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毒理学论文

毒理学论文

《食品毒理学》课程实习论文
摘要: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根据体重按随机分组的方法,依据LD50计算的设计
原则将动物分成4个染毒组。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给予受试物后的中毒症状,了解
动物所产生的急性毒性特征及其严重程度,中毒死亡的特征和数量以及可能的死亡
原因,观察受试物毒性反应与剂量的关系,采用霍恩氏法求出氯化镁的半数致死剂
量(LD50)和可信限,并根据LD50值将氯化镁进行急性毒性评价。

关键词:随机分组霍恩氏法半数致死剂量急性毒性评价
1、前言:
氯化镁常温下为白色结晶。

易吸湿。

100℃时失去2分子结晶水。

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盐酸而分解,强热转为氧氯化物,当急速加热时约118℃分解。

1G 溶于0.6ml水、0.3ml沸水、2ml乙醇。

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为<7。

相对密度1.56。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800mg/kg。

有刺激性。

氯化镁本身的毒性来自其本身凝血的作用,例如卤水点豆腐,就是使蛋白质凝固。

假如一定剂量的氯化镁进入血液,血液凝固,人必死无疑。

所以说氯化镁对于温血动物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杨白劳喝卤水自杀,卤水就是氯化镁。

氯化镁溶液要妥善保管,当做有一定危险的化工产品存放。

2、材料与方法
2.2材料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20g左右),试验前要对动物饲养观察3~7
天,以适应饲养环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
2.2仪器与试剂
仪器:注射器,灌胃针,电子天平,吸管,吸球,容量瓶,烧杯,棉棒,试剂瓶,
棉纱手套,剪刀,镊子,铅条等;
试剂:氯化镁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2.3试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
首选健康成年小鼠(20g左右),同性别实验动物个体间体重相差不得超过平
均体重的10%,试验前动物要在试验环境中至少适应3~7d时间,以适应饲养环
境,并淘汰不健康或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动物本次试验取体重18~22g的小鼠,试
验时,将小鼠称体重、编号、按随机分组原则,按随机分组表将实验动物分成4
组,每组4只。

(二)剂量的选择
经过预试或查资料得到LD
50 的大致范围,经查资料得口服-小鼠LD
50
为:
4700mg/kg;
各剂量组的间距可根据LD
50
计算方法要求按等比级数或等差级数安排。

本实验用
霍恩氏发法计算LD
50
,所用递增公比为3次根号10,则染毒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0mg/kg、2150mg/kg、4640mg/kg、10000mg/kg。

(三)、氯化镁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根据受试物氯化镁的理化性质和相关毒理学数据以及霍恩法分组和四个剂量组每组小鼠的平均质量得下表。

(四)灌胃
对四个剂量组的小鼠采用经口灌胃法一次性给予氯化镁溶液,各剂量组的灌胃体积相同,小鼠常用容量为20ml/kgBW。

,本实验灌胃液体积统一为0.4ml。

若一次给予量太大,也可在24h内分2~3次给予,每次间隔4~6h,但合并作为一次剂量计算。

试验动物在试验前一般禁食16h左右,不限制饮水。

染毒后继续禁食3~4h。

若采用分多次染毒,根据染毒时间长短,必要时可给动物一定量的的食物。

2.4检测指标
染毒后要注意观察小鼠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

观察指标通常包括小鼠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死亡时间、濒死亡前的反应)、体重变化(给药前、试验结束处死动物前各称重一次)等,观察时间为5天,对死亡小鼠和观察期满存活小鼠处死进行大体解剖,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后,要按照试验结果,填写急性毒性试验记录表。

根据试验结果计算LD50并确定急性毒性分级。

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头昏、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乏力、腹痛、多汗、流延、流泪、视物模糊、瞳孔缩小或不缩小。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有心率减慢,肌束震撼、瞳孔缩小、血压及体温略升高、大汗、腹泻、轻度呼吸困难、神智模糊等。

3 重度中毒:瞳孔缩小且对光反应消失、肌束震撼更明显,
二便失禁,呼吸困难,惊厥等。

患者可因脑水肿,呼吸困难,呼吸麻痹而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3.结果分析
3.1实验结果
小鼠染毒后,大部分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闭眼伏卧,呼吸急促,饮水量及采食量减少解剖发现器官组织有被刺破的迹象,表明小鼠属于重度中毒致死亡。

染毒第一天第1组3号小鼠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直至下午2:10死亡,距离染毒约17小时,死亡体重为19.9g,下降2g。

第1组和第2组染毒后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饮水量及采食量减少,观察一天后小鼠饮食、活动回归正常,在之后几天也未见有中毒症状。

第3组小鼠其中一只灌胃后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第二天来观察时已死。

全身僵硬、冰凉。

其他三只同1、2组类似。

第4组小鼠有三只染毒后开始精神萎靡,闭眼伏卧,呼吸急促过了约三四分钟有较大反应,乱跳,抽搐最后死亡,另一只则状态在近五天都不是很好,未死。

因此得到结果为一、二、三、四组死亡情况分别为0、0、1、3。

但根据霍恩表未查到小数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可信限范围。

小鼠的体重变化
3.2结果分析
自給小鼠灌完胃以来,我们小组成员对小鼠进行了约5天的症状观察,结果根据小鼠死亡情况,未在霍恩表上查到相关数据,即LD50。

1、可能是因为观察天数不够导致的影响,比如最后一组小鼠几天来很少进食,精神不是太好,最后测体重时减少了约7g,如果观察两个星期可能结果就变了。

2、灌胃前有的小鼠体重稍大,精神极好,对药物的抵抗力比较强或有什么疾病等个体原因导致小鼠不是正常由于药物致死。

3、可能是环境的影响导致个别小鼠适应能力有偏差,又加上灌胃影响导致这种结果。

4、也可能是人为原因,比如在灌胃时抓取小鼠方式不对,灌胃部分药物流出等原因导致。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大家实习都很有积极性,都尽力了。

虽然没做出结果,但一定剂量的氯化镁还是有毒的,尤其是对温血动物,因此遇到它要妥善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