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西省化学竞赛初赛试卷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及指导

2020年山西省化学竞赛初赛试卷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及指导

在化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国初核心知识点、明确一条合理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

化竞知识庞杂,不少学化竞的同学对于自己应该学什么,或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摸不清头脑,甚至有些同学临近考前了,还在问这个知识点国初考不考,要不要学。

因为对国初核心知识点不够了解,并且没有一条清晰合理的学习路径,走了不少冤枉路。

温馨提醒:在开始学习国初知识之前,同学们需先研读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基本要求(2008年4月版大纲),了解国初考试对知识点的要求。

以下为分模块需掌握的知识点:化学基本原理1.现代化学入门:宏观手段对物质的分类,原子的发现,测量,有效数字,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2.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轨道,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3.成键&离子键:化学键,电负性,键的极性,离子,离子晶体结构4.共价键理论&分子结构:共价键,键能,Lewis结构,八隅体规则,价键理论,VSEPR理论,杂化轨道,分子轨道理论5.气体: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理想气体定律,Dalton分压定律,Henry定律6.液体和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液态,金属和金属键,晶体结构初步7.溶液的性质: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相似相溶,蒸气压,熔沸点,胶体8.化学热力学:焓,Hess定律,标准生成热,键能,熵,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自由能,自由能和平衡,Gibbs-Helmholtz方程及应用9.化学平衡: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10.溶液中的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电化学,配位平衡&配位结构初步11.化学动力学初步&核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催化剂,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同位素,核裂变和核聚变有机化学1.有机结构基础:基本概念,成键和结构,有机酸碱理论2.烷烃、环烷烃、构象:烷烃、环烷烃、构象3.立体化学:对映异构、非对映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4.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自由基反应、烷烃的自由基反应5.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烃、碳正离子,SN1,SN26.消除反应:E1, E2, Substitution Vs Elimination7.醇、醚:醇、硫醇、醚、环氧8.烯、炔的加成反应:构对比;亲电、自由基、亲核加成9.烯、炔:氧化、还原、聚合反应10.醛、酮:羰基、亲核加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氧化、还原、wittig反应11.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卡宾12.缩合反应:烯醇、烷基化反应、与羰基反应13.共轭、芳香性:共轭体系、分子轨道理论、芳香性14.共振、芳环的取代反应:共振论、芳环亲电取代、芳环亲核取代15.周环反应:前线轨道、经典周环反应机理举例16.重排反应:经典重排反应机理举例17.有机波谱分析:IR、MS、NMR在有机产物和中间体结构表征中的综合应用。

重点是NMR。

无机元素和结构1.元素化学:常见主族元素和第一过渡周期元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等2.晶体结构:晶体、晶胞、晶系、等径圆球密堆积、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3.配合物结构:pei合物基本概念,配合物立体化学,晶体场理论,配位反应2020年山西省化学竞赛初赛试卷押题密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迟到超过30分钟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开考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防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题时,请将第Ⅰ卷每小题答案选出后,填在第Ⅰ页答卷表格的对应空格内,否则不给分。

●第Ⅱ卷各题的答案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不得用铅笔答题。

●姓名、准考证号、辅导教师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指定位置,写在其它地方按废卷论。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Cs 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 [223]Ra[226]A c-La Rf Db Sg Bh Hs Mt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阅卷者第Ⅰ卷选择题答卷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得分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

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Pb3O4也可以写成PbO·Pb2O3B.不能用电解AICl3溶液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MgCl2溶液来制取金属镁C.Fe和S直接化合不能得到Fe2S3,AI和S直接化合也不能得到AI2S3D.FeS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CuS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2.无色溶液可能由Na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④肯定有Na2CO3或NaHCO3、⑤肯定有MgCl2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⑤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4.在对醋酸盐进行的甲烷发酵研究时,曾做过如下同位素示踪实验:CD 3COOH −−→−OH 2CD 3H+CO 2, 在同样反应条件下,预测反应CH 3COOH −−→−OD 2的产物是A .CH 4+CO 2B .CD 3H +CO 2C .CH 3D +CO 2 D .CH 2D 2+CO 2 5.下列有机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消去反应的是A .CH 3CH 2OH B .HOCCHCOH O OH OC .CH 3-CH=CH-COOHD .CH 3-CH 2-C(OH)H-COOH6.已知在pH 为4~5的环境中,Cu 2+、Fe 2+几乎不水解,而Fe 3+几乎完全水解。

