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二阶段:1959—1980停止发行公债; ◎第三阶段: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当年发
行49亿元。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五)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 —最潇洒的信用
1.定义:是指企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向消费 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2.形式:赊销、消费贷款。 赊销是商业信用在消费领域中的表现。如:
②过量发展消费信用会导致信用膨胀;
③延期付款的诱惑下,对未来收入预算过大使消 费者债务负担过重,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六)国际信用(International credit)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 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 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概述
口头承诺---挂账信用---书面信用工具(固定格式)—— 票据 —— 非流通票据 可流通票据 必须经过背书;
付出代价的人可获票据所有权
最常用的是汇票、本票、支票。
(二)短期信用工具
期限在一年以下的。 有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旅行支票和 信用卡等。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 第二节 利息与利率 第三节 利率理论 第四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信用(Cred、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二、现代信用形式 三、信用工具 四、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信用与信用的产生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2)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由银行发出, 交由汇款人自带或由银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此 向指定银行兑取款项。 银行汇票涉及四个关系人,即汇款人、发票人 (汇出银行)、持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兑 付银行)。 •银行汇票特别适合于异地采购的交易。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二、信用的形式
A.高利贷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家信用 E.消费信用 F.国际信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高利贷信用—最古老的信用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实物或货币而获取高额利 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 息资本的形式。
1.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奴隶社会和封建
1.含义:是指银行、货币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 机构以贷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的特点:
(1)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是一种间接信用;
(2)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4)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对银行信用与商业 信用的需求不同。
3.银行信用的发展:
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信用是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商品货币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同商品 交换出现延期支付、同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 发展密切相联。
第一,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 上产生的。(出现赊销即延期支付)
第二,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 才能发生。
信用产生后,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形式。
社会,称为前资本主义信用。 高利贷之所以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广泛
发展,是由当时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 决定的。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2.主体
债务人有:小生产者、奴隶主和封建 主—享受奢华和政治需求。
债权人有:商人、宗教机构、奴隶主和 封建主、专门从事贷款的高利贷者。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2)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指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 期内向指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 商业汇票涉及三个关系人,即出票人(债权人)、 付款人(债务人)、收款人或持票人。 • 商业汇票必须经过付款人承兑才能生效。由购货人 承兑的即为商业承兑汇票,而由银行受购货人委托承 兑的则为银行承兑汇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四)国家信用(National credit) —最安全的信用
1.定义:是指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
用形式。 2.国家信用的形式
n 国外信用:向外国政府借款、向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向国外 商业银行借款以及在国外发行债券等形式。
n 国内信用:发行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券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5、下列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是(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国际商业信用:是以出口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如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提供的信用。 如出口信贷、进口信贷;
政府间信用:由财政部出面借款。特点:数额一 般不大、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非生产性支出。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 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信用 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 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5.旅行支票:是由银行或旅行社为方便旅 游者而签发的一种定额支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长期信用工具:包括股票和债券
1 、股票 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持有人 即为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的各种权力。 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2 、债券 债券是由债务人发行的,证明债权人有按约定的条 件取得固定利息和收回本金的权力凭证。 债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 司债券 。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商业信用始终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2)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 用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 (3)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 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年)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 极作用。 (2)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除只准对采 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 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 (3)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 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三)银行信用(Bank credit) —最广泛的信用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4.高利贷信用的作用
第一,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利贷信用是 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因 素之一;
第二,主要作用是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二)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 —最基础的信用
1.商业信用的概念 商业信用是指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思考
1、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
票的区别?

2、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哪 个更容易被接受?
3、支票(Chaque,Check)
支票:是指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 求银行从其存款账户中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持票人或 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支票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 础。
2.商业信用的特点 (1)信用主体是厂商:债务人、债权人都是厂商。 (2)信用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与整个经济
发展方向一致。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3.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授信规 模局限性
(2)授信方 向局限性
3.高利贷信用的本质(特点)
利息率高—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 贷活动。高于30%,100%—200%的年利息率常见。 我国的华北的“驴打滚”、江浙一带的“印子钱”、 广东的“九扣十三归”等。 非生产性—高利贷资本的来源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暂时闲置的资本,而是靠掠夺剥削而来的社会生 产以外的财富。从高利贷的用途看,奴隶主和封建 主是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和巩固统治,小生产者则 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是再生产。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3、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账户所有者 银行
持票人或指定人
支票的流通是以活期存款为基础的。支票可以提 现或者转账。
现金支票,既可支取现金,又可转账。 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4.信用证: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开具的付款 保证书。信用证包括商业信用证和旅行信 用证两种。
• 商业票据可以背书进行转让。背书人必须承担连带 责任。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还可以提请银行贴现。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2、银行票据
银行票据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由银行承担付款义 务的信用工具;它包括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1)银行本票
• 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本票有两个关系人,即银行(发票人)与收款人 (持票人)。 •银行本票主要用于在同城范围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 中进行支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