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陈独秀的新闻宣传思想

浅析陈独秀的新闻宣传思想

浅析陈独秀的新闻宣传思想【摘要】陈独秀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新闻宣传思想特点及其表现:敢于反抗不合理的舆论、反映人民舆论、新闻要讲政治、提倡白话文,新闻宣传应有战斗风格等方面,对新闻宣传思想起到积极作用。

陈独秀的新闻宣传思想成因:思想启蒙和早期的革命宣传、辛亥革命的失败、鼓吹舆论,西方民主思想等,对他以后从事报刊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他有关舆论、党报工作者的品格等方面的论述以及提倡白话文运动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现代新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陈独秀宣传民主与科学特点表现成因白话文现代新闻思想AbstractChen duxiu in practice reflect the news propaganda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dare against unreasonable public opinion, reflect people's opinion, news to tell politics, advocate vernacular, news propaganda aspects should be fighting style of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news propaganda thought. Chen duxiu's news propaganda thought causes: thoughts enlightenment and early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the revolution of 1911 failure, public opinion, western democracy advocates to him later thought, etc., in the newspaper activities have laid a good ideological basis. H e ‘’party newspaper’’ w orkers about public opinion, such aspects about the character and advocate a movement from the enormous contribution, history of modern journalism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nfluence【Key words】Duxiu Chen Publicity Democracy and science Features Performance Causes Vernacular Thought of Modern News目录一、人物简介 (5)二、陈独秀新闻宣传思想的特点及其表现 (6)(一)敢于反抗不合理的舆论,反映人民舆论 (6)(二)新闻要讲政治 (6)(三)提倡白话文 (7)(四)新闻宣传应有战斗风格 (7)三、陈独秀新闻宣传思想的成因 (8)(一)思想启蒙和早期的革命宣传 (8)(二)辛亥革命的失败 (8)(三)鼓吹舆论 (8)(四)西方民主思想 (8)四、结论 (9)五、参考文献 (9)一、人物简介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896 年考中秀才,次年,又参加江南乡试落第。

陈独秀对乡试的落第毫不在意,他决心摒弃科举考试制度。

1897 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陈独秀开始接受近代新知识,对报刊在启迪民智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作用有了初步认识。

这为他以后从事报刊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01年,清政府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封建主义专制统治,不得不实行“新政”,开放“报禁”,国内革命派人士积极开展办报与宣传活动。

到1903年,“全国各报刊由温和而激烈,由改良而革命”。

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流亡日本,又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从事反袁宣传;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8年与李大钊合办《每周评论》,之后,他还参与创办《共产党》月刊、《劳动界》、《伙友》、《向导》周刊等报刊。

1929年11月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

1930年主编《无产者》,1931年创办《火花》和《热潮》等报刊宣传民主抗日。

陈独秀在这29年里创办或参与的报刊杂志有十种以上,从最初的反清反袁宣传,到打倒军阀和打倒帝国主义的宣传;从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发动思想文化革命,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斗争,他在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引领时代舆论长达三十年,他创办的报刊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陈独秀虽然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新闻宣传思想却没有吸收西方新闻理论的精髓,而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他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他早期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是围绕让人民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这一主题展开的。

他在《人人都有直接议决权》、《法律与言论自由》等文章中,启蒙人们的民权意识,高举“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掀起反封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向着封建文化专制主义黑暗势力发起猛烈的进攻。

他在《法律与言论自由》一文中对法律与人民言论自由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十月革命以后,陈独秀思想发生巨大变化,开始逐步确立了自己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

在这种状况下,陈独秀将自己精心创办的《新青年》杂志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上海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为中共早期新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新青年》本着建立“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新时代新社会的目标大力宣传民主、自由学说,团结读者走向民主进步和科学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与组织的准备。

由于《新青年》是一份大型的综合月刊,每个月仅出版一次,周期较长,不便于密切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

为了中共政治宣传的需要,陈独秀又另外创办了报纸性的小型政治周报——《向导》。

陈独秀担任《向导》的首席撰稿人,亲自为该刊提名并撰写发刊词,也成为该刊写稿最多的作者和专栏作家。

《前锋》杂志第二期的封底曾经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处在军阀和外力压迫之下的中国人民,谁能引导他们向解放的路上走呢?只有马克思派陈独秀们所办《向导》周报。

