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实验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行为与实验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1.掌握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工具;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了解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理论前沿和现实热点动态。
二、课程教学要求
1.通过大量的案例讨论,了解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运作规律;
2.引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学、货币金融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理性选择理论与理性建模、心理核算理论、损失厌恶的进化论解释、前景理论、跨期选择的标准模型、投资者情绪模型、协同博弈、信号显示模型、共同价值拍卖、纳什讨价还价解等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基本模型的数学表述以及运用这些模型分析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现实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
2.穿插看《华尔街》、《货币》部分纪录片;
3.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理性、非理性和理性化(1学时)
1.教学内容
理性选择理论与理性建模、理性和需求曲线、有限理性和模型类型、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之间的特殊关系
2.重、难点提示
理性选择理论与理性建模、有限理性和模型类型
第二章交易效用和消费者定价(3学时)
1.教学内容
交易效用和有参照时的消费者偏好、理论与参照依赖型偏好、环境依赖型偏好的理性解释
2.重、难点提示
环境依赖型偏好的理性解释
第三章心理核算(3学时)
1.教学内容
心理核算理论、理性选择、诱惑、礼物对现金、预算、账户、诱惑和礼物、不同时期的理性选择、对基于收入来源的消费的理性解释及其应用
2.重、难点提示
心理核算理论、对基于收入来源的消费的理性解释及其应用
第四章维持现状偏向和默认选项(3学时)
1.教学内容
损失厌恶的进化论解释、理性选择、获得与放弃商品、损失厌恶和禀赋效应、禀赋效应的理性解释
2.重、难点提示
损失厌恶的进化论解释、禀赋效应的理性解释
第五章赢者诅咒与拍卖行为(3学时)
1.教学内容
英式拍卖、荷式拍卖和最高价拍卖的理性价格、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拍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竞价、赢者诅咒与锚定和调整、赢者诅咒的理性解释
2.重、难点提示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拍卖、赢者诅咒的理性解释
第六章代表性和易得性(3学时)
1.教学内容
代表性、保守主义与代表性、易得性直觉推断、偏向、偏执和易得性
2.重、难点提示
易得性直觉推断、偏向、偏执和易得性
第七章证实和过度自信(2学时)
1.教学内容
理性信息搜寻、证实偏向、风险厌恶与生产、过度自信、自我助益偏向
2.重、难点提示
证实偏向、过度自信
第八章前景理论与风险或不确定性下的决策(2学时)
1.教学内容
风险厌恶、风险喜好和损失厌恶、前景理论、前景理论与无差异曲线、前景理论解决了全部问题吗、前景理论和较小赌局中的风险厌恶
2.重、难点提示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和较小赌局中的风险厌恶
第九章自相矛盾:推测和事后聪明偏向(2学时)
1.教学内容
跨期选择的标准模型、在选择中情绪和本能因素的作用、情绪温差建模、事后聪明偏向和知识诅咒
2.重、难点提示
跨期选择的标准模型、事后聪明偏向和知识诅咒
第十章承诺与解除承诺(2学时)
1.教学内容
理性与承诺的可能性、时间不一致条件下的承诺、选择什么时候去做、关于老练型和天真型决策者、解除承诺
2.重、难点提示
时间不一致条件下的承诺、解除承诺
第十一章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学时)
1.教学内容
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实验经济学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过程、实验经济学的特点、实验经济学和心理学
2.重、难点提示
实验经济学的特点
第十二章经济学实验的用途和设计原则(3学时)
1.教学内容
经济学实验的用途、经济学实验的意义、怎样设计实验、经济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2.重、难点提示
怎样设计实验、经济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第十三章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3学时)
1.教学内容
挑战从何而起、金融领域中的实验经济学、投资者情绪模型
2.重、难点提示
投资者情绪模型
第十四章博弈论的实验研究(3学时)
1.教学内容
了解博弈论、协同博弈、非协同博弈基础、占优策略、实验研究--理性人的效用最大化
2.重、难点提示
协同博弈、占优策略
第十五章强者博弈(3学时)
1.教学内容
强者博弈实验的要素、有关强者博弈的实验、关于强者博弈实验的分析
2.重、难点提示
关于强者博弈实验的分析
第十六章公共经济学(3学时)
1.教学内容
简单的公共产品实验、参与博弈框架下的投票率、共同代理、信号传递、寻租
2.重、难点提示
共同代理、信号传递
第十七章信息不对称(2学时)
1.教学内容
产品质量不确定与柠檬市场、名誉效应、信号显示模型、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2.重、难点提示
名誉效应、信号显示模型
第十八章拍卖实验(2学时)
1.教学内容
私人价值拍卖、对私人价值拍卖的再讨论、共同价值拍卖、其他拍卖市场中的"赢家的诅咒"、双向拍卖市场
2.重、难点提示
共同价值拍卖、双向拍卖市场
第十九章讨价还价理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讨价还价理论的发展、纳什讨价还价解、纳什讨价还价的实验证据、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讨价还价实验
2.重、难点提示
纳什讨价还价解、讨价还价实验
第二十章市场结构(2学时)
1.教学内容
对若干假定的实验和准备、交易方式探究、竞争性市场、垄断及市场力量、市场设计
2.重、难点提示
竞争性市场、垄断及市场力量
七、学时分配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行为经济学》,大卫R.贾斯特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
[2]《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9;[3]《行为金融》,福布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
[4]《实验经济学》,董志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经济学实验教程》,张鸿武、廖涵、王珂英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6]《实验经济学》,杜宁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