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制定合理的生活日程:合理的生活日程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将儿童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如睡觉、进餐、活动、游戏等每个生活环节的时间、顺序、次数和间隔给予合理安排。
二、 2.安排合理生活日程的意义:1.保护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形成动力定型、保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时间)2.保护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3.便于更好的安排教育活动。
三、 3.制定一日生活日程的依据:1.考虑年龄的特点。
2.结合季节做适当调整。
3.适当考虑家长接送,并使儿童的家庭生活时间能与托幼机构的生活相衔接。
四、 4.执行生活制度的注意事项:1.坚持执行。
2.保教结合。
3.家园同步。
4.个别照顾。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 5.提供合理的膳食:集体儿童膳食的配置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合理的平衡膳食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六、 6.集体儿童膳食的卫生要求:符合儿童的营养需要。
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促进食欲。
清洁卫生。
七、7.膳食计划:是保证合理营养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一、选择食物的种类:包括四大类食物1.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豆制品。
2.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
3.供热能食物:粮食,薯类,白糖,油。
4.调味品:盐、酱油、醋。
二、计算数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能各占总热能的12%-15%、20%-30%、50%-60%。
三、制定食谱:食谱是一日食物的量、调配和烹调方法的实施计划,是膳食计划的重要部分。
四、讲究烹调技术,注意饮食卫生。
八、8.制定食谱的原则:1.执行膳食计划所拟定的食品种类和数量。
2.注意季节变化,冬季多用高热量食物,夏季可用清淡凉爽的食物。
3.食谱所列的烹调法和食物应适合儿童的消化能力。
4.品种多样化,并能促进食欲。
5.注意观察儿童接受食物的情况,必要时作调整。
6.每周更换食谱。
九、9.传染病的管理:一、管理传染源:1.早发现传染病病人。
2.做好疫情报告。
3.传染病接触者的观察期限。
二、切断传染途径:1.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
物理消毒法:机械法、煮沸法、日晒法。
化学消毒法:石灰、新洁尔灭、来苏水。
2.传染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
终末消毒,病人隔离后对他原来的活动场所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称为终末消毒。
隔离病人,病人的一切用具均应专用。
三、保护易感者:非特异性措施,增强儿童体质,提供合理营养。
特异性措施,实施计划免疫。
十、10.生长发育指标:评价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方法。
1.生长发育标准。
2.生长发育监测图。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综合评价法。
从年龄别身长、年龄别体重和身长别体重,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所谓年龄别体重和年龄别身长,是指相对于某一年龄来说应有的体重和身长。
所谓身长别体重是指相对于某一身长来讲应有的体重。
4.粗略的评价方法:2-7岁体重=年龄*2+8千克。
身高=年龄*5+80厘米。
十一、11.不同年龄阶段心理保健要点:1.0-1岁心理学上称为乳儿期。
母乳喂养好。
趴、爬好处多。
抱抱视野更开阔。
让孩子多活动手。
让孩子早开口。
2.1-3岁心理学上叫婴儿。
不要突然断奶。
别用吃食给孩子解闷。
饮食习惯塑造着性格。
对大小便的训练。
不要吓唬孩子。
保护要适度。
3.3-7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
这个时期的心理卫生,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
培养角色意识。
让家庭充满笑声。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敞开家庭的大门。
入学准备。
十二、12.一般行为偏异具普遍性,在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种或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很普遍。
这类心理卫生问题有较大的易变性,有的随着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有的经过矫治可以纠正。
十三、13.儿童期恐惧症: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产生过激烈的情感反应,恐惧强烈、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到了某个年龄本不该再怕的事,仍表现出惧怕。
产生原因: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预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恐吓孩子,或让孩子看恐怖影视。
家长处事不惊。
系统脱敏法也是常用的矫治方法。
十四、14.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俗称“撒呓挣”男孩多于女孩。
表现:入睡不久,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哭喊出,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若叫他,不易唤醒。
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醒后完全遗忘。
原因:多由心理因素所致,如父母离异,亲人伤亡,睡前精神紧张看恐怖电影等都易发生夜惊。
卧室空气污浊室温过高,手压迫前胸,晚餐过饱是夜惊的诱因。
鼻咽部疾病致呼吸不畅寄生虫病使小儿的睡眠受骚扰,也可导致夜惊。
预防:改善不良环境,解除可使小儿精神紧张的种种诱因,培养好的睡眠习惯,起居有常,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
经常发生,应去医院就诊。
十五、15.口吃:常见的语言节奏障碍。
口吃的发音并非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有缺陷,而是与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表现:正常的语言节奏受阻,无法控制的重复某些字音或词句,发音延长或停顿。
伴有跺脚、摇头、挤眼等动作,才能费力的将字说出。
性格大多内向,不开朗,自卑。
诱因:精神创伤:受惊吓进入陌生环境。
模仿、疾病:百日咳,猩红热,脑部受创。
矫治:解除幼儿的心理紧张,成人应用平和从容轻柔的语气说话感染她们。
多练习朗诵唱歌。
不强迫幼儿当众说话。
有规律的生活,正确的教育方法,充足的睡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恢复正常的语言节奏。
十六、16.多动综合症:又称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
分类:四种。
1.单纯的活动和注意障碍。
2.伴有发展迟缓的多动症。
3.多动症伴有品行障碍,没有语言发展的迟缓。
4.其他。
表现:基本特征和有关特征两类。
