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保税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
蒋丽娜王茜茜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山东烟台 265600)
摘要: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给我国企业带来许多发展的契机。

自从加入WTO,物流市场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之一,国内外开始广泛关注我国的物流业发展。

在如此鼎盛形势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企业开始大量抢占我国的物流市场,各类私有制物流,公有制物流,国有物流或者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出来,甚至一些原本仅仅涉及货物运输和仓储的企业也实行改革,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

本文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入手,借助SWOT 分析,提出了外高桥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应该选择的战略模型。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 SWOT分析战略规划
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保税区,1990年6月在国务院的批准下设立,是全国启动最早的保税区。

目前保税区已经聚集了一千多家物流仓储企业,其中不乏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

2010年,保税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一,达1770.59亿元;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七点六,达203亿元,占总体增加值的百分之三十。

物流服务功能所涵盖的范围已包括长三角地区。

随着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的整合,外高桥的国际物流产业,以及国际航运与港口的发展态势将更加迅猛。

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的SWOT分析
1、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优势因素分析
(1)区位优势
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的东北端,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十分方便。

外高桥保税区靠近长江入海口,位于长江和东海岸线的交界处,与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距离不到四十公里,和市中心距离也仅仅二十公里。

沪上各大交通干道,沪上高速,地铁,城市道路将外高桥和其他城市紧密相连,形成了非常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2)设施优势
外高桥保税区通讯基础设施非常完善。

保税区内,综合业务数字网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已经逐渐开通。

目前,电信机房内通讯线路的容量,已经达到十六万门。

各类IT信息服务比如传真,电子邮件,国际长途,因特网高速接入,国内外电话直播,托管服务器,接入宽带等等均可提供。

(3)政策优势
外高桥保税区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保税区,经济政策也是最为开放的。

中央政府因此在外汇,海关,税务等方面颁布了专项立法:为它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此实施特别管理。

分别在投资政策、关税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进一步完善了保税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保税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高桥保税区当中从业人数达到十七万,当中非本国籍工作人员大概八千六百多人。

(4)人才优势
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高校聚集;交大,同济,复旦等国内知名高校都聚集在这里,有56所高校,每年大概有四五万人毕业。

拥有一千多所科研机构,七八十万科研人员。

上海市各方面专业人员将近一百万人次,每年的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点四。

是我国各类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地方。

大量优秀人才聚集保税区,为我国开展国际物流经营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推动国际物流产业发展。

2、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劣势因素分析
(1)保税区内国际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国内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同样也在制约着外高桥国际物流的发展。

区内物流企业仓储和运输的现代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缺乏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

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构建效率低下,进程也不是很快,物流中心设备也比较破旧,这些因素都大幅度降低了国际物流操作效率,增加了运营成本,增加了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提供完善和低廉的物流难度。

(2)保税区内国际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
国际物流体系中,各单位自成体系,信息沟通不畅,体系内缺乏统一、规范的配套体系。

无意义地增加了操作环节和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降低了整体的物流效益、反应速度和竞争力。

3、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机会因素分析
(1)国际整体物流环境
物流产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产业之一。

国际物流是物流业的后起之秀。

虽然它发展没多久,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发展的速度却是有目共睹的,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拉动和支持的作用。

(2)加入WTO 将大大刺激国际贸易的规模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关税降低,国际贸易关系逐渐自由化。

进出口商品劳务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形式,国际物流总量受此影响,势必也会增大。

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将优先选择保税区作为他们展览销售和流通之地,积极开发中国市场,增大进口规模。

保税区也将更有效地发挥它作为国际物流通道的作用,国际贸易规模也将大大增加
4、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威胁因素分析
(1)外在威胁
加入W T O,企业将会为追求可信,快捷,精准和低成本的物流运作体系,进行非常激烈的竞争。

物流产业属于一般竞争性的服务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不在被保护的范畴。

(2)内在条件威胁
首先是物流产业配套设施落后,目前我国物流服务业服务层次不够、内容有限,只能提供相应区间内“点到点”的物流服务;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其次,物流产业管理人才短缺,配套装备落后,信息化、电子化操作水平落后,物流理论研究没能积极适应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物流方面的研究资料和操作教材缺乏,能够有效支持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的系统和全面的体系研究则少之又少;第三,物流产业内部自成体系,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标准,呈现部门化、区域化,沟通不畅、协调性差造成了物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情况严重。

5、SWOT分析结论
由以上的SWOT分析得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优势和劣势同在,机会和威胁共存。

因此,我们应当为外高桥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做出战略选择,采用SO战略模型,充分利用外部机会,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发挥“港区一体化”和“空运直通式”的优势,依据现代化的物流理论基础,迅速建立国际化、高起点的国际物流园区以适应时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规划选择和措施
1、竞合战略
国际物流管理的中最重要的理念在于在竞争中合作。

第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抓住外部机遇,克服劣势、回避威胁、实现发展。

第二,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节点,必须采取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战略模式,与相关的伙伴成为战略同盟,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2、产品战略
高桥发展国际物流,不仅要注重产品的保税,加工,保存,配送和包装,还必须加强对货物的仓储,外观设计,货物配送,信息处理等等功能的开发利用,进行产品的升级。

3、客户服务战略
在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依然需要秉持着客户至上的原则。

在国际物流中,我们所追寻的最理想的境界便是花的钱最少,客户的满意度最高。

快速,高效,沟通,便捷,信任是客户服务中最重要的因素。

4、人才战略
外高桥保税区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人才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员工是企业成功的核心,所以说,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非常必要。

我们应该着重于自我培养人才,社会招聘仅仅作为辅助之用。

就人才培养而言,我们应当制定长远的培养计划,进行各方面专业化的培训。

参考国家上各大企业培养人才的先进经验,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彩凤.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8:42-43.
[2]陈柳钦. 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 综合运输,2003,06:26-29.
[3]徐剑华.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国际比较与对策[J]. 港口经济,2004,05:55-56.
作者简介:蒋丽娜,(1988—),女,山东省栖霞市人,硕士,现就职于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任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教师。

王茜茜,(1987—),女,山东省曲阜市人,硕士,现就职于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任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