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卫生学习题1

环境卫生学习题1

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食物链(foodchain):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作为食物,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锁链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effectivedose):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4.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

5.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影响到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

6.逆温(temperatureinversion):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转移并逐级增大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使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作用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8.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9.有机物的腐质化: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最后变成腐殖质的过程。

10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二、填空1.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答案】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2.我国目前最普及和最有效的用于饮用水的化学消毒方法是______.【答案】氯化消毒3.城乡规划卫生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答案】城市规划法4.过量的氟进入体内,可使大量的______沉积在正发育的牙组织中,致使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导致氟斑牙。

【答案】氟化钙5.环境卫生学既是______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______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预防医学;环境科学6.氡及其短命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___.【答案】肺癌7.室内小气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热辐射四个基本物理因素。

【答案】气温;气湿;气流8.住宅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噪声控制。

【答案】保温与隔热;遮阳与采暖;通风换气9.我国氟中毒病区分布特点,北方以______型病区为主,南方以______型病区为主,交汇区大致在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答案】饮水型;燃煤污染10.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称为______.【答案】介水传染病(或水性传染病)三、选择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

A.大气圈B.水圈C.土壤岩石圈D.生物圈E.以上都包括【答案】E2.下列哪项不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A.皮肤温度、体温B.脉搏、心率C.代谢产热量D.出汗量E.温热感【答案】C3.下列哪项不是健康城市的标准()。

A.清洁的环境、可靠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B.舒适的生活条件、便利的交通体系C.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沟通和联系D.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健康服务质量E.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等基本要求【答案】B4.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5.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是()。

A.能量流动失去平衡B.温室效应C.酸雨D.氮循环不平衡E.以上都是【答案】D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

A.每人居住建筑用地面积B.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数C.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之比D.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建筑用地面积E.每万平方米上的建筑物个数【答案】D7.环境影响评价是指()。

A.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评价B.多年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价C.将来要建设的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D.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寻找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评价【答案】C8.下列哪项不是氯化消毒的方法()。

A.普通氯化消毒法B.氯胺消毒法C.折点消毒法D.二氧化氯消毒法E.过量氯消毒法【答案】D9.下列何者不包括在生活饮用水标准中()。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B.毒理学指标C.细菌学指标D.水体自净指标E.放射性指标【答案】D10.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6.6B.5.6C.4.6D.3.6E.2.6【答案】B11.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样高度为()。

A.呼吸带高度B.0.5米的高度C.1.0米的高度D.3米的高度E.5米以上高度【答案】A12.某工厂每日燃煤1000吨,煤中含硫量为1%,约有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A.9.0吨B.4.5吨C.18吨D.90吨E.45吨【答案】A13.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答案】C14.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

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答案】C15.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A.痛痛病事件B.黑脚病事件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俣病事件E.煤烟型烟雾事件【答案】D16.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A.过氧乙酰硝酸酯B.醛类C.臭氧D.氧化烃E.过氧化氢【答案】C17.山谷风的风向是()。

A.白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夜间由谷地吹向山坡B.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谷地C.冬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夏天由谷地吹向山坡D.夏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冬天由谷地吹向山坡E.以上都不是【答案】B18.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A.毒理学指标B.细菌学指标C.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D.放射性指标E.流行病学指标【答案】E19.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两种浓度,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

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E.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答案】E20.堆肥法的原理是()。

A.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产生高温并形成大量腐殖质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E.以上都不是【答案】A21.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

A.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答案】D22.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A.加入石灰使pH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B.加入Ca(COI)Cl使pH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C.加入硅酸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D.加入CaCl2使pH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E.加入NaCl与镉元素结合【答案】A23.下列哪种因素可促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A.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B.饮水的钙离子浓度低、硬度小、pH 值低C.当地气候干旱、半干旱,降雨量低于蒸发量D.富含钙、硒和抗氧化物的饮食E.饮水的钙、镁离子浓度高、硬度大、pH值低【答案】C24.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D.空气、水、土壤(岩石)、食物和生物体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答案】B25.有三种类型的化合物,其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曲线的特征不同,它们是()A.有机物、无机物和金属化合物B.有机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C.无阈值化合物、无机物和必需微量元素D.无阈值化合物、有阈值化合物和必需微量元素E.有机物、无机物和有阈值化合物【答案】D26.有利于形成煤烟型烟雾的条件不包括()A.地势低凹B.逆温C.空气潮湿D.气温高E.大气SO2污染严重【答案】D27.家居环境铅污染主要与下列哪种家用化学品有关?()A.化妆品B.洗涤剂C.涂料D.粘合剂E.杀虫剂【答案】C28.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A.皮肤色素代谢异常B.掌跖部皮肤角化C.末梢神经炎D.乌脚病E.麻痹性震颤【答案】E29.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A.动物-土壤-人B.人-土壤-人C.土壤-人D.动物-人E.以上都不对【答案】B30.集中式给水水质监测的必测项目是()A.细菌学指标、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B.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C.细菌学指标、色度和游离性余氯D.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浑浊度E.细菌总数、肉眼可见物和游离性余氯【答案】A四、问答题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答:定义: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研究内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何为生物标志物?试述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

答: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生物标志物分为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