小动作,易冲动,注意力有明显缺陷是主要表现。
病因:先天原因后天某些原因造成的脑损伤以及不良的教育都有可能诱发和促使症状的出现和发展。
矫治:心理治疗、视听动能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视听动混合。
十七、17.新生儿护理:1.注意保暖,防止过热。
2.选择合适的衣物。
衣服、尿布、清洗。
3.清洁护理。
眼部护理、囟门部位护理、头上厚痂的清除、洗澡、尿布区的护理。
4.预防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病从口入、预防脐部感染。
十八、18.异食癖是指小儿对食物以外的物品有不可自制的食欲。
钩虫病患儿常有异食癖。
缺锌缺铁也有异食癖。
十九、19.佝偻病:三岁以下小儿常见病,缺乏维生素D所致,影响骨骼发育。
病因:接触日光不足、生长过快、疾病的影响、钙的吸收利用障碍。
症状:一般症状:神经精神症状、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出牙迟。
骨骼改变:头部、胸部、四肢脊柱。
预防:预防先天性佝偻病、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二十、20.肥胖症:过量的脂肪储存,体重超过正常值得20%以上的营养过剩型疾病。
病因:多食、少动、遗传、心理因素、内分泌疾病。
危害:行动笨拙,影响美观及健康。
儿童期可引起扁平足腰疼腿疼。
到成年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
带来心理问题。
预防:掌握婴儿哺乳量。
掌握幼儿运动量。
减少遗传的影响。
矫治:饮食管理。
解除精神负担。
增加运动量。
因内分泌等疾病所致的肥胖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十一、21.缺铁性贫血:有陈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体内缺乏铁,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致。
体内缺铁原因:先天储铁不足,饮食中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过快,疾病的影响。
症状:由于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使皮肤黏膜及甲床显得苍白或苍黄。
呼吸脉搏加快运动后更为明显。
由于脑组织缺氧,可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等表现。
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预防: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合理喂养婴儿。
及时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早产儿双胎儿可补充铁剂。
有钩虫病要进行驱虫治疗。
二十二、22.龋齿:病因: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
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不齐)预防:注意口腔卫生。
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氟化防龋。
定期口腔检查。
二十三、23.斜视: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指向目标,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之外的现象。
二十四、24.呼吸停止急救处理:畅通呼吸道。
吹气方法。
(婴儿、较大小儿)二十五、25.心跳停止急救处理:使病儿仰卧,背部有硬物支撑。
挤压心脏。
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
二十六、26.指压止血:用于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方法,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上端,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二十七、27.青枝骨折:由于小儿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二十八、28.肢体骨折:用薄木板将肢体固定,木板的长度必须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在伤肢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用三角巾或绷带把木板固定在伤肢上,将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
二十九、29.腰椎骨折:凡伤及腰部,应严禁伤者弯腰,走动,也不得搀扶、抱持伤者腰部弯曲。
应有数名救护者动作一致的拖住伤者的肩胛、腰和臀部。
将伤者滚到木板上,伤者俯卧,用宽布带将其身体固定在木板上。
三十、30.中耳炎:有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之分。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患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致病菌经血循环进入中耳。
鼓膜外伤穿孔细菌直接侵入中耳。
用力擤鼻病菌自鼻咽部经耳咽管进入中耳。
症状:起病急,伴发烧等全身症状。
早期有耳堵塞感出现剧烈搏动性耳痛。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耳痛骤减,痊愈后鼓膜小穿孔愈合,听力不影响。
治疗:一旦发病应给与有效抗生素,坚持用药,彻底治疗。
2.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病因:鼻鼻咽部炎症,腺样体肥大,可导致耳咽管梗阻,中耳腔内的气体被吸收,形成负压,造成中耳积液,引起急性非。
症状:多有感冒史。
听力减退耳鸣耳痛眩晕。
治疗:去除病因,排除积液。
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后遗症。
三十一、31.儿童的能量消耗有以下几方面:1.基础代谢:人体在清晨、静卧、空腹和摄氏20度左右的环境中,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摄取食物排泄废物。
3.生长发育。
4.从事劳动和活动。
三十二、32.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三十三、33.蛋白质的组件: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必须有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
2.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有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
三十四、34.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要从质和量两方面去评价。
1.蛋白质的质蛋白质的质量如何是由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恰当以及消化率的高低来决定的。
2.蛋白质的量。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和食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提高豆类的消化率。
5.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三十五、35.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又称糖类。
三十六、36.1.可被吸收的糖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淀粉、糊精)2.不能被吸收的糖类:粗纤维、果胶等,总称膳食纤维。