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

高中物理竞赛几何光学

第07部分 几何光学§1 三大定律一、直线传播:1、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2、日食原理:3、月食原理:二、反射:1、反射定律:共面、分居两侧、等角2、平面镜成像:等大、等距、对称的虚像作图法:定律法、对称法 3、反射视场:三、折射:1、折射定律:共面、分居两侧、斯涅尔公式:21sin sin θθ为定值 2、折射率:描述介质对光线偏折程度的物理量。

从真空射入介质:定义式:21sin sin θθ=n ;决定式:vcn = 从介质1射入介质2:2211sin sin θθn n =;2211v n v n = 介质1对介质2的相对折射率:12122112sin sin v v n n n ===θθ 四、费马原理:1、光程l :n n v s v s v s t +++=K 2211;n n nn s n s n s n v cs v csv cs ct K K ++=+++=22112211 在均匀介质中,光程等于光的几何路程s 与物质的折射率的乘积:ns l =;在不均匀介质中,取元光程s n l i ∆⋅=∆,总光程为s n l Ni iN ∆=∑=∞→1lim光程这光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折算成真空中走过的路程。

2、费马原理:在指定的两点之间光实际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

在大部分情况下,此极值为最小值,但有时为最大值,有时为恒定值。

3、用原理解释直进、反射、折射:(1)直进:在均匀介质里传播,因为给定两点间直线路径最短,所以光沿直线传播。

(2)反射:(3)折射:214页五、全反射:1、光密介质、光疏介质: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2、定义: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产生反射的现象叫全反射3、条件:⑴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⑵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4、应用: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海市蜃楼: 六、棱镜:1、定义:有两个、两个以上的折射面的透明介质。

2、特点:光线通过棱镜时,出射光将向底面偏折.通过棱镜可看到物体的虚像,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2、光路图:棱镜角为A(1)偏向角:A i i i i i i -+=-+-=)()()(/11/2/121θ A 一定时,θ随1i 而改变。

(2)可证明:当光路对称即/11i i =、/22i i =时,有最小偏向角:A i -=102θ此时,201Ai +=θ,22A i =。

通过实验测量0θ可求2sin2sinsin sin 021A Ai i n +==θ若A 很小时,22sin00AA+≈+θθ,22sin AA ≈=则)1(0-≈n A θ七、色散:1、色散光路图:2、单色光和复色光:3、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由七色光组成的光带称光谱.4、色散的本质:由于各种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率不同,或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那么在同一介质中各色光的临界角C 也不一样.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的光,其传播速度越小,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作业:1、 如图所示的府视图,宽1m 的平面镜AB 的右前方站 着一个人甲,另一人乙沿AB 的中垂线从远处向平面 镜走近,乙能看到甲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是( ) A 、 走近过程的所有位置 B 、 乙距镜不大于1m 的位置 C 、 只有在乙距镜0.5m 的位置 D 、 乙距镜不大于0.5m 的位置2、如图所示为发生月食时,太阳光照射光线的示意图, 当 月球进入图中哪个区域时,在地球上处于夜晚地区的观 察者可以看到月食:( )A 、全部进入区域ⅠB 、全部进入区域Ⅱ和ⅣC 、全部进入区域ⅢD 、部分进入区域Ⅰ3、如右图所示,折射率为n =2的液面上有一点光源S ,发出一条光线,垂直地射到水平放置于液体中且距液面高度为h 的平面镜M 的O 点上,当平面镜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 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液面上的观察者跟踪观察,发现液面上有一光斑掠过,且光斑到P 点后立即消失,求:(1)光斑在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

(2)光斑在P 点即将消失时的瞬时速度。

4、所示,AB 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 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现有一束单色光a 从原点O 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5、如图所示为安全门上的观察孔,直径ab 为2 cm ,门的厚度 ac 为 3.464 cm 。

为了扩大向外观察的范围,将孔中完全嵌人折射率为3的玻璃。

求:(1)嵌入玻璃后向外观察视野的最大张角; (2)要视野扩大到180°,嵌入玻璃的折射率。

ya θ x oAB yx o y x o y x o yx o6、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形玻璃砖,玻璃的折射率为3,AB为其直径,长度为D,O为圆心,一束宽为D/2的单色平行线光束垂直于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其中心线P通过O点,如图所示,M、N为光束的边界光线,则M、N射出玻璃砖后的相交点距O点的距离为多少?7、如图所示,一不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折射率n =2的透明液体,容器底部正中央O点处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MN与底面成45°角放置,若容器高为2dm,底边半径为(1+3)dm,OM = 1dm,在容器中央正上方1 dm 处水平放置一足够长的刻度尺,求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刻度尺的长度。

(不考虑容器侧壁和液面的反射)8、所示,红光和紫光以不同的角度,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它们的出射光线沿OP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B.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短C.AO是红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D.AO是紫光,穿过玻璃砖所需时间长9、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

