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地震和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有关地震和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教师启发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刮风下雨一样,地震是一种自然
现象,这种自然现象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

地震
时,地面上下颠,左右晃,颠簸震撼,“如行舟于
江河大海之中”今天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一下有关
地震和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讲授新课】
【板书】
一、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部位
震中: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
震中分类:微观震中
宏观震中
【讲解】
平常所说的震中一般是指微观震中,是由地震仪
器记录到的震相确定的。

宏观真震中是地震破坏
最严重的中心。

因地壳结构的不均匀性,断裂错
动情况的差异性等原因,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一
般是不一致的,但相去不远,一般相差10千米内。

【板书】
震源深度:从地面到震源的距离
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
【讲述】
类别震源深震例
同学们共同阅读课本震源、震中
和震源深度,之后共同来学习
课题有关地震和地震波的基本概念课时 1 时间
教学内容震源,震中距和震源深度,纵波和横波,震中距,地震三要素,震级、烈度和等震线
教学目标
通过对地震基本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有关地震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且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地震常识。

德育目标了解灾难,学会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急中生智教学重点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
教学难点横波和纵波
板书设计一、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部位
震中: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
震中分类:微观震中
宏观震中
二、纵波和横波
纵波: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传播地点:在地球内部传播
过程:在传播过程中,物质发生体积胀缩变化,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方向:震动方向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
过程:物质发生剪切变形,体积不变
传播地点: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不能通过液体或气体传播,传播速度较慢。

三、震中距
类别地面现象
地方震100千米以内
近震100~1000千米
远震1000千米以外
四、地震三要素
地震发生的时间
地点
震级
五、震级、烈度和等震线
1、震级: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
2、烈度
3、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4、等震线
教观察初中学生对于地震灾害的默写只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决定自己的讲

课方向是偏于对现象的解释还是对本质的理解。



记本节课讲授的有关地震的概念


注意多用图片讲解,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清晰理解地震灾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