位或将在自贸区自身的转型升级中逐步显现。
(四)趋势未来几年,自贸试验区要结合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放大制度创新的效应,推动上海形成符合国际趋势和自身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具体趋势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转型趋势:由单一贸易功能向贸易功能与投资功能并重转型、由在岸业务功能为主向在岸与离岸业务并重转型、由集聚生产贸易型企业为主向集聚跨国公司功能总部为主转变;二是辐射和溢出效应趋势: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辐射要求,加快向区外的辐射、复制和推广步伐,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服务好国家战略;三是制度创新趋势:在服务经济基本制度方面有所突破、在政府综合管理制度方面形成制度优势、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加快制度创新。
为此,自贸试验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天津自贸试验区(一)基本情况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面积119.9平方公里,包含天津港、天津机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三个片区。
围绕自贸区建设,滨海新区将加强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以及监管等领域的制度、机制和体制创新。
表2天津自贸试验区四至范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来源:图2天津自贸试验区四至范围(二)行业运行2014年,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海港部分和全国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天津港东疆片区将不断提升政策创新、功能拓展、产业聚集、专业服务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而租赁、贸易、物流、加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东疆主导产业占近期签约合作项目总数的90%以上,主导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东疆管委会、天津港集团与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渤海钢铁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书,注册资本总额达9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