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率债投资策略

利率债投资策略

利率债投资策略
四季度来看,利率债供给将有明显下降,而中长期来看,置换类地方债供给也会减少,供需关系仍有利于利率下行。

在配置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四季度债券尤其是利率债的供给会较为明显的减少。

在专项金融债放缓的情况下,由于政策性银行此前发行节奏较快,进入四季度的供给预计会较为明显放缓,可能11-12月份会进入发行真空期。

地方债方面,目前累计发行量也已经超过5万亿,按照我们估计的年内6-6.5万亿的发行量,年内剩余的发行量也只有1万亿左右,供给压力也明显减轻。

此外,如果进一步考虑明年一季度,由于国债实行余额管理,一季度净增量为0,一季度利率债供给量一般也较低。

因此,从四季度到一季度过去的几个月来看,利率债整体的供给处于低位。

对于布局明年行情的机构而言,如果考虑四季度到一季度整体供给较少,可能会有提前打底仓的行为。

此外,从中长期来看,考虑到明年是地方债置换的最后一年,到了2018年,会突然少掉几万亿的置换地方债供给,令银行表内更缺资产。

因此站在银行自营资金的角度来看,明年也会尽量增加对地方债和债券类资产的配置,未雨绸缪。

尽管明年政府可能会适度增加赤字,相应增加国债和赤字类地方债的供给,但明年房地产销量逐步降温的情况下,居民贷款增量可能也会相应回落。

如果明年
居民贷款增量回落到往年正常水平,将比今年少2-3万亿,那么即使赤字增加2-3万亿,可能也就抹平了居民贷款的回落量,并不会明显增加供给压力。

何况赤字规模可能难以有这么明显的提升,毕竟2016年的中央和地方赤字合计2.18万亿,对应赤字率不到3%,如果提升2-3万亿赤字,赤字率会超过6%,政府在赤字提高幅度上可能会有所保留。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两个季度,债券的供需关系会因为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而趋于改善。

如果需求方更多来自表内的低成本资金而非表外的高成本资金,那么债券牛市的延续会更为健康且可持续。

从反脱媒和银行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债券的驱动力会更多回到银行表内自营资金。

从国债市场的投资者占比来看,在2015年之前,银行自营资金占据80%甚至更高的份额,而2015年银行自营比重降至不到50%,今年银行自营比重有所回升。

由于银行的增量存款资金成本较低,配置国债和地方债,由于免税效应,这些债券折成税前的收益率仍普遍有3%甚至更高,因此息差仍有压缩空间,对应债券利率可以继续下行。

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望下行到2.5%-2.6%,30年国债收益仍可能朝3.0%关口进发。

A个券选择策略在个券选择上将根据拟合收益率曲线的实际情况,挖掘收益率明显偏高的券种,若发现该类券种主要由于市场波动原因所导致的收益率高于公允水平,则该券种价格属于相对低估,将重点关注此类低估品种,并选择收益率曲线上定价
相对低估的期限段进行投资。

B久期策略久期是衡量组合相对于利率变化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影响市场利率的各种因素(如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走向、资金供求情况等)的分析,判断市场利率变化趋势,以确定投资组合的久期目标。

当预期未来市场利率水平下降时,将通过增持剩余期限较长的债券等方式提高投资组合久期;当预期未来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将通过增加持有剩余期限较短债券并减持剩余期限较长债券等方式缩短投资组合久期,以规避组合跌价风险。

C息差策略息差策略是指利用回购利率低于债券收益率的机会通过循环回购以放大债券投资收益的投资策略,即利用买入债券进行正回购,再利用回购融入资金购买收益率较高债券品种,如此循环至回购期结束卖出债券偿还所融入资金。

D流动性管理策略为满足流动性要求,将根据市场资金面变化情况,通过回购的滚动操作和债券品种的期限结构搭配,动态调整并有效分配投资组合的现金流,在保持充分流动性的基础上争取更高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