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 ppt课件
室性心动过速
定义:简称室速,指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期 前收缩,期间没有正常的搏动。如不及时处理,可发 展为心室颤动
病因: 1、室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最常见为冠心病,特
别是心肌梗死。
2、其次是心肌病、风心病、二尖瓣脱垂、心力衰竭等。 3、其他如洋地黄中毒、缺氧、电解质紊乱等。
室性心动过速
绞痛和心力衰竭现象。 阵发性房颤可突然发生,突然终止。 听诊:心律极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及脉
搏短绌。
房颤 治疗要点:
1、积级治疗原发病 2、阵发性:如持续时短,偶发、症状不明显者可不
治疗。 3、持续性:① 控制心室率+抗凝
②药物复律或电复律术 4、慢性房颤无禁忌应采用抗凝治疗
常用抗凝药:华法林 5、射频消融术
心率估算法
心率数
❖300 ❖150 ❖100 ❖75 ❖60 ❖50 ❖40 ❖……
一个RR间期的大格
1 2 3 4 5 6 7.5 ……
几种常见的危险性心律失常
房颤 正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室扑和室颤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症
房颤
恶性心律失常
定义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 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可以迅速导致晕厥、心绞 痛、心力衰竭、休克甚至心搏骤停的心律失常称为危 险性心律失常。
护士应熟练掌握心电图,能够识别心律失常,特别是 致命性心律失常,熟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使用方法等,并掌握急诊非药物治疗(如电除颤)的 配合。
心电图特点 ★心率150~250次/分,心律规则 ★ P波为逆行性(Ⅱ、Ⅲ、aVF导联倒置) ★波形态及时限正常 ★起止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 ★暂时性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治疗要点:
1、刺激迷走神经 2、药物:腺苷为首选药 3、无效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但已 用洋地黄者不应接受电复律治疗 4、具备抗心动过速功能的起搏器治疗 5、射频消融术安全、迅速、有效且能 治愈
心电图波形、波段的命名及测量
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
肢体导联放置
右手---红 左手---黄 左脚---绿 右脚---黑
正常心电图型
※PIP-QRS-ST-T-U ※I直立,PaVR倒置 ※P-R间期:P波开始至QRS
波群开始0.12-0.20s
※QRS时间:0.06-0.10s ※ST:略呈上斜型 ※T:与QRS波群方向一致 ※U:与T方向一致、直立
病情评估与判断
初始评估:评估任何危险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关键是确 定是否存在脉搏,如果没有脉搏,立即心肺复苏,如 果存在脉搏,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是否稳定,如 不稳定,需要紧急处理
进一步评估: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时, 评估心电图,确定QRS波是宽还是窄,是规则还是不 规则。
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定义:由于心房内多处异位起搏点发出极快而不规则的冲
动引起心房不协调的乱颤 轻重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
心室率>120次/分,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现象则需要处理 心室率>150次/分,患者可发生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率>180次/分,可能引起室颤
病因:持续性房颤:绝大多数为器质性,风心二狭最常见
临床表现 与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变不同而异
•非持续性室速通常无症状 •持续性室速
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重要脏器血供减少症状 听诊HR:140~220次/分,心律稍不规则
S1强度可不一致(属高危性)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点 ★心室率一般为100~250次/分,心律可稍不规则 ★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而迅速出现的室早 ★ 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有继发ST-T改 变,
心律失常的分类 窦速
起源异常
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缓 窦性心律不齐 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停搏
按发生原理
异位心律失常
被动性 逸搏 逸搏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传导异常
预激综合征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扑动、颤动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按心率快慢
快速型 早搏、扑动、颤动、心动过速等 缓慢性 病窦、窦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病因
危险性心律失常有许多潜在的病因,有的有症状,有的 无症状。
器质性心脏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病、先天性心 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药物中毒: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等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镁等 长QT综合征
发病机制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包括冲动形成的异常和(或)冲 动传导的异常。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 室结的远端等处的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律性。自主神经 系统兴奋改变或内在的病变,均可导致不适当的冲动 发放。此外,原来无自律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 肌细胞,也可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自律性。冲动传 导异常可以产生折返,折返是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见 发病机制。
阵发性房颤:正常人情激、手术后、运动、急性酒 精中毒、部分由器质性心血管病引起
房颤
100~160次/分快速率房颤
<100次/分慢速率房颤 心电图特点: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600次) ★ R-R间期绝对不等 ★ QRS波正常。
心房颤动临床表现
心室率不快,病人可无不适; 若心室率超过150次/分,病人可表现为心
1.心悸 :心律不规则。 2.胸闷、胸痛:快速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或加重冠状动脉供
血不足。
3.气急: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4.黑朦、晕厥:严重的心电过缓或极其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减少心输出
量,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
5.昏迷 心搏停止持续,继之呼吸停止。
(1)P波 为左右心房除极波。 (2)PR间期 为心房激动传导到心室所需时间。 (3)QRS波群 为左右心室除极波。 (4)ST段 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5)T波 反映心室快速复极过程。 (6)QT间期 为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 (7)U波 为心室后继电位变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定义:简称室上速,指起源于希氏束分支以上的 阵发性、规则、快速性心律,相当于一系列快速 重复出现的期前收缩。
症状轻重取决于心率快速程度与持续时间
病因:较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亦见于器质
性心脏病者,如风心病,高心病,冠心病,甲亢性心 脏病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