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每日一练参考答案主编:任秋祯责任编辑:邹昆宏廖东平目录班昭续《汉书》 (4)蔡文姬求情 (5)炳烛而学 (6)薛奎识范镇 (7)芮伯献马贾祸 (8)及之而后知 (9)管仲破厚葬 (10)董叔攀附权贵 (11)王昭君出汉宫 (12)魏收改武学文 (13)千轴不如一书 (14)答苏迈书 (16)答李几仲书 (17)黄庭坚论书法 (18)强弱之辩 (19)邴原戒酒 (20)金农与苍头 (2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22)李西涯与程篁墩 (23)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24)黄鲁直敬重苏轼 (25)张明善讥张士德 (26)王积薪闻棋 (27)苏东坡北归 (28)李贺作诗 (29)蒲松龄之妻 (30)李泰伯改字 (31)康德涵救李梦阳 (32)余文坼意外遂愿 (33)文人相轻 (34)杨维桢执教 (35)青文胜为民请命 (36)郑板桥知潍县 (37)王恭从会稽还 (38)韩云门娶盲女 (39)蔡邕被害 (40)观第五泄记 (41)宴客摆阔 (42)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43)商於子驾豕 (44)诸葛亮传略 (45)申屠敦之鼎 (46)杭世俊喜博 (47)里社祈晴文 (48)赞刘谐 (49)匡衡凿壁借光 (50)杨万里忧国 (51)苏轼私识范仲淹 (52)金农为盐商解窘 (53)蔡邕听琴 (54)郑玄对应劭 (55)冯梦龙补《西楼记》 (56)萧何难汉高祖 (57)永某氏之鼠 (58)陈亢问于伯鱼 (59)郭琇面劾权臣 (60)严君平不仕 (61)海市蜃楼 (62)晏殊诚实 (63)龚遂为渤海太守 (64)班昭续《汉书》【文段翻译】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
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
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
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
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评说】范晔:(班昭)博学高才,(丈夫)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徐钧: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
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萧良有:班昭汉史,蔡琰胡笳。
凤凰律吕,鹦鹉琵琶。
刘克庄: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
刘体信: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
清溪徐曼仙畹兰:倾倒班昭续史才,十年别梦绕苏台。
康有为: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①终②总是2.翻译: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蔡文姬求情【文段翻译】董祀作屯田都尉的官职,触犯法律被判决死罪。
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他。
当时大臣、名士以及从远方外国来的使者满满的坐在殿里。
曹操对他的客人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就在门外,今天我请诸位见一见。
”蔡文姬进来的时候,头发凌乱,光脚走路,向曹操磕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语意非常酸楚哀痛,众人都被她感动了。
曹操说:“就算真的像你说得那么可怜,但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被她的话感动,于是派人追回文书赦免了董祀的罪。
【文化常识】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的女诗人,其父即蔡邕(字伯喈)。
她博学有才辩,通音律。
初嫁卫仲道。
夫亡后归母家。
遇汉末大乱,为董卓部将所虏,归南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有子女二人。
曹操平定中原后,念蔡邕无后代,便以重金赎归,再嫁董祀。
她凭记忆写出了四百多篇古文。
她的《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最为著名。
当代戏剧家曹禺创作有话剧《蔡文姬》。
【评说】蔡文姬面见曹操请求赦免董祀,并为之不懈努力,可见文姬一个足智多谋,与人友善,并且为所爱之人敢于抗争的一个人。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翻译: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你);③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被动词。
炳烛而学【翻译】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
(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
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
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
【评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把人生各个年龄阶层求学的情况比作太阳和蜡烛的光亮,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
虽则烛光不如阳光那样明亮,但比黑暗却明亮的多,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担心学习太晚所设之比喻。
师旷的分析告诉我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学习的状态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但他的分析同样告诉我们:不管怎么样,学习对人总是有好处的,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翻译: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它指代:下面一段话。
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薛奎识范镇【文段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
薛奎作四川地方长官时,初次见面就很喜欢他。
把他拉到官府,让他给自己的孩子讲授学问。
范镇自己愈加谦让,每每走过薛奎的府门便小跑而过(以示恭敬)。
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道他是地方长官的宾客。
等薛奎从四川回调的时候,用马车载着范镇一同返回京城。
有的人问薛奎在四川有什么收获,薛奎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应该会以文章才学为世所知。
”【文言知识】“阳”与“阴”。
古代山的南面叫“阳”,山的北面叫“阴”。
上文“华阳”,即华阳县,它当在华山之南;又,“华阴”,当在华山之北。
而水的南面称“阴”,水的北面称“阳”,恰与山相反。
江苏省的“江阴”市,当在长江的南面;“淮阳”县当在淮河的北面。
【评说】范镇十八岁之年,偶遇成都知府薛奎,接谈之间,赏识其才,惊谓“此乃庙堂之人也!”遂聘至官舍为子弟讲学授课。
范镇却不因此就稍有傲气,他坚持独自步行进出,既不乘车坐轿,亦不许迎送,如此一年有余,守门人尚不知他乃府台上宾。
后来薛奎还朝,随带范镇入京,欣然向人夸示在蜀中“得一伟人”,并预言范镇“将以文学名世”。
果然范镇赋诗论文,迅即蜚声京华。
被评为像司马相如、陈子昂那样;一出剑门即表仪一代,领袖百家的人物。
为人处世,我们该向范镇学习,要懂得谦虚谨慎,对人对事的态度不要骄狂,不要乱摆架子,否则就会使自己处在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
只有不居功自夸、不肆意张扬、平易近人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翻译: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芮伯献马贾祸【文段译文】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
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
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
现在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
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
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
”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中伤芮伯。
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
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
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文言知识】伯仲叔季:“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
老大往往取名为“伯”。
上文芮伯,看来是老大。
老二叫“仲”。
孔子排行第二,故取名仲尼,后人亦称之为孔老二。
老三叫“叔”,老四叫“季”。
上文“芮季”看来是芮伯的小弟了。
月份则是以“孟仲季”排列的,如春季第一个月为“孟春”,第二个月为“仲春”,第三个月为“季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评说】芮季头脑清晰,冷静,对事物的看法入木三分,他劝诫芮伯不该献马,会遭致祸端,但芮伯居功自喜,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并不接受芮季善意的劝告,他明明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
从芮伯的角度看,虽然他的献马有个人邀功的嫌疑,但我们不能否定他对大王的好意,但好心却未必能办成好事。
要想办好事,只有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光靠一颗火热的好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表达和传递好心的方式,要有办成好事的谋略技巧,有循序渐进的步骤。
狗的主人在教训他的狗,你为了保护动物去打人家主人,你想救助的狗反过来会咬你,你能怨狗恩将仇报的咬你吗?地震中刚救出来的伤者,你不懂救护知识,上去就背走,被救出的人,没被地震压死,可能让你折腾死了。
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有客观的原因,但更多是主观的原因。
在办好事前,一定细想下,你要办的好事,对于被施予者来说,他是不是领情,是不是理解你的用意或者欢迎你的施予。
而且你要办的好事,从结果导向来看,不仅是对你有利,对被施者也应是有利的才行。
凡事因势利导,不可率性强求。
欲求和谐冲盈,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思考与练习答案】1.解释: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翻译:①你没什么用来应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