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功能,种类,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了解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是最精美的青铜器
2.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造字特点,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了解青铜器的种类,用途,象征意义,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和方法,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历史。
如:分析常见甲骨文的构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难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方法:
包括讲述法、讨论法、图示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造字特点。
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司母戊鼎是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课前准备:
投影仪,课件,角色台词,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回顾上节课我们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
的更替,那么这一历史时期产生了哪些
辉煌灿烂的文明呢?接着呈现一张鼎
的甲骨文,请同学猜测,引出新课
学生回忆思考夏商周
时期的的更替。
猜测图
片上甲骨文是什么字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习新课作准
备。
探究新
知(授新课)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的第一
段,概括出青铜器在夏商周的发展历
史。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①呈现不同种类的青铜器图片,猜
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或者用途
是什么?
学生抢答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完
善答案:鼎——烹饪器;簋——盛饭器;
尊——盛酒器;并且通过呈现图片提问
方式让学生明确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
要用途是作为礼器,国家权力等级象
征。
②总结: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
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
农具等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
提出
问题: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
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
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1)概括回答:
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
②夏朝:种类增多。
③商朝:灿烂时期。
④
西周:种类更加丰富,
大量用于祭祀。
(2)食器,酒器,水
器,兵器,乐器,礼器。
通过观察图片思考明
确商周时期青铜器的
主要用途是作为礼器,
国家权力等级象征。
②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规模大,工艺精美,品
种繁多,应用普遍,分
布广泛。
③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礼器的类型和数量
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
严格的等级界限。
(3)学生思考问题,
1.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理解青铜器
的发展历程。
2.激发学生的积极
性和兴趣。
3.激发学生的兴
趣,感悟青铜器的
辉煌灿烂,增强民
族自豪感。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了
解青铜器的制造的
工艺。
4.理解青铜器制作
方法。
5.使学生了解在我
国奴隶社会繁荣时
期我们的祖先创造
了辉煌灿烂的文
化,我们的祖国不
愧为世界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
我们每
[板书设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发展历程
2.用途,种类
3.杰出代表
4.铸造方法
二、甲骨文记事
1.含义
2.造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