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大理市中心城区综合管廊PPP项目漾濞路SMW工法桩施工方案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二月五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一、总体情况 (2)二、地质情况 (2)三、水文地质条件 (4)四、 SMW工法桩施工范围 (4)第三章施工部署 (4)一、工期目标 (4)二、安全生产目标 (4)三、质量控制目标 (5)四、使用的主要机具设备 (5)五、劳动力组织 (5)第四章施工方法 (6)一、施工原理 (6)二、工艺流程 (6)三、施工技术参数 (7)四、施工步骤及施工方法 (7)五、施工影响区域内管线、建筑物保护措施 (13)(一 ) 施工影响区域内管线的保护措施 (13)(二 ) 施工影响区域建筑物保护措施 (14)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4)一、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措施 (14)二、施工冷缝处理 (15)三、插入H型钢质量保证措施 (16)四、质量检验方法 (16)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6)一、安全管理目标 (17)二、安全管理方针 (17)三、安全保证体系 (17)四、安全管理制度 (17)五、安全保证措施 (18)第七章环境保证措施 (20)一、施工废水 (20)二、施工粉尘 (21)三、施工噪声 (21)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根据对设计图纸、地质勘察说明及对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对工程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在总结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总工期及关键性节点工期、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方案和工艺合理、先进,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科学规划施工场地,保证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标准化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二、编制依据1、漾濞路综合管廊围护结构工艺图;2、《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范》(DGJ08-116-2005);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其他有关国家、省市有关的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总体情况工程场地地形平缓,主要为市政道路。

地貌上属于大理盆地南部边缘地貌单元。

二、地质情况地层主要由表层填土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及湖相沉积层组成。

其中①大层为表层填土层,②大层为冲洪积黏性土层,③大层为湖相沉积黏性土层。

④大层为冲湖积黏性土层,现自上而下简述如下:①1杂填土:颜色杂,稍湿,地表为混凝土地坪,其下为道路建设过程中回填的碎石块、砂土及少量黏性土等,土体结构松散,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约0.5~2.0米,局部位置厚约5.0米。

①2素填土:黄夹红,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可塑,以粉质黏土夹有约5%~10%的全~强风化泥岩、砂岩为主。

高压缩性,岩芯切面较粗糙,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8~18击,平均为13.0击。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5~12击,平均锤击数为8.3击。

层顶埋深为0.5~2.6米,层底埋深为1.3~5.0米,层厚约0.6~4.5米,场地均有分布。

②黏土:浅红、褐黄夹红、褐黄夹灰色,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为粉质黏土,偶夹腐物。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6~13击,平均锤击数为9.1击。

层顶埋深为0.7~5.0m,层底埋深为2.7~12.5米,层厚约0.5~10.5米,场地均有分布,部分钻孔终孔未穿。

③1黏土:灰褐、褐灰、蓝灰色,稍湿,可塑状态,局部硬塑,中~高压缩性,岩芯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偶夹腐物,局部地段为粉质黏土。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5~11击,平均锤击数为7.0击。

层顶埋深为1.9~19.2m,层底埋深为4.4~20.6米,层厚约0.5~14.1米,部分钻孔终孔未穿,场地大部分有分布。

③11粉砂:灰、褐灰、蓝灰色,湿,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中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偶夹腐物。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9~19击,平均锤击数为13.6击。

层顶埋深为3.0~18.7m,层底埋深为5.1~19.2米,层厚约0.5~4.0米。

为③1层中的透镜体,分布不均。

③12泥炭质土:黑灰、深灰褐色,湿,可塑状态,质量轻,孔隙大,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低,夹腐物,层厚薄,不连续。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4~7击,平均锤击数为5.5击。

层顶埋深为2.7~16.4m,层底埋深为4.6~17.0米,层厚约0.5~2.6米。

为③1层中的透镜体。

③2粉质黏土:灰褐、褐灰等色,湿,软塑状态,局部为淤泥质土,高压缩性,岩芯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2~4击,平均锤击数为3.0击。

