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
【摘要】基本功训练是“三基”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基层队伍建设中,有效提升了岗位职工操作技能,提高了职工创新创效、小改小革能力,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储备人才,顺应油田后期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采油厂供电队肩负着采油厂高压生产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电网维护的任务,在此,持有多种岗位资格证的操作员工显得游刃有余,他们不仅缓解了人员短缺的问题,还有效地缓解了供需矛盾,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稳定性,为油田后期开发起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为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生产保障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笔者作为采油厂的一名员工,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思想;舆论;素质
一、重舆论“引导”,是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基础。
时下,在个别单位,特别是操作岗位员工,不思进取的思想十分严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十分突出,不求精益求精,但求无过,不求技术上的小改小革,创新发展,但求继承老的传统习惯。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忘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时代成长理念,继承和发扬没有很好的得到传承发展。
正确的舆论“引导”氛围显得十分必要。
舆论“引导”就是让员工在学习上、工作上创造不断进步的思想境界,让全员得知: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无瑕疵的创新理念,在思想上敢于进取,在行动敢于创新,以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树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学风和刻苦钻研的毅力;二是教育全员要有时代的紧迫感,追求新技术渴望感。
在油田开发的后期,为挖潜增效,技术在不断进步,设备在不断更新,新工艺、新技术不断的运用,迫使岗位员工去掌握新的操作技术和操作技能,不然就失去的科技进步在油田开发上的成果运用。
至此,基层单位要常常教育职工在岗位能力上要有“坐不住、停不下”的紧迫感,在新工艺、新技术上的掌握上,要有“不落伍、赶超前”的渴望感,时刻追随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不折不扣地为服务油田大开发、大发展;三是教育岗位员工人人都是师傅的成就感。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油田发展的今天,留下了成千上万老石油人的足迹,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得以传承,某方面的革新、优化也在现阶段广泛运用,成为油田开发的先导。
人都会老的,你给新人留下了什么?你在新人的记忆是什么?你给新人传授了什么?作为当代石油人,我们要有奋发向上的学习态度,敢为人先的精神,学无止境的愿望,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先头兵,为油田发展尽职尽责,成为油田传帮带的佼佼者,已成为新一代石油人的师傅而自豪。
二、重“激励”,是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对基层岗位员工来说都起着正面的作用,为较好胜任本职工作,服务油田发展凸显成效。
在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过程中,我们大多都运用了正面激励的方式加以引导与实施。
发现人才。
当前,在油田实施的一年两季的技能鉴定工作与岗位薪金递增的有机结合,油田实施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一年一度的集团公司、局、厂工人技术比武工作的开展,都为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人才队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在抓好日常岗位技能操作、影响施工进度、妨碍安全生产的技术小改小革不断递增,我们都为员工积极申报,加以奖励,记录档案,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创新能力,在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中成长;营造环境。
在供电队主要工种有配电线路工、
维修电工,肩负着24小时保生产、保上产的工作任务,人员缺口大。
为确保服务生产的需要,我们鼓励员工在取得本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多参与其他工种知识学习、技能操作锻炼,多参与技能鉴定,取得与本岗位有直接关系的岗位资格证书,提高服务上产的能力,为建立一专多能复合型队伍铺平了道路。
履行师职。
每年新员工入厂,都有几个月的实习期。
至此,我们在师徒选配上,优先考虑那些操作技能精湛、掌控多项技能的员工进行担任。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精湛的师傅培育出技术过硬的徒弟,在适应工作环境上表现优越,为油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证。
重用聘任。
石油行业,工种繁多,工作标准要求高,操作要求严格。
在每一年的后备干部选拔上,我们着重考虑在工作岗位上表现技术精湛,为人坦诚,事业心强,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员工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踏实肯干,爱岗敬业,技术过硬,遵纪守法的优秀员工。
三、重“培训”,是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一是创造培训环境。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和教材;培训方式是提升了全员操控空间。
我们根据员工的自身学习状况,掌握技术水平上考虑,一方面从基础知识、基础原理、基础操作入手,有浅入深,分层实训,让员工们全面掌握所在岗位操作技能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从涉及到各操作岗共性方面入手,拓展员工思路,共同掌握其本质,达到了技术共享,提高了全员整体技术能力;培训教材拓展了员工的创新发展空间。
新的培训教材,更好迎合了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新教材的渗入,拓展了员工的创新观念,提升的员工的想象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掌控能力,在实际生产中非常重要,是有效避免机械事故、施工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对新入厂的员工,我们在技术上从基础的“应知应会”、“十字”作业法入手,普及岗位知识。
在操作上,我们让技术精湛、技术娴熟的老师傅手把手传授操作技能和要领,并做到有问必答,有卷必做,做到了课上有问题,课下有检验,理论与实际运用扣扣相连,有效提高的新员工的接受和掌握能力;对工龄时间略长的员工我们从排除一般故障和日常生产中发现的新问题入手,提升他们应急避险、维护维修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机械问题时不时出现。
问题的出现我们并不害怕,关键在以后工作中的避免。
新问题我们记录在案,培训在即,达到人人掌控,实际运用培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了有的放矢。
四、重“推广”,是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升华。
“推广”可以说是“继承”,是对成熟技术的延续,是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的肯定。
培育复合型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经验积累和实践运用结果。
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在成果的运用上付出的不同常人的心血和精力,珍惜他们的成果,传承他们的经验,让一代一代石油人在生产经营中发扬光大,让复合型人员对自己的付出从内心感受到无比光荣。
参考文献
[1]包尚贤.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好职工队伍建设《江西煤炭科技》,200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