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商业的发展

第4课商业的发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商业的发展》评测练习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张倩云
一、选择题
1、一位编剧编写了历史剧《7世纪商人张生的传奇》,经学者认定只有一项符合史实,它是
A. 张生非常勤奋,每天经营所开店铺到深夜
B. 由于经营成功,他在长安城各处开了分店
C.为了缓解疲劳,他经常到瓦肆去休闲娱乐
D.在行首的管理下,他积极向政府缴纳税收
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
A. 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官府监管的夜市
3、(2018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广志绎》称:明代万历时,“天下马(码)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丝织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无所不有。

这说明当时
A. 商品经济繁荣
B. 抑商政策废弃
C. 坊市制度形成
D. 自然经济瓦解
4、(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扬州是古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代“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当时扬州
A. “交子”广泛使用
B. 坊市界限严格
C.商业发展繁荣
D. 商帮活动频繁
5、“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

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6、(2016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卷)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

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
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
C.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 徽商经营品种单一
7、 (2015年镇江模拟卷)据《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记载: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两岸建立商店。

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交通便利是商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C.城市商业发展逐渐摆脱时空限制
D.商业发展促进了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8、 (2015年南通模拟卷)《梦粱录》中载:“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其余坊巷桥道,院
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如其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

”据材料可知,此时的杭州城
A.“坊”与“市”界限已经被打破
B.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 政府对商业活动有着严格的监管
D.政府在城中特定区域设市
9、 (2015年扬州模拟卷)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中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
A.开始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
10、(2015年南京模拟卷)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歙、清、济,远至蓟、辽、山、陕。

”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嘉定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D.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二、非选择题
11、(2017年徐州模拟卷)商业是古代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

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

——《盐铁论·力耕》
材料二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

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三(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殷富大都”的特点,判断其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2) 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3) 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