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个性与领导力
7、知觉防御(Selective perception)
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 的筛选或歪曲。
此外,还有相似效应、严格、宽大 与平均倾向。
(五)、 知觉与管理:
1、 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 者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年龄
婚姻状况
传记特征
性别
抚养人数
任职时间
性别
• 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工作生产率与工作满意 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在男性与女性的工作流动率上,已有研究 结果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 在工作缺勤率方面,已有研究一致表明: 女性的缺勤率高于男性。
30
25
20
15
10
5
0 生产率
离职率
缺勤率
男性
女性
婚姻状况
3知觉的情境因素
A
12 13 14
C
(四)、社会知觉偏差 illusion(切记)
1、首因效应( First Impression )
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 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 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童 梦 奇 缘
2、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
绩
非专业技能
效
组满意度
专业技能组 满意度
不可避 免缺勤
年龄与效 率无关
可避免 缺勤
缺勤率
年龄
任职时间
• 任职时间与生产率间的相关不明显。 •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之间成负相关。 • 任职时间与流动率之间成负相关。 • 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成正相关,其预测
效度高于年龄因素。
任
生产率
职
满意度
时
间
缺勤率
Factors Influencing Perception
知觉者主观因素
影响因素
Perceiver
知觉对象因素
Object
情景性因素
Context
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Perceiver )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知觉者的兴趣和爱好会 影响到知觉的选择性, 通常人们最感兴趣的人 或凡事是最能容够易满被足知 或觉 威到 胁。 人 的某种需要,影响其动 机知个验的觉体能人对所够或象具加事的有强,中的或容 心 知 者易 。 识 减成 和 弱为 经 知 觉不者同对气知质觉、客性体格的的知人觉在。 知觉的深度和广度上有 所不同。
(2)价值观强烈影响职工的态度与行 为,它是了解职工态度与动机的基础。当
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时,则能发挥出更大 的作用。
6、态度与职工的满意度
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态度影响职工的满意度,是强烈 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职工满意度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心理挑战性工作 即提供员工发挥能力与作用
4、 态度与生产效率
态度端正、积极,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态度消
极,则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即高生产率或低生产率。因 为人的工作行为,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 工作不 满意,但考虑自身的生存和社会规范,群体约束等因素, 也可能会产生高生产率。
5、态度与价值观
(1)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 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 信念和价值系统。包括内容和强度两个维 度(如追求平等、自尊、刺激、享乐、舒 适、友谊等)。
2、 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 对决策目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 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 成为决定性因素。
3、 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管 理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 成果就愈突出。由于可以说,组织的绩 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觉和 期望值。
第三,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 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3、近因效应(Recent Effect)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 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 强烈的影响。
4、定型效应或称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
四 知觉与管理
(一)、 关于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程 的一个重要阶段。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们通过知觉,有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与区别是:
1 感觉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
1个性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素 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2 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掌握)
(1)遗传因素 如身材、相貌、性别、生物节律、气质等,人的兴趣爱好 30%也来自遗传。
(2)社会化因素(如成长的文化背景、社会群体规范、生活条件等。) (3)组织环境因素。 (4)偶然因素(突发事件、重大变故)。
2知觉对象因素
刺激物的颜色、形状
刺激物的强度、频率 刺激物的新异性 运动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的组合原则
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律 相似律 闭锁律 连续律
接 近 律 adjacency
ab cd ef gh
接近律:
在时间 和空间 上接近 的对象, 有知觉 为同类 的倾向。
相 似 律 similarity
连 续 律 continuity a b
连续律:
在空间, 时间上 有连续 性的对 象,容 易被知 觉为一 个整体。
AT T E N T I O N !
知觉的组合原则能够使人们更加有效 迅速地把握知觉对象。
但是往往也会使得人们对时空或运动 特征上有关连而实质上毫不相关的对象之 间作出因果判断,产生错觉。
遗传
成年人 的人格
环境
成长的文化背景; 早年的生活条件; 家庭、朋友和社会 群体的规范; 其他影响因素
家庭
父母的爱抚
教养方式
家庭氛围
家庭父母的爱抚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 家庭氛围
学校
课堂教育
班集体
教师
学校课堂教育
学校班集体
学校教师
教师的管教方式与学生的性格特征
管教方式
民主的 专制的 放任的
(3)恒常性
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 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4)理解性
在知觉外界事物时,人总是用过去的经验对其 加以解释。
是看 什一 么看 图, ?右
侧
(二)、知觉过程
刺激
注意
管理者的行为
组织
管理者有烦恼
管理者烦恼的原因 被收购,下岗
解释 判断
(三)、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
由此可见,人的个性是由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影响、社会 实践活动相互作用与融合的产物。但是,在个性的形成过程中,人并不是消 极、被动地接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外界环 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个性
遗传
个性
生活环境
文化 家庭
群体
由胚胎 决定
个性的决定因素
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
•认知
态度
•行为
•情感
成的核心。
3、 意向成分 指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它是态度
的重要外部表现。
(三)、态度的功能
1、 态度与社会判断
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
照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如图:
的机会。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挑战性工作,对人 最有利
※公平报酬 分配制度和晋升制度公正明确。不 仅仅是绝对所得,还包括职工公平的感觉。
5、知觉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13
(2)选择性
人总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事物当成 知觉的对象,其他部分当成背景,有选择地知觉 外界事物的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这 是关于 知觉选 择性的 经典图 案,你 看到了 什么?
离职率
抚 孩子个数与员工缺勤率成正相关; 养 抚养人数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
你对“老子英雄 人 在抚养人数与员工生产率及流动率关系
数 方面,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儿好汉”有何看 出身不是决定因素,但是重要因素 法? 出 出身影响到教育
身 出身影响到见识
出身影响到性格与经验 出身也影响到机会
二、个性(人格)及其心理特征
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定型效应减轻了信息加工负担,但在很多情 况下定型效应是一种社会偏见。
射 雕 英 雄 传
5、投 射( Projection)
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性称为投射。
6、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
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 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 叫做对比效应。
态度 事实
态度 事实
两个相同的菱形,由于框架不同,事实分析就会受到影 响。
2、态度与学习
态度本身有一定的过滤作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态度积 极,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反之亦然。
3、 态度与忍耐力
人的忍耐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但美国学者兰波特等 人大量试验证明: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性因素之 一。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忍耐力的提高。
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总之,感觉是知觉的 基础,是专一器官分析的结果。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是几种器官综合分析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