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报告的写作
3. 活动过程
3-1活动筹备(如年节,腊八开始) 3-2主体活动开始(如仪式开始的时间、方 位等) 3-3活动过程描述(主要阶段、事件结构) 3-4活动结束(结束的仪式、访谈人们的评 价、看法等)
三、结语
意见及问题探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 职业文采用页下注。 (2)调查报告中引用访谈资料需要加注,采 用页下注。注释中应注明被访谈人,访谈人和 访谈的时间、地点。如:“被访谈人:李四, 访谈人:张三,访谈时间:2008年8月20日, 访谈地点:李公村李四家”。
田野报告撰写准则
一、田野调查报告题目
特定地点、特定主题 如:当代乌鲁木齐回族节日习俗 福建东山歌册调查 南音与泉州民众生活 云南大理白族火把节调查
二、报告主要部分
1. 调查地点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概述 1-1地理区位、民族、人口组成 1-2地方历史与文化传统 1-3基本生计(谋生活动) 1-4其他 2.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2-1活动名称、沿革简述 2-2 活动程序、组织、主持人 2-3活动事件项目
四、附录
本体例适用于节日活动实录类调查 报告的撰写。
节日民俗主要内容: 1.节日时间与节日空间(如春节的时空) 2.节日活动组织结构(社、会等) 3.节日活动主持人、参与者 4.节日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民俗传说 ▲5.主要节日活动(仪式,如中秋拜月、非仪式的 民俗活动,如贴春联)
2.结构要求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语、参 考文献构成,如有附加说明的问题,可增设附 录。 (1)标题 标题应有调查地点名称及调查节日名称,如 《**省**县**乡**村**节调查报告》。
(2)前言 前言部分介绍调查情况,如调查时间、人员、进入方式、 采用方法等。 (3)正文 简述节日调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和生产生活情 况,如所属的行政区域、气候植被、当地标志性的人文景 观(宫观庙宇祠堂)、物产、人口构成等。 描述、记录调查点节日的全貌,注意细节,如节日的组织、 活动等。应使阅读者通过本部分了解到一个完整的节日过 程。
6.节日信仰与节日禁忌 7.节日饮食 8.节日游戏娱乐 9.节日物件(节日活动的辅助物品,如灯笼等) 10.节日服饰 11.节日歌谣与故事
1.书写要求 本调查报告要求围绕调查地点展开,完整记录调 查点基本信息和节日过程;详细描述该调查点节 日活动的细节和所涉及的重要人物。旨在提供一 份亲历、翔实的节日现状案例。 本调查报告应以描述、说明性文字为主,语言表 述平实准确。 每篇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4)结语 结语部分简要总结调查工作,指出调查中存在 的问题等。 (5)参考文献 鉴于整个节日志文本中设有参考文献部分,每 篇调查报告后的参考文献不再单独列出,统一 纳入文献资料索引部分。
(6)附录 调查报告正文中没有说到但又必须加以说明的 问题和情况,可以附于调查报告之后,以便读 者参考。如,调查时采用的问卷、访谈提纲、 观察记录表,各类图表、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