工业上制CuCl 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A 加入纯Cu 将Fe 2+还原为FeB 向溶液中通入H 2S 使Fe 2+沉淀C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通入NH 3,调节pH 值为4~5D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加入纯净的CuO 粉末调节pH 值为4~5 7.下列变化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K 时为1.335g·L -1,在293K 时为2.5 g·L -1B .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C .丙酮在己烷和三氟甲烷中易溶解,其中在三氟甲烷中溶解时的热效应较大D .SbH 3的沸点比PH 3高8CO 3氧化,其反应可表示为:COCCCO;苯分子中单、双键可以互变,且苯也能被O 3氧化。

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 8H 10,若将2mol C 8H 10被O 3氧化后,可生成3mol HCCH OO 、2mol HCC OO-CH 3、1mol CCOO CH 3CH 3,则C 8H 10的结构式为A C2H5BCH3CH3CCH3CH3DCH3CH3 9.对于复分解反应:X+Y=Z+W,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Z是强酸,则X或Y必有一种是酸B 若Y是强碱,X是盐,则Z或W必有一种是弱碱C 若X是强酸,Y是盐,反应后可能有强酸或弱酸生成D 若W是弱碱,Z是盐,则X或Y必有一种是强碱10.在一恒定容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的A和1mol的B发失反应:2A(g)+B(g)XC(g)。

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的A、0.3mol的B、1.4 mol的C为起始物质,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A 只能为2B 只能为3C 可能为2或3D 无法确定1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Ⅰ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12、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H++A2-,己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a(H2A)>a(HA-),则[H2A]浓度最大的是A.0.01mol/L的H2A溶液B.0.01mol/L的NaHA溶液C.0.02mol/L的HCl溶液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D.0.02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13.将羧酸的碱金属盐电解可生成烃类化合物,例如:2CH 3COOK+2H 2O 电解CH 3-CH 3↑+2CO 2↑+H 2↑+2KOH现充分电解CH2COOK Cl水溶液,并加热电解后的水溶液,则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 .CO 2气体在阴极放出B .加热后有不溶于水的油状物生成C .混合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KOHD .混合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KCl 14.某铁的“氧化物”用1.4mol/L 盐酸50mL 恰好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准状况下56mL 的Cl 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 Fe 2O 3B Fe 5O 7C Fe 4O 5D Fe 3O 415、含8.0g NaOH 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 2S 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 ,则该无水物可能的组成是A 、只有Na 2SB 、只有NaHSC 、Na 2S 和NaHSD 、Na 2S 和NaOH 16.Cu 2S 与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生成Cu(NO 3)2、CuSO 4、NO 2、NO 和H 2O ,当NO 2和NO 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 2S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5B 、1∶7C 、 1∶9D 、2∶917.将KCl 和CrCl 3两种固体混合,共熔化合,制得化合物X ,X 是由K 、Cr 、Cl 三种元素组成,将1.892g X 中的Cr 元素全部氧化成Cr 2O 72-,这些Cr 2O 72可以从过量的KI 溶液中氧化生成2.667g 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 2O 72-+6I -+14H +2Cr 3++3I 2+7H 2O ,如果取溶有1.892g X 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 3溶液,可以得到AgCl 沉淀4.52g ,则X 的化学式为A .K 3Cr 2Cl 9B .K 3Cr 2Cl 7C .K 3Cr 2Cl 5D .K 2CrCl 418.有一定质量的KNO 3样品,在10 ℃下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残留固体的质量为250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