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12文言文《卖油翁》阅读和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12文言文《卖油翁》阅读和答案解析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5.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尔”“安”“轻”“射”“覆”“徐”“杓”“沥”等字词的翻译。“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客,乃宿构①滕王阁序,俟宾客合②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吟移晷③。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二)
5.(1)夸耀(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
6.(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7.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2)尔安敢轻吾射!
30.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1.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及解析:
(一)
22.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23.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六)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6.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但”“颔”“居”“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见睿微弱,谓曰(__________)
(2)因相视流涕(__________)
(3)王导愀然变色曰(__________)
(4)众皆收泪谢之(__________)
11.选出与“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举目有江河之异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26.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
27.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七)阅读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肃笑而遣之”的意思是“陈尧咨笑着将他送走了”,“遣”的意思是“打发”;“夫没者岂苟然哉”的意思是“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苟”的意思是“随便”。
(1)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_____
(2)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3)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4)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7.[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8.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9.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解析】
参考译文:
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即使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1.B
2.(1)康肃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2)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3.D
4.C
【解析】
1.B项加点字的意思相同。都是疑问语气助词“吗”之意。A前者“因”,后者“凭借”。C前者“离开”,后者“距离”。D前者“自己”,后者“从”。
1.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8.[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9.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资治通鉴》两则
江左夷吾
周 ①奔琅邪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9.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_
(2)故北方之勇者 故:____________
(3)以其言试之河 以:____________
(4)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皆:____________
20.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两处)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送孟浩然之广陵
D.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
13.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
我 以 中 州 多 故 来 此 求 全 而 单 弱 如 此 将 何 以 济
14.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
(四)阅读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3.答案为D项。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意在说明陈尧咨的箭术之好,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也就是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下伏笔。其它三项都是以偏概全。
4.C项“卖油翁自大”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卖油翁是一个劳动者的形象。观射时,卖油翁深知其中的道理,却不卑不亢;酌油时,其表演精彩,令人叹为观止;别人对他生气时,他以自己的“绝活”使人破“忿”为笑。卖油翁是一个勤劳、朴实而又心胸开阔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