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说课技巧 PPT 课件
初中英语说课技巧 PPT 课件
2.说教学目的
❖ 教学目的是指在教学设计中确定的该课教学 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对课堂一切教学活动起到 宏观的调控作用,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 据。首先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注意目的完 整性:应包括认知目的,情感目的和技能目的。 然后阐述确定教学目的依据:教学目的确定既 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最 后指出目的可操作性:目的要求明确、具体,能 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
说课的特点
❖ 说课是教师写教案基础上的再提高 , 它能帮 助教师对上课有理性的认识,是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备课研究活动。
❖ 说课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双向备课交流活动 。 教师面向同行介绍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回答 上课将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这三个 问题。
❖ 说课是将已有的教案转换成类似于 “演讲稿 ” 的材料 ,要求以简洁的语言谈思路,谈构思过 程以及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原理。 其目的是帮助 教师进一步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
说教学手段
❖ 说教学手段的选择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 选择及其使用方法。常见的是利用多媒体辅助英语 课堂教学(CAI),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音像功能强、 信息量大、趣味性强,能使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英语, 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老师可以制作和 运用课件,把文字、声音、图像等结合起来,教师还 可以利用影片、录像对情景进行剪辑,反复播放某一 句、词、段,还可以利用各种字体、字型、符号等使 得板书生动、直观、醒目,这些都会加快教学节奏, 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巩固。
初中英语说课技巧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王洪涛
什么是说课?
❖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大约是 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用简 要精确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所教学的这节课 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包括教法学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设计的理论依据。 着重 向别人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 “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属于教学研究范畴,讲课属于课 科特点,力求简明扼要 ❖说课要有理论色彩,突出创新意识
❖ 好的设计都有教学着力点,都有激发授课对象 思维火花的闪光点,说课时必须把这些闪光处 突出出来。另外,说课本身也是具有创造性的 活动,应该常说常新,不落窠臼,摸索出适合于 自己教学风格的说课模式。
说学生
❖ 外语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良好的师 生关系是外语教学的必要保证,真正做到英语 教学的完善,老师就必须了解教学对象——学 生。他们的态度、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 习风格、现有水平都是怎样?再有,谁旧知识 还没有掌握牢固?谁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力 差?谁学习英语有心理障碍?谁上课不爱发言、 口语比较差?等等。只有抓住了学生,在英语 教学中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从而提 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单元的教 学重点为词汇,词组搭配和现在完成时的用 法。
❖ 教学难点为现在完成时的含义和用法,能在 交际中准确地运用现在完成时来描述或表达 过去的经历。
4.说教材地位及作用
❖ 教者首先需要讲清这一篇课文在整个单元、 在这一册,甚至是中学英语全套教材中的地 位、作用及其意义,主要是说明白它与前面 有什么联系,对后面有哪些作用,而不是孤 立地去看待教学内容。一定要理解教材编排 的基本思路、基本理念。一般来讲,这一部 分都可以借鉴教学参考书中的教材说明一栏。
❖ (5)文化意识:
❖ 通过他们描述过去的经历,了解一些西方国 家的风土人情。
3.说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的知识点的内 在联系及其语用价值。其确定的依据要从教 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年龄 特征等方面来加以说明。教学难点是指学生 难懂的、教学中需要着力讲解或讨论的知识 点。其确定的依据要从造成学生难懂的原因 来加以说明:一种是教材内容较深或概念比较 抽象;一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基 础知识。有时教学重点就是难点。
❖ 一般一节课以一、两种教法为主,穿插渗 透其它教法。教学中只有“一法为主,多 法配合”,才能使教学生动有趣。一旦确 定了教学方法,就应该介绍为什么采用这 些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什么 途径有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预计达到什 么样的效果。运用比较法,旁证自己所确 定的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在具体实 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说出自己的改进意 见。
❖ (2)语言技能: ❖ A.能用现在完成时的各种形式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
达过去的经历。
❖ B.能掌握现在完成时中几个词组的正确使用,如: ❖ have been to,have gone to,have been in 等。 ❖ C.能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话题范
围内的单词和习惯用语。
我们在图文对照、学习课文时,在备课时只 要写出这一步骤即可,但是在说课中则必须 讲明为什么要图文对照。 所以你就要站在较
高的理论角度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为了培 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感悟能力, 以此增强
他们对文本的体验、感悟、理解,同时有助 于对文本内容的总体把握,这就是为什么这 样学。 ”
说课与讲课的异同
以下是对学生特点的另一种分析
