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是测量_空__桶__的重_力__的。设四个图中读数分别是 F1、F2、F3、F4。由 四个图中___a_、__b__两个图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 液体的重力为F__3_-__F_4__;如果关系式_F_1_-F2=__F_3__-__F_4_成立,就
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科学·新课标(ZJ)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综合过关检测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C.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综合过关检测 针对第14题训练 潜 水 艇 的 上 浮 和 下 沉 是 靠 改 变 _自__身__重__力___ 来 实 现 的。它在水面以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___不__变_____, 受到水的压强__增__大____。(后两空填“不变”“增大”或 “减小”)
科学·新课针对第5题训练
1.一杯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食盐水,蒸发掉 100 g 水后,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D )
A.6.4 g
B.4 g
C.8 g
D.16 g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2.(多选)100 g 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 其变为 20%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为( BD)
度最大
D.木棍在 C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 液体密
度最大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针对第24题训练 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 1-SJ1-2 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其中最小的是( A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无法比较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章内阶段过关二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科学·新课标(ZJ)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2.小莉家中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恰逢学校举办科 技周,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 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 1-SZ-3 甲所示;然后把金属块浸 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科学
八年级上册
新课标(ZJ)
第1章章内阶段过关一 第1章章内阶段过关二 第1章综合过关检测 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 第2章综合过关检测 阶段综合测试二(期中) 第3章综合过关检测 阶段综合测试三(月考) 第4章章内阶段过关一 第4章章内阶段过关二 第4章章内阶段过关三 第4章综合过关检测 阶段综合测试四(期末)
B.A 点表示 t℃时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a、b 两物质都微溶于水 D.a 中混有少量 b 时不能用结晶法进行分离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2.如图 1-SJ2-2 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交于 P 点。据图回答:
D.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 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针对第15题训练 密度均匀的木块悬浮于液体中,若将它截成大小不等的 两块,仍放进液体中,则( D ) A.大小两块都上浮 B.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上浮 C.小的一块下沉,大的一块上浮 D.大小两块仍处于悬浮状态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针对第13题训练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木 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B.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铁 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 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科学·新课标(ZJ)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1)这块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___4_.7____N。
(2)小莉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初步判定这是金属铁。
她是根据____密__度____来判定的。
(3)利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除了能求(1)中金属块的重力外, 你还能求出有关金属块的哪些量?(至少算出两个,并写出计算过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针对第16题训练 1.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白糖 食盐 汽 高锰酸钾 水 溶液 水 溶液
溶 白糖 质 溶水 剂
食盐
二氧 化碳
高锰酸钾
水水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2.按要求各写一个例子。 (1)溶质是液体,溶剂是水:酒__精__的__水__溶__液__。 (2)溶质是固体,溶剂是水:___食__盐__水_____。 (3)溶质是气体,溶剂是水:____汽__水______。 (4)溶质是固体,溶剂是酒精:___碘__酒_______。
科学·新课标(ZJ)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针对第10题训练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50 g,下列 操作错误的是( A )
科学·新课标(ZJ)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针对第18题训练
1.小军同学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 塑料块、烧杯、桶等工具进行测量,如图 1-SZ-2a、b、c 是其中 三个步骤的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 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 d
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物块 A、B 静止在水中的情况如图 1 -SC-1 所示,则 A、B 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B )
A.A 大 B.B 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综合过关检测 针对第6题训练
某同学在一枝铅笔的一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 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 1-SC
第1章章内阶段过关一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针对第8题训练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 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 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A.加入 10 g 氯化钠 B.蒸发掉 50 g 水 C.蒸发掉 45 g 水 D.加入 12.5 g 氯化钠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3.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100 g 质量分数 为 10%的氯化钠溶液,若再加入 30 g 氯化钠配成该温度 下的溶液,其质量分数为( C )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针对第21题训练 1.配制 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固体__2_0___g ,水___8_0__mL,需要用到的 仪器有 _天__平___、__烧__杯__、_量__筒___、玻璃棒、滴管等。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2.图 1-SJ2-3 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
(3)如果要从 B 的溶液中得到 B 晶体,一般应该采用
_蒸___发__结__晶__法。
(4)接近饱和的 C 溶液,欲使 C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
用的方法有__加__热__或_ 加入少量C物质_____。(写出两种方法)
科学·新课标(ZJ)
测试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
科学·新课标(ZJ)
阶段 |综合测试一(月考) 针对第6题训练
答:蒸发掉水后剩下的溶液的质量为 3 g。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针对第24题训练 要把 150 mL 密度为 1.5 g/cm3 的 60%的硫 酸稀释为 25%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315 g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综合过关测试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综合过关检测 针对第2题训练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1)P 点的含义是t_1_℃__时__,__a_、__c__两__种__物_。质的溶解度都为 20 g (2)t1℃时 30 g a 物质加入到 50 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 80 g 溶液吗?__不__能____(填“能”或“不能”)。 (3)t2℃时,对 a 和 c 两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进行加热,哪 个有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_c_溶__液__。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针对第20题训练 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 A、B、C 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 1-SJ1-1 所示。则( B )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一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 液体密度最大 B.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 液体的密度最大 C.木棍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 液体密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针对第23题训练
将一定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氯化钠蒸发掉 12 g 水 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5%,求蒸发掉水后剩下的溶液的 质量。
解:设原溶液质量为 x,根据蒸发前后溶
质的质量不变:
则 x×1%=(x-12 g)×5% 解得 x=15 g;
则蒸发掉水后剩下的溶液的质量为 15 g- 12 g=3 g;
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科学·新课标(ZJ)
第1章 |章内阶段过关二
(1) 写 出 图 中 你 喜 欢 的 一 种 仪 器 名 称 : 烧___杯__(或__量__筒___、__药__匙__、__托__盘__天__平__,__合__理__均___可__) ____。
(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顺序是____②____(填序号)。 ①ABCDE ②BDCEA ③DBCAE (3) 指 出 并 纠 正 图 中 一 处 错 误 : B__的__瓶__盖__正__放__(_或__D__称__量__时__,__左__盘__放__砝__码__,__右__盘___放__称__量__物__)__ 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