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9月阶段测试蓝冰物理

高三物理9月阶段测试蓝冰物理

高三物理阶段测试(直线运动、平衡、牛顿定律、圆周运动)一、单选题(24+16=40分)1. 两个孩童在冰面上扔冰块玩。

某一次他俩分别扔出质量和速率都不同的冰块,并使之沿冰面做匀减速直线滑动。

动摩擦因数相等。

则有A.滑得远的冰块惯性大B.动能大的冰块滑得远C.初速度大的冰块滑得远D.质量大的冰块滑得远2、水平面上有质量不相等的a、b 两物体,且m a>m b,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 上。

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撤去推力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它们的v-t 图像如图,图中AB∥CD。

则整个过程中A.水平推力F1、F2大小可能相等B. a的平均速度等于b 的平均速度C.a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b 受到的摩擦力D.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一定相等3.某光盘的转速为420转每分钟。

则它的角速度为多少弧度每秒A.840πB.840C. 14πD.144.洗衣机的脱水筒如图所示,设其半径为R并绕竖直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不同的小物件A、B随脱水筒转动且相对筒壁静止.则A. 转速减小,质量大的物件先下落B. 转速增加,物件对筒壁的压力均增加C. 转速增加,物件受到的摩擦力均增加D. 转动过程中两物件的向心加速度总是相同5. 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设向上为正方向,初速度为20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

从开始抛出到落地前的某一段时间t内,它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下列哪个式子表示A.20+10tB.20-10tC.20+5tD.20-5t6. 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振子靠近平衡位置运动时,弹簧对振子的弹力大于振子对弹簧的弹力B. 振子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弹簧对振子的弹力大于振子对弹簧的弹力C.振子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对振子的弹力大小总是等于振子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D. 因重力影响,弹簧对振子的弹力与振子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关系无法简单描述。

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D.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运动8. 一串完全相同装饰性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细绳连接,并悬挂在车厢中,处于自然下垂位置。

当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忽略空气阻力, 下列供选图中,哪一个更接近实际构图9、对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的拉力F,保持θ角不变,使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未及物体离开水平面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10.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球受到的风力F为m B g tanθ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A的支持力增大D.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 Bm A+m B11、如图所示,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 没有发生相对滑动。

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

B受到A的摩擦力是A.大小为μ1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B. 大小为μ2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μ1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D. 大小为μ2mgcosθ,方向沿斜面向上12.如图,是用压力传感器制作的面积较小的秤。

它可以记录显示小钢珠砸在它表面上产生的压力曲线。

用同一个钢珠自由落下,第一次直接砸在调零好的秤的不锈钢表面,第二次在秤的表面铺上一层橡胶,并重新调零,使钢珠砸在橡胶的表面。

钢珠距离橡胶表面与第一次距离秤的表面完全相同的高度。

假如我们不考虑反弹后的多次碰撞,下图中,能大致反映钢珠先后砸在不锈钢和橡胶表面的压力曲线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3. 设司机发现情况后0.7s才能实施有效的刹车动作。

刹车时乘员不影响舒适的最大加速度是4m/s2。

若刹车的最小距离与行车初速度v的关系表达为s min=k1v+k2v2。

其中v的单位是m/s;s的单位是m。

则k1= ;k2= (以上两空需写出数值和单位)。

14.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此力的大小是N(g=10m/s2);人体内的血液会向偏移(填“头部”或“腿部”)。

15.质量为0.024千克的子弹从枪筒里水平射出。

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是250米/秒,如果枪筒长0.50米,子弹在枪筒里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m/s2;忽略摩擦等阻力,若要计算火药爆炸时对子弹的平均推力,还需要知道大气压强和。

16. 如图,长0.9m的细线系着一个可以看做质点的小球,质量0.2kg。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

若小球能到达最高点A ,而线中拉力刚好为零。

则它在A点的速度大小是m/s;它运动到B点处的细线为水平状态。

它在B点的线速度大小是33m/s,则此时线中拉力大小是N。

g=10m/s2。

17.雨滴下落进入匀速状态时的速度叫做收尾速度。

如图所示,是测得落到地面的收尾速度大小与雨滴的直径大小的关系图线。

雨滴在形成和下落的过程中,不断与漂浮在云层中的小水珠相遇并结合为一体。

现有直径为2mm和1mm的两滴雨滴,均已经达到匀速运动状态.假设某时刻2mm的雨滴追上了下方的1mm的雨滴,并合成了一滴较大的雨滴。

可以判断之后的短时间内雨滴将做(填“匀速”或“匀加速”或“变加速”)直线运动,且收尾速度8m/s(填“>”、“=”或“<”)。

三、综合题(数值计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18. (每空1分,共10分)在“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我们将小车沿斜面向上推出一个初速度并记录它的v-t图像如图。

⑴指出两图中所选定的区域,对应小车的运动状态分别是:上面一个图小车沿斜面;下面的图小车沿斜面。

⑵所选两段区域加速度大小不一样原因是。

并说明据此你能计算出的物理量是和(无须计算,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已知)。

⑶如图,用单光电门、双挡光片组合可以测得小车沿固定倾角的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按运动顺序第一个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第二个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2,两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的时间差为t12,则用a=dt2−d t1t12计算小车加速度,会比真实值偏;⑷假如我们从器材和操作方面着手来减小误差还有多种方法,如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适当两个挡光片间的距离;适当挡光片的宽度;。

19.(4+5+6=15分)如图(甲)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

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试问:(1)图(乙)中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0多大;(2)图(乙)中图线刚达到θ轴上时的交点坐标θ1所满足的关系式(即用三角函数表示即可);(3)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取sin37°=0.6,cos37°=0.8)。

20. (9+6=15分)如图所示,集装箱内用三根轻绳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绳BO水平,绳AO的竖直偏角θ=37°(sin37º=0.6,cos37º=0.8,g取10m/s2. )⑴若箱以5m/s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OA、OB、OC三根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是多大;⑵若箱在水平方向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使得OC绳中的拉力大小等于OA绳中的拉力大小(不考虑OB必须水平、受力及轻绳的拉断情形)。

参考答案:1.C2.B3.C4.B5.D6.C7.A8.A9.C 10A. 11. B 12. B13.7.0s。

0.125s2/m。

14.F=1.5×103N.腿部。

15.62500,枪筒内管的横截面积。

16.3;6. 17.变加速;<。

18. ⑴向上匀减速运动;向下匀加速运动。

⑵摩擦力方向的变化,造成合力变化;斜面倾角;小车与导轨间的(滚)动摩擦因数。

⑶小;⑷增大;增大;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9.⑴6 m/s2;⑵5sinθ+cosθ=4;⑶3.1s;20.⑴T A=15N, T B=11.25N,T C=18.75N;⑵向左,a≥7.5m/s2,或向右,a= 7.5m/s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