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点射入,θ>φ。

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

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A 、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φ角B 、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φ角C 、红光在蓝光的左边D 、红光在蓝光的右边10、一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 前不动,平面镜跟水平方向OS 成30°角,如图所示.今使平面镜以速度v 沿OS 方向运动,则像S ′的速度v ′ :( )A 、v ′=v ,沿OS 方向B 、v ′=v ,方向垂直OS 向下C 、v ′=3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D 、v ′=v ,沿S ′S 连线向S 运动11、如图所示,有三块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透明材料(图中的Ⅰ、Ⅱ、Ⅲ)恰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棱镜.从E 点垂直于边射入的单色光在F 处发生全反射,在G 、H 连续发生两次折射后射出.若该单色光在三块材料中的传播速率依次为v 1、v 2、v 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v 3>v 1>v 2B .v 2>v 3>v 1C .v 3>v 2>v 1D .v 1>v 2>v 312、水底同一深度有红、黄、紫三个颜色不同的小球并排放置,如果在水面正上方垂直俯视这个小球,感觉最浅的是: ( )A .红球B 紫球C .黄球D .三个小球的视深相同13、水的折射率为4/3,空气的折射率为1.00,一潜水员自水下目测立于船头的观察者,距水面高为h 1,而观察者目测潜水员距水面深h 2,则: ( ) A .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 1 B .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 1 C .潜水员实际深度大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小于h 1D .潜水员实际深度小于h 2,观察者实际高度大于h 1θ Pφ ab 左 右ⅠⅡⅢE FG H§2 成像规律:一、平面折射:)(21n n >(1)单心光束的破坏:2211sin sin i n i n =;2122221y x x n y x x n +=+;所以222121211)(x n n y n n y ⋅⎥⎦⎤⎢⎣⎡--=可知:当x 增大时,1y 减小。

当0=x 时,y n n y 121= 即n yny =// 。

(2)物像关系:(近轴条件下)nyn y =// 二、球面上的反射: (1)符号法则:光线:从左到右线段:物距(s )、象距(/s )、半径(r ) 从顶点O 量起,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高度:物高、象高垂直于主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2)球面镜的反射:①反射单心性的破坏:当r 、s 一定时,/s 与入射角有关。

②物像关系(近轴条件下): 光路图:公式://1211f r s s ==+,(其中2/r f =) 无论凹球面或凸球面,无论s 、/s 、/f 的数值大小和正负,只要在近轴光线的限制下公式均成立。

焦点:∞=-s ,像方焦点/F (第二焦点) ∞=/s ,物方焦点F (第一焦点) 焦距:2/r f =,像方焦距(第二焦距);2rf =,物方焦距(第一焦距) 焦平面:像方焦平面:过像方焦点垂直于主轴的平面; 物方焦平面:过物方焦点垂直于主轴的平面。

③焦平面的性质: 像方焦平面的性质:入射平行光线会聚于焦平面上一点。

光心:光线经过光心沿原路返回物方焦平面的性质:焦平面上一点发光后平行射出;光心:光线经过光心沿原路返回④作图法:平行光线法:斜光线法1:斜光线法2:例题:一个点状物体放在离前0.05m处,凹球面镜的曲率半径为0.2m,确定象的位置和性质。

三、单球面镜折射:①对单心光束的破坏:当s -一定时,L 不同/L 也不同。

②物像关系:(近轴光线条件下)r nn s n sn -=-/// 主轴上∞=s ,/P 为像方焦点/F ,像方焦距:nn rn s f -⋅==////(n n >/,“+”)∞=/s ,P 为物方焦点F ,物方焦距:nn rn s f -⋅-==/(n n >/,“-”) 所以,nn f f //-=,f f ≠/,分居两侧。

③高斯公式:1//=+s fsf④牛顿公式://f f x x ⋅=⋅物距x :从物方焦点F 量起,右方为正,左方为负; 像距/x :从像方焦点/F 量起,右方为正,左方为负; ⑤作图法:平行光法、斜光线法例题:一个折射率为1.6的玻璃哑铃,长为20cm,两端的曲率半径为2cm,若在离哑铃左端5cm处的轴上有一物点,求象的位置和性质。

四、薄透镜:性质:光线从左向左厚度:薄透镜 1r t ≤、2r ,可忽略 主轴:过1o 、2o 的边线 光路图:①物像关系:(近轴光线条件下)1121/1r n n s n s n -=- , 22/1/22r n n s n s n -=- 所以,221111/22r nn r n n s n s n -+-=- 像方焦距: 22112/r nn r n n n f -+-=/F物方焦距: 22111r nn r n n n f -+--= F所以, 12/n n f f -=,光心不是O②特例:21n n =,光心是O//111f s s =-,)11)((2111/r r n n n f f --=-=121==n n//111f s s =-,)11)(1(121/r r n f f --=-= ③高斯公式:1//=+s fsf④牛顿公式://f f x x ⋅=⋅ ⑤复合紧靠薄透镜组合:/2/1/111f f f += 五、作图法:平行光线法、斜光线法§3 常见的几种光学助视仪器:一、眼睛(1)简化眼:折射率:34/=n物方焦距:mm f 1.17-= 像方焦距:mm f 8.22/= 网膜的曲率半径:mm R 7.5= 视角:/1=θ (2)眼的调节:①睫状肌松驰时,水晶体两曲面的曲率半径最大,这时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眼能看清楚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故眼视远物不感到疲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