❖ 1)对新教材以及本单元内容有一定了解适应, 但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对教师依赖性较强;
2)对事物有好奇心,思维活跃,但思考不深 入,逻辑性不强;
3)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因为害怕出错而怯于在 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教学方法
❖ 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现在的外语教 学是交际教学新模式,教学中要做到内容和形 式的统一,不但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 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的语言 材料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综合为主,以语言形 式、内容、功能统一的语篇为主,按照导入、 呈现、演示、操练、练习、复习等教学步骤 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要考 虑是否取得最佳效果,二要考虑师生的劳动是 否最少。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遵循“教学 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
说课的意义
❖说课能够展现教师备课中的思 维过程
❖能够展现教师对大纲、教材、 教参的理解和把握
❖能够展现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 先进教育经验的理解水平
说课中要把握好 两个关系
❖分清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分清说课与讲课的关系
❖ 说课与备课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说课与备课都必须回答“教什么”与“怎么 教”的问题,但是说课还必须回答“为什么 这样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教学 环节从现代教学理论的角度进行阐述。 比如,
❖ 但是,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英语老师是活 的,计算机是死的,人应该控制机器,因此选择 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目的性、实用性、可操 作性和新颖性。教具的选择,一忌过多,使用过 频,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具的展览;二忌教学手段 过简,不能反映英语课的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 于形式,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不能起帮助 作用。
❖ (3)学习 策略:
❖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要求学生能通过上下文内在 的逻辑联系和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现在 完成时来准确地表达过去所发生的经历。
❖ (4)情感态度: 通过对本单元的任务性活动,我的目的是让 学生们用英语描述他们过去的经历,同时能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 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接近生活常态 的交际中能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 主动请教。
❖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好,中,差等生都 有),他们学习英语既感到好奇又担忧,希望能 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他 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更多的机会来说英语,减 少他们的恐惧感,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 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 时在阅读和书面表达中加以落实,提高他们综合 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 语言功能: ❖ 学习和增加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 ❖ 语言结构: ❖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quarium ❖ Yes,I have been to an aquarium. ❖ No,I haven't. ❖ I' 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我们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9 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下同)
❖ 一、教材分析: ❖ 1、教学内容: ❖ 本单元是Go for it ( 下 ) Unit 9。主要围绕"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这一主题 展开各种教学活动,并以这一主题引出现在完成时 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以及特殊疑问句等语言功能。 本单元旨在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交流环境, 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 的能力。并让学生能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有限的课堂实践活动,拓展以往的经 历,能准确地用英语来表达。
❖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总目标 的具体描述,结合本单元这部分的教学内容 及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单元的内容进 行如下处理,目的是突出重点,使课堂节奏 紧凑,衔贯。本单元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 是Section A,第二课时是Section B, 第三 课时是Self Check, 第四课时是 Reading, 最后一部分是 做练习,以学生的自测为主, 然后予以校对。
❖ 我们更要使学生不仅理解枯燥的语法,还要 让学生会用新学的语法知识来表达思想。
5.说教材处理:
❖ 教材处理是指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 行加工,转化为课堂教学“导”的形式的创造 性行为。说对教材的处理应说出:对教材内容 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特 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哪些内容应总结概括,哪些 内容需解释发挥,哪里需详讲,哪里需略讲,以 及这样处理的理由等。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 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有创造性,符合教 学各方面的具体要求。
❖共同之处:
❖最终目的都是确定实现教学目标 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