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5
• 分布
• 亲脂性药物对脑组织有高度亲和力,亲水性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所以脑组织中含量也少,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低。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6
• 排泄
• 亲水性药物仅少量在肝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时,血浆中半衰 期延长,半衰期可达50h,易中毒;
• 亲脂性药物口服吸收后经门静脉入肝脏,几乎全部被肝脏所 代谢,在肝功能受损时,尤其肝硬化患者血浆蛋白减少,血 浓度可明显上升,产生蓄积中毒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 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 按作用特性分:
1)非选择性:竞争性阻断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 体,如吲哚洛尔、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等;
2)选择性β1阻滞剂:对β1受体有更强的亲和 力,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3)α、β双重阻断:一些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 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活性,如卡维地洛、 阿尔马尔、拉贝洛尔等。
• 对代谢影响小,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美托洛 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较安全用于伴糖 尿病、COPD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 者。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3
应用特点
• 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均应长期应用β阻滞剂作为二级预防, ST段抬高的MI或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如在急性期因禁 忌证不能使用,则在出院前应再次评估,尽量应用β受体 阻滞剂,以改善预后。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7
不良反应
• 肢端循环障碍:可在某些病人中引起肢体 温度降低,脉搏消失 ,甚至发生发绀和 肢体坏疽,但美托洛尔对缺血肢体的温度 影响较小。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8
不良反应
• 撤药综合征:长期治疗后突然停药可发生, 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绞痛恶化, 与长期治疗中β肾上腺素能受体敏感性上 调有关。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7
• 浓度-效应关系
• 在治疗高血压患者,如普萘洛尔的血药浓度与降压效应 很少相关,可能阻断不同部位的β受体,要求不同血药浓 度以达到最大的效应,同时所治疗的疾病病因也是多源 性的,因此,不可能制定出都能适用于每个患者的最佳 方案,必须调整剂量到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期间可出现多
梦、幻觉、失眠以及抑郁等症,特别是脂 溶性强的药物如普萘洛尔更为明显。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6
不良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 代谢系统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很低,但胰岛素依赖型 (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非选择性β阻滞剂后 可掩盖低血糖的一些警觉症状(如震颤、心 动过速),但低血糖的其他症状(如出汗) 依然存在。
8
临床应用
• β受体阻滞剂如今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 、心肌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最 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病药物之一。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9
• 心律失常 β 受体阻滞剂常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窦速、房早、室早、 房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速。
• 主动脉夹层 内科治疗常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硝普钠,减少血流对主动脉的冲击, 减少左心室的收缩速率以减缓病情进展。[3]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2
• 按药动学特点分:
1)脂溶性:易从胃肠道吸收和到达体内各脏 器,极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而消除,如普萘洛 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2)水溶性:不易通过细胞膜,胃肠道吸收也 较差,以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 如阿替洛尔、索他洛尔、吲哚洛尔等。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 左房室瓣脱垂 对于有症状的左房室瓣脱垂患者,β受体阻滞剂通常作为首选药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1
应用特点
• 对于所有的慢性收缩性HF,心功能Ⅱ~Ⅲ级或Ⅰ级伴LVEF <40%的患者均需终身应用β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 耐受,心功能Ⅳ级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 也可应用,重要的是应尽早使ACEI和β阻滞剂两者合用,以 改善预后。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4
不良反应
• 心血管系统
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房结功能障碍 :β 阻滞剂减慢心 率、抑制异位起搏点自 律性、减慢传导和增加房室结不应期。所以 有心脏传导阻滞病史、病窦综合征或存在Ⅱ 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是禁忌的。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5
不良反应
• 呼吸系统
支气管痉挛: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气道阻力增 加,诱发支气管痉挛,故禁用于哮喘或支 气管痉挛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可用于舒张期HF,尤其适用于伴高血压和左室肥厚、MI、 有快速性心房颤动而需要控制心率的患者。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2
应用特点
• 是初始和长期应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可单用 或与其他降压药联用,无并发症的年轻高血 压患者可积极考虑应用。
• 高血压合并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 性HF,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优先 使用β阻滞剂。
• 心肌病 在有症状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治疗,可控制心室 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使心室充盈及舒张末容量最大化,改善心肌顺应性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扩张性心肌病伴或不伴心力衰竭的治疗,可减轻症 状、预防猝死和改善预后。
• LQTS LQTS(遗传性QT延长综合征):除非有严重的禁忌证,β受体阻滞剂是 当今对有症状的LQTS患者的首选治疗。若无绝对禁忌证,推荐终身服 用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到 2015年止,认为,对于无症状的LQTS患者,也推荐应用β受体阻滞剂。
• 其他不良反应:腹泻、恶心、胃痛等消化 道症状,也有少数人服用普萘洛尔后引起 白细胞下降、感觉异常、皮疹等,但这些 不良反应并不常见。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19
不良反应
• 中毒:中毒的症状有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眩晕、思 睡及意识丧失,一般服药后半小时开始出 现毒性症状,12小时症状最为严重,可持 续72小时。
3
作用机制
• 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 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儿 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 构及功能。
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4
药代动力学特点
• 吸收
• 口服后自小肠吸收,由于受脂溶性的 高低以及通过肝脏时首过消除的影响, 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