”由此可见,《向导》周报的宗旨是引导苦难中的中国人民走向解放的;而陈独秀是《向导》周报的创造者,确信无疑。

他一生当中,创办和编辑了十余种报刊,写下一百多万字的报刊言论作品,实践了革命派报刊、民主自由派报刊和党报党刊等报刊理念,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先河。

对丰富中国新闻事业的实践经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陈独秀新闻宣传思想的特点及其表现陈独秀是一名政治人物,但报刊救国却是其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受辛亥革命思想的影响,陈独秀开始了自己的办报活动,1903年——1919年十几年间,先后参与创办、编撰了上海《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东京《甲寅》月刊等革命报刊。

在此期间,他认定报刊具有广开风气、传播信息和通达学问、开启民智两大功能。

1915年到1919年,他先后创办并主编《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掀起反封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的新闻宣传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他在一系列报刊舆论活动中所形成的报刊舆论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以及新闻思想,在借鉴现有的对陈独秀历史研究和新闻思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陈独秀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新闻宣传思想特点及其表现有哪几个方面?特点及其表现如下:(一)敢于反抗不合理的舆论,反映人民舆论陈独秀认为,舆论是群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因此是十分重要的,他在《国民日日报》的发刊词中即说:“将图国民之事业,不可不图国民之舆论”。

足以证明他对国民舆论是重视的,但他同时又指出,由于群众的心里是盲目的,所以舆论也是盲目的。

因此,舆论分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对两者要区分对待。

对于合理的舆论要加以利用,不合理的要加以反抗,而公然反抗不合理舆论的人更加难能可贵。

他在《反抗舆论的勇气》一文中这样写道:“古今来这种盲目的舆论,合理的固然成就过事功,不合理的也造过许多罪恶。

反抗舆论比造成舆论更重要而却更难。

投合群众心理或激起群众恐慌的几句话,往往可以造成力量强大的舆论,至于公然反抗舆论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然而社会的进步或救出社会的危险,都需要有大胆反抗舆论的人,因为盲目的舆论大半是不合理的。

此时中国的社会里正缺乏有公然大胆反抗舆论的勇气之人!”在军阀统治的黑暗社会下,陈独秀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敢于冲破一切盲从、迷信的世俗偏见,为读者再现一个民主、自由的宏伟蓝图。

其积极意义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正如陈独秀在《马尔萨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中所宣称的那样:“除了牵强,附会,迷信,世界上定没有万世师表的圣人,推诸万世而皆准的制度和包医百病的学说这三件东西。

”陈独秀用自己的新闻宣传实践,发扬了民主、科学、自由的伟大精神,成为五四时期反抗不合理舆论、开启民智的第一人。

陈独秀认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其报刊舆论必须反映人民大众的疾苦,主张实际多数人的民主与幸福。

他此后一系列创立报刊的实践也正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付诸的努力。

他在《每周评论》的发刊词中宣称美国大总统威尔:“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原因就在于“他说的话很多,其中顶要紧的是两主义: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

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

”而《每周评论》的发刊宗旨正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

而在《伙友》发刊词中,陈独秀先是肯定伙友是劳动者中的一员,继而指出《伙友》的发刊目的:“(一)诉说伙友们现在的苦恼。

(二)研究伙友们将来的职务。

”。

由此可见,陈独秀反映人民舆论、为人民办报的无产阶级新闻思想是得以进行实践了的。

(二)新闻要讲政治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他一生曲折多变,是非功过兼而有之。

其政治思想的变化,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到无产阶级民主的思想的三个不同阶段。

陈独秀的新闻思想的政治观点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所有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透露一个观点:新闻要讲政治。

作为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的思想学说,在他的新闻实践中表现出来。

在1915 年的中国,面对思想领域严重的尊孔复古逆流,陈独秀以极大的勇气于9 月15 日创办了著名刊物——《新青年》,以介绍西方新思想,攻击中国旧思想为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