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理论
三、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守如下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生产设备本身安全,不出现任 何事故和危害。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第(1)条不成则必须为生产设备 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不得留给用户去承担),最 大限度的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
(五)检查:不断检查以上四个步骤的实施情况, 对新发现的风险应及时提出对策。
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危险、危害。 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质,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 内; 3.预防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能有效的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 条件。
2、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害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二)风险分析和评估:将工程风险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和损 失 后果进行定量化,评价其潜在的影响。
它包括的内容是: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目标 影响的严重程度,如经济损失量、工期迟延量等;
评价所有风险的潜在影响,得到项目的风险决策变量值, 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风险分析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类方法。定性风险 评价方法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将人员连 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将非常罕见出现在危险环境中 定为0.5,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分别规定出若干中间值。
C—发生事故的后果:
在所有的工程活动过程中,因各种过失酿成机械设备损坏 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直接经 济损失,泛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损 坏财产的价值。依据(GB6441-86)规定分数值为1-100,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第(1)(2)条不成,则须采用 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 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
(4)若第(2)(3)条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 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个体防护 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危险、危害程度。
风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是由于外部环境千变万化,也因 为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预测能力的局限性。
风险的大小可用风险量表示,
其简化公式是: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 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小”的 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 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
2. 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具体原则
(1)消除 (2)预防 (3)减弱 (4)隔绝 (5)连锁 (6)警告
3. 风险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通过评价找出的主要危
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 (2)风险控制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
D—危险性程度: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性程度,一般来说,总分在 70以下,认为是低度风险,可采用加强培训、健全规章制度、 强化安全检查等方法进行管理。如果总分在70以上,则是要采 取措施进行整改。
一、风险管理
(一)风险的预测和识别:
风险的预测和识别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系统而全面地识 别出影响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并加以适当归类的过程, 主要立足于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风险识别的结果是建立风 险清单。识别的核心工作是“工程风险分解”和“识别工程风 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后果”。
的,能够落实和实施的。 (3)不应超越国家及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的经
济、技术水平。 4. 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 的规定。
四、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 1、项目场址及场区平面布局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5、其他安全对策措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安全 色、安全标志、等方面); 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粉尘、毒、窒息、 噪声和振动等); 7、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有,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决策 树、随机网络等 。
(三)风险控制对策的规划: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 择最适宜的风险对策,从而形成最佳的风险对策组合。 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
(四)实施决策:根据建设工程的自身特点,从整 体上考虑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步骤,从而制定一个与建设 工程总体目标相一致的风险管理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一、危险源的分类与识别
(一)、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监理工程师必须给予高 度重视,并认真进行识别与控制。 ⒈监理工程师应了解交通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识 别和评价方法; ⒉监理工程师应增加控制危险源的对策方面的知识积累; ⒊监理工程师应了解采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对危险源综合控 制对策进行决策的原则; ⒋监督组合对策、决策实施过程是否有效并持续改进。
(二)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和危险 2.危险、有害因素 3.事故 4.损失 5.风险 6.安全风险 7.安全系统工程
(三)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1、 按诱发危险、有害因素失控的条件分类-- --危险、有
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 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
风险控制理论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实施 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无 疑会给项目的目标实现带来影响。
其中有些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工程项目 的风险就是指那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灾难性事件或不满意的结果。
任何风险都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风险因素发生的不确定性; 二是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