层顶埋深为2.2~10.3m,层底埋深为7.0~25.8米,层厚约1.8~21.9米,厚度较大,部分终孔未穿。

④粉质黏土:紫红、褐红色,稍湿,硬塑状态,局部可塑。

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为黏土。

标贯实测锤击数为6~13击,平均锤击数为9.7击。

层顶埋深为4.5~22.3m,层底埋深为10.0~25.2米,层厚约1.4~12.2米。

厚度较大,终孔未穿。

场地分布不均。

三、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场地区域上属澜沧江水系洱海流域。

区域内大气降水汇入洱海,经西洱河流入澜沧江。

本工程场地位于大理市天井片区洱海边缘。

项目所经区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地下水与洱海地表水体存在相互补给关系。

地下水较丰富,混合稳定水位一般埋深约为0.5~8.7m。

绝对标高约1964.52~1993.93m。

四、SMW工法桩施工范围漾濞路综合管廊长度1230m,SMW工法桩位于综合管廊两侧,桩径850mm,间距600mm,总计约1390幅。

第三章施工部署一、工期目标拟定于2017年3月10日开工,2017年6月10日完工。

二、安全生产目标严格按照GBT28001-2001标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目标:实现“五杜绝,二控制,三消灭,一创建。

”五杜绝:杜绝重大死亡事故,杜绝多人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二控制:年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10‰以下。

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一创建:创建云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三、质量控制目标总体质量等级达到合格等级,杜绝质量事故,工程全部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四、使用的主要机具设备图表1 主要机具设备表五、劳动力组织图表2 项目部管理人员图表3 主要劳动力安排表第四章施工方法一、施工原理SMW工法桩是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在现场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H 型钢或钢板作为其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

二、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表4 SMW 工法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三、施工技术参数 SMW 工法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采用三轴搅拌设备,桩型采用Φ850@600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采用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1.5,水泥掺入比20%,外加剂木质素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2%。

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必须控制好钻具下沉及提升速度,钻机钻进搅拌速度一般在1m/min ,提升搅拌速度一般在1.0~1.5m/min 。

施工时应保证水泥土能够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提升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孔壁塌方等现象。

桩施工时,不得冲水下沉。

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个小时。

H 型钢必须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3小时内插入,要求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 ,标高误差不大于±100mm ,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H 型钢须保持平直,若有焊接接头,接头处须确保焊接可靠。

H 型钢在地下结构完成后予以回收,故在成桩及浇筑围檩混凝土时施工单位应考虑相应回收措施。

四、施工步骤及施工方法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施工区域的表层硬物,并用开挖导沟设置定位型钢水泥浆液拌制搅拌成桩注入水泥浆液 型钢涂减摩剂 插入型钢 施工完毕型钢回收 残土处理SMW 桩机就位素土回填夯实,路基承重荷载以能行走35T大吊车及DH608桩架130吨为准。

⑴.测量放线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设计图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

为防止万一搅拌桩向内倾斜,造成内衬墙厚度不足,影响结构安全使用,按设计和实际施工要求每边外放10cm,放样定线后做好测量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进行复核验收签证。

确认无误后进行搅拌施工。

⑵.开挖沟槽根据基坑围护内边控制线,开挖沟槽,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沟槽尺寸如图一,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SMW工法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工地要求。

图表5 沟槽开挖示意图⑶.定位型钢放置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200,长约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300×320,长约8~20m,H 型钢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

具体位置及尺寸见下图。

图表6 定位型钢示意图⑷.三轴搅拌桩孔位定位三轴搅拌桩三轴中心间距φ850的为1200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

⑸.SMW工法成桩施工顺序SMW工法搅拌成桩一般采用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和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两种施工顺序,详见下图。

其中阴影部分为重复套钻,保证墙体的连续性和接头的施工质量,水泥搅拌桩的搭接以及施工设备的垂直度修正是依靠重复套钻来保证,从而达到止水的作用。

a).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一般情况下均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施工。

b)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对于围护墙转角处或有施工间断情况下采用此连接。

c).对于围护墙转角处,为保证工法桩的质量和止水效果有时也采用如下连接。

①桩机就位a)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

b)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对龙门立柱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

c)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2cm。

②搅拌成桩施工a)搅拌轴成桩搅拌施工采用一次钻进一次提升的方法,但对于桩底深度以上2~3米范围提升1~2次。

b)钻进施工时为边注浆边充气搅拌,提升时为不充气只注浆搅拌。

充气采用压缩空气,压缩机选用BLT—75A螺杆式空气压缩机,排气量/排气压力为10.0/0.70m3/min/Mpa~7.6/1.20